台軍演練重型狙擊槍「襲殺敵高階人員」,消除風險需牛刀宰雞

勝雲之見 發佈 2022-07-11T14:01:45.055926+00:00

其中最「令人關注」的課目是,台軍以吉利服偽裝的狙擊手,在掩體內以重型狙擊槍對海上目標進行精準射擊,台媒猜測這有兩個目的,一是破壞解放軍換乘登陸艇的舷外機,癱瘓其動力,二是發現解放軍高階人員進行襲殺。

據台媒報導,台軍「第四作戰區」於6月27日及7月4日至6日,在屏東滿州鄉九棚地區分別執行「天馬操演」和「神鷹操演」,前者由陸軍及海軍陸戰隊反裝甲部隊,進行「拖式飛彈」實彈射擊,後者則由陸航派出攻擊直升機和戰搜直升機,發射「地獄火」、「刺針」與「響尾蛇」等飛彈。其中最「令人關注」的課目是,台軍以吉利服偽裝的狙擊手,在掩體內以重型狙擊槍對海上目標進行精準射擊,台媒猜測這有兩個目的,一是破壞解放軍換乘登陸艇的舷外機,癱瘓其動力,二是發現解放軍高階人員進行襲殺。

據台媒報導,台軍設想「中共欲循水路將大兵力和主戰裝備送上岸」,此階段的應戰方式,是將各種武器部署在岸際,待解放軍船團進入一定射程後,即運用各式火力進行攻擊,「務必將敵大部殲滅於水際」,因此像「標槍」、「拖式」這種「反裝甲飛彈」,會被派去打船團;如果想破壞敵船舷外機,癱瘓其動力,或發現敵高階人員欲襲殺,則使用射程與威力兼具的M107A1重型狙擊槍。


據稱,台軍操演都包括夜間,「代表即便戰場環境昏暗,射手仍能找到目標」。


據了解,台陸軍(軍團、防衛部、特戰營)、海軍陸戰隊(步兵營)、憲兵(憲兵營)主要使用自產7.62毫米口徑的T93狙擊槍,特戰部隊則配備了外購R.E.P.R狙擊槍,這被稱為是「戰術層級的狙擊」。


而M107A1重狙則被台軍稱為「戰略層級」,口徑為12.7毫米,子彈大小與機槍彈相同,可以打人打到「爆掉」,該槍配有消音器。據了解,台陸軍、憲兵、海軍陸戰隊所屬特勤隊和特戰、偵搜部隊配備了此款重狙。

台軍在岸灘一線部署重型狙擊戰力,體現了「濱海決勝」「灘岸殲敵」的作戰原則,也彰顯了靈活機動的不對稱戰術理念。據分析,台軍從烏克蘭運用無人機、單兵火箭彈等武器「痛擊俄軍」尤其是狙殺一批俄軍將領和指揮官的成果中,愈加看到了以逸待勞、以小博大的可能性。


台軍方分析,台灣的作戰環境尤勝於烏克蘭的大平原戰場。作為一個孤懸海外的大型海島,台灣海峽的寬度比英吉利海峽還要寬,再加上台海常年「海象不佳」,因此台灣海峽仍具獨勢的拒統優勢。


儘管解放軍正在發展「多維雙超、綜合到岸、立體上陸」的能力,但在台軍防護能力增強以及部署了密集的防空、反艦飛彈的情況下,渡海船團被攻擊的危險性更高,另外,解放軍要真正快速控制台島,仍然需要搶灘登陸。因而,台軍一方面會將保存下來的空軍戰機與海軍艦艇都投入反登陸作戰中,狙擊停泊在登陸地點外圍的渡海船團,而陸軍則除了運用各式火炮「掃蕩灘頭」,機械化部隊封鎖灘頭通往內陸的道路,重狙戰力也能發揮「點穴作戰」「一招制敵」的功能。

有台媒就分析,解放軍渡海換乘到登島岸灘之際是「最脆弱的環節」,台軍應該集中全部的力量,攻擊敵方的要害,部署重狙就是本小利大的戰術安排。與大型防空飛彈與岸射型反艦飛彈相比,狙擊手非常容易藏匿,只要能妥善地進行戰力保存,就有機會若能狙殺高價值的目標,從而挫敗對手攻勢,甚至扭轉戰局。台軍還認為,即便海岸沿線遭到解放軍突破,並進入都會區。更多的台軍部隊可以藉助樓房、巷弄間透過窗框、孔洞、矮牆等地形地貌進行交叉狙擊,遲滯解放軍的推進速度。


對於台軍的此種「以小博大」戰術設計,應當給予足夠的重視。一旦決定要實施大規模奪島作戰,一方面,要按照「先癱後登」的理念,大量清除和癱瘓台軍重要軍事目標和作戰指揮系統,另一方面,要藉助導航衛星、偵察機、小型無人機等,對敵岸灘防線實施高、中、低空全方位預先偵察和即時偵察,判讀敵狙擊陣地的位置,戰時予以「重點照顧」,儘量拔除風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