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殺安倍的兇手判死刑,江歌媽媽可以請求法院改判陳世鋒死刑嗎?

剛哥說法 發佈 2022-07-12T17:04:11.599610+00:00

「兇手判死刑的可能性極大,因為他刺殺的人叫安倍!」7月8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奈良市進行演講時遭槍擊,因傷重不治身亡,終年67歲。

「兇手判死刑的可能性極大,因為他刺殺的人叫安倍!」7月8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奈良市進行演講時遭槍擊,因傷重不治身亡,終年67歲。據悉,安倍的遺體已經運抵東京。關於兇手不可能被判處死刑的這種認知,是源於對日本刑法和國內文化的誤讀。大多數人的結論是兇手被判處死刑的機率極低,剛哥對這種說法不敢苟同。


下來,剛哥將從日本刑法關於死刑的立廢等方面展開分析,以期對該案的定罪量刑有一個較為正確的認知。

1、日本死刑真的被廢除了嗎?


有人說,日本是世界上第一個廢除死刑的國家。公元818年,日本就全面廢除死刑,將其改為流放刑。然而,法律的立廢並非是絕對的,它往往會受到社會環境和統治者的需要而變化。日本當然也會遵循這個規律。在死刑被廢除了338年後,日本的死刑制度又得以恢復。

在這漫長的300多年間,雖然死刑被廢除了,但是江戶時代的嚴刑峻法甚至是殘酷的刑罰卻從未停止過。斬首這一殘忍的殺人方式被武士貴族在私刑中推崇,並得到大量適用。據說,僅江戶幕府時期每年處死的囚犯就多達一千多人。1156年保元之亂後,武士階層正式登上日本政治歷史舞台。死刑再次得以恢復。

2、日本判處和執行死刑真的很難嗎?


日本刑法對於兇手刺殺安倍的行為與中國法律無異,定性為故意殺人罪。而且,量刑幅度為死刑、無期徒刑或者三年以上有期徒刑。鑑於上述規定,兇犯在理論上有被判處死刑的依據。但是,如果因為故意殺人要被判處死刑,通常需要殺害多人或者手段極其殘忍,造成了非常惡劣的社會影響才行。


有人說,日本執行死刑是非常罕見的。據統計,近50年來僅有50多人被處以死刑,平均每年不到1人。即便死刑適用極少,反對執行死刑的力量依然非常不滿,多次對當局提出批評和指責。還有人說,即使判處了死刑,也需要法務大臣的簽字,而法務大臣通常會以宗教或者其他理由拒絕。從上述情況來看,在日本被執行死刑的確是有一定難度的。

3、江歌案和安倍被刺殺真的一樣嗎?


有人以江歌之死為例,說兇手陳世鋒作案手段殘忍,但最終也只是被判處20年有期徒刑。「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已經成為現代法治國家的共識,江歌被殺,兇手只殺1人,所以沒有判處死刑。而現今刺殺安倍的兇手也僅僅背負了這一起命案,所以其也應當被判處有期徒刑。這種說法是極其幼稚的,所謂「平等」並非同等,並不代表不管被殺的是誰,其後果和刑罰就一定是相同的。我國刑法領域,對此情況在量刑時也是會有所考慮的。


對於這一點,剛哥持不同意見。在通常情況下,自然人之間的權利和義務是平等的,但是每個人有著不同的社會角色,因而社會影響力也會有著較大差別。刺殺一個普通民眾,當然是故意殺人,但造成的社會影響一般會比首相被刺殺要小一些。同時,江歌遇刺是在自己的寓所,屬於相對比較私密的空間,而安倍遭刺殺則是在大庭廣眾之下,屬於公共場所。所以,從這兩個方面來說,實際上是有著較大的不同,不宜將此兩案相提並論。

安倍遇刺事件,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就連美國都表示嚴重關切,可見其影響之大。該案兇犯不可能死刑的觀點,其實是忽視了眾多對其不利的因素。殺兩個人才判死刑只是慣常的做法,而不是定律。如果行為殘暴或者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即便只殺了一人,也難逃絞刑的懲罰。所以,不要以點帶面或者機械地去看待日本的死刑制度,還有很多特殊的文化背景我們並不了解。​​


僅從一個自然人被殺的角度來分析,從而得出兇犯不可能被判處死刑,是不嚴謹的。何況,有時非殺人犯也會被送上絞刑架,比如「外患誘致罪」。這個罪名指的是兇犯裡通外國,危害本國利益。如果被認定為這種情形,沒有人員死亡也會被判處死刑。如果該兇犯被扣上這頂帽子,或許他就會成為祭旗者。所以,我認為兇犯被判處死刑的機率極大。對於此事,您怎麼看呢?


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剛哥說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