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府的「豐寧縣」,初設於乾隆年間,卻因隆化縣的兩座行宮而得名

青史觀 發佈 2022-07-13T22:19:28.983799+00:00

今天的豐寧滿族自治縣就是因為兩座行宮而得名的縣,而這兩座行宮的舊址卻在隆化縣境內。自京城到木蘭圍場的御路有三段,第一段是從京城到古北口,第二段是古北口到避暑山莊,第三段是從避暑山莊到木蘭圍場。

清朝時期,在今天的承德市有為數不少的行宮。今天的豐寧滿族自治縣就是因為兩座行宮而得名的縣,而這兩座行宮的舊址卻在隆化縣境內。這是怎麼一回事呢?我們帶您來了解一下這背後的故事。

乾隆年間新建兩座行宮

自京城到木蘭圍場的御路有三段,第一段是從京城到古北口,第二段是古北口到避暑山莊,第三段是從避暑山莊到木蘭圍場。第三段御路長400里,自承德出發後途經四座行宮到達波羅河屯行宮(舊址在今天的隆化縣城一帶)。

原來從波羅河屯行宮入圍場只有一條大道可走,即經張三營、唐三營行宮再過東崖口後入圍,這條御道開闢於康熙年間。到了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時,朝廷下令在原路線以西新開御道,在途中建立了濟爾哈朗圖和阿穆呼朗圖兩座行宮。

帝王的車隊經兩座新建行宮並過西崖口入圍行獵,行獵結束後再經西崖口過東線御路回程,這也就成了定製。

之所以要新建西線御路並新設兩座行宮,我們可以理解為乾隆朝的國庫充盈,有足夠資本搞這種建設。另外,皇帝或許想在途中多欣賞風景,不願走重複路線,於是就有了這兩座新的行宮。

當年為行宮選址的官員也非常有眼光。兩座行宮都是背山而建,周圍雜植灌木、松柏,還有卵石鋪地和花崗岩做台基的行宮。阿穆呼朗圖行宮旁還有伊瑪圖河流經,周邊的山景、河流和人為的假山、涼亭相映成趣,令人心曠神怡。

濟爾哈朗圖行宮地處河流右岸開闊谷地,四周有九條山谷匯集,形成「九龍」拱衛的地勢。在這樣的環境下休閒辦公,皇帝自然是心情愉悅,乾隆帝詩集裡也留下了多篇作品。

清政府在承德府新設豐寧縣


木蘭秋獮活動日趨頻繁,在今天承德一帶的駐軍逐漸增加。而因人口膨脹和土地兼併,讓山東、直隸兩省大量少地、無地的破產農民不得不移民熱河。他們豐富的農耕經驗為承德一帶的開發、發展注入了新鮮活力。

對於新開發地區的管理,清朝有一個專門的行政單位稱之為「廳」。但是和府、縣這樣的機構不同,清朝的廳大多數情況下只是上級機關的外派機構,只享有一定的權力,不具備全部行政權力。

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廳會向著更正式的行政機構過渡。

在今天的冀、遼、蒙三省區地界地帶上就曾有過喀喇河屯廳、四旗廳、塔子溝廳、三座塔廳和烏蘭哈達廳。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在內外條件成熟的情況下,清政府以避暑山莊所在區域為行政中心,設置了承德府。這個府轄平泉州、赤峰縣、灤平縣、建昌縣、豐寧縣、朝陽縣。這其中的豐寧縣是由原來的四旗廳改置。

根據乾隆年間的數據統計,到了設承德府的乾隆四十三年時,豐寧縣的人口已經超過了7.2萬人,人口規模已經不亞於一個中等規模的平原縣。而整個承德府的人口數量超過了55萬,這其中的絕大部分都是外來移民。

由此一來,承德府成了漢、蒙、滿等民族雜居之地,時至今日,少數民族的飲食和文化特色、生活習俗依然有著深遠的影響。在今天的承德市,依然有為數眾多的滿語和蒙古語特色的地名,這是非常有趣的一件事。

豐寧縣因行宮名稱而得名

在民國時期呂式斌撰寫的《今縣釋名》一書中曾給出過這樣一種解釋:「豐寧...乾隆四十三年改置今縣。縣東地名濟爾哈朗圖,蒙古語意水泉甘美,庶草豐蕪,安樂所也,又東北地名阿穆呼郎圖,蒙古語意康寧也,縣蓋因二地為名,其縣名含義為『豐蕪康寧』。」

這意思是說,豐寧縣因境內的兩座行宮而得名。濟爾哈朗圖有「庶草豐蕪」的含義,阿穆呼朗圖在蒙語裡的意思是「康寧」,最後這個新成立的縣就以兩座行宮名寓意里的「豐蕪康寧」為名,這就有了「豐寧縣」。

這種說法並非是空穴來風。因為在乾隆年間成書的《欽定熱河府志》中特意標註了這兩座行宮的蒙古語含義,而康熙年間建設的行宮卻沒有過多描述。可見,這是編書官員有意為之。

而且,乾隆四十三年新設承德府時,新設置的建昌、灤平、豐寧三縣的縣名,蘊含了希望昌盛、太平、豐收的美好願望。而從字面意思理解,「豐」和「寧」寓意豐收、安寧。這樣的美好願望又恰好和豐寧境內的兩座行宮蘊含的意思相貼合,於是就有了這樣一個縣名。

公元1910年,隨著人口規模的增加,地方政府奏請將原屬於豐寧縣波羅河屯、郭家屯巡檢司的兩百牌土地和張三營巡檢司所轄的部分土地單獨劃分成立了新的縣,這個縣以「隆化」為名。而原來的濟爾哈朗圖和阿穆呼朗圖行宮就劃入到了隆化縣的範圍內。

豐寧縣於1987年成民族自治縣

道光年間國力衰微,大臣們紛紛建議奏請停止木蘭秋獮活動。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皇帝不得不下了一道上諭,明確表示「秋獮禮停,暫不巡幸熱河」。除了避暑山莊和周邊的皇家寺廟以及張三營行宮得以保留外,其他空置的行宮紛紛被裁撤。

到了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正月,皇帝發布上諭對濟爾哈朗圖和阿穆呼朗圖行宮做出了「處理」。原來的行宮被裁撤,只在每處行宮暫留四名士兵看守。餘下的千總兩人、副千總兩人和三十七名士兵改駐熱河,原有的官兵俸祿不變。

而兩處行宮留存的御筆題寫的匾額、對聯以及皇帝御用的家具陳設而一併送往避暑山莊保管。這樣一來,兩座行宮已經被基本騰空。接待過乾隆、嘉慶兩位帝王的行宮也沒了人氣兒。

清朝滅亡後,這兩處無人管理的行宮坍塌,原來的石料和木料也被拆下後運走。日偽時期,侵略者乾脆將附近的百年大樹砍倒挪作他用。原來的行宮建築在地表已經蕩然無存。只有阿穆呼朗圖行宮舊址附近還有一座乾隆題詩的碑刻留存,這座歷經四個世紀風雨的古碑在近年來也被列為了文物保護單位,這也算是阿穆呼朗圖行宮在今天僅有的一點「紀念」吧!

到了1987年4月,在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推動下,豐寧滿族自治縣掛牌成立。這座風光秀麗又富有滿族文化特色的縣因地制宜地開展了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和挖掘工作,布糊畫和豐寧剪紙在今天散發出了別樣的光彩。

本文相關參考及引用資料:《道光年間熱河行宮的裁撤及重點陳設移貯承德避暑山莊》《清代京師道路和皇帝出巡的御道》《清代承德地區移民問題研究》《承德府志.卷二十五》。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