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震雲做客嚮往的生活 我又溫故了一九四二

吾小朵的窩 發佈 2022-07-14T02:03:34.024388+00:00

最新一期《嚮往的生活》邀請了劉奕君、劉震雲、陳若軒和董浩然老中青三代人做客蘑菇屋,不出意外收穫了一致好評。

最新一期《嚮往的生活》邀請了劉奕君、劉震雲、陳若軒和董浩然老中青三代人做客蘑菇屋,不出意外收穫了一致好評。

叔圈男神劉奕君和文化老炮劉震雲,給節目帶來了高能話題和舒適觀感。其中,看起來不苟言笑的劉震雲老師,以其強烈的反差萌和金句輸出,讓許多觀眾直呼「有趣」。

看了劉震雲老師的介紹,才知道這麼多膾炙人口的作品都是出自他手。《一句頂一萬句》、《一地雞毛》、《吃瓜時代的兒女》、《手機》、《塔鋪》、《我不是潘金蓮》、《溫故一九四二》等。

01

邊恰飯邊聊天 人類高質量談話

前有許知遠,後有劉震雲,當這些文學家們來到蘑菇屋,與黃磊何炅對話,節目突然變得更加立體有深度了。畢竟,這些大咖們,除了各種講壇之外,我們很少能看到他們的另外一面。

晚飯時刻,劉震雲、黃磊、劉奕君和何炅四個人閒談,一場人類高質量聊天開始。

關於「見識」,劉震雲說:「一個人對一個社會的見識,一開始如果別人都覺得這個見識好,這個人一定走不遠,如果所有人都覺得你這個路是走不通的,那你能不能堅持走通,才更重要。」

關於「爭論」,「這個世界上沒有對與錯的爭論,都是對與對的爭論。」

關於「玩笑」,「跟有意思的人開有意思的玩笑,這才叫玩笑。」

關於「會錯意」,「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會錯意,可能是一段愛情故事;一個人跟兩個女人會錯意,就是一個傳奇愛情故事;一個人跟一個時代會錯意,就是一個悲劇。」

關於「朋友」,「真正的好朋友,一句頂一萬句,好像在一塊說了很多話,好像什麼都沒說,又好像什麼都說了。」

02

溫故一九四二 關於大饑荒的過去

劉震雲老師的作品,吾小朵印象最深刻的便是《溫故一九四二》。

這部描述河南歷史饑荒的小說被拍成電影,讓更多的人知道,1942年的中國,除了宋美齡訪美、甘地絕食、史達林格勒大血戰、邱吉爾感冒等,還有三百萬河南老鄉被餓死在那個年代。

當問及姥娘那個餓死人的大旱災時,姥娘的回答:「餓死人的年頭多得很,到底指的哪一年?」

那個時候的河南是什麼樣子?書中描述「地瘠民貧、三面臨敵」,在抗戰進入最艱難階段,又遭天災。三四月間,豫西遭雹災,遭霜災,豫南豫中有風災,豫東有的地方遭蝗災。

入夏以來,全省三月不雨,秋交有雨,入秋又不雨,大旱成災。豫西一帶秋收之蕎麥尚有希望,將收之際竟一場大霜,麥粒未能灌漿,全體凍死。

八九月臨河各縣黃水溢堤,汪洋泛濫,大旱之後復遭水淹,災情更重,河南就這樣變成人間地獄。

連動物都撐不下去了,牛早就快殺光了,豬儘是骨頭,雞的眼睛都餓得睜不開。只有野狗,一個個靠吃遍地屍體,把自己養得肥頭大耳,滿面紅光。

03

天災與人禍 同人不同命

在採訪中,作者納悶:「當時的麥收其實還有三成,為什麼這麼多人會餓死?

老人瞪了他一眼:「那你不交租子了?不交軍糧了?不交稅賦了?賣了田地不夠納糧,不餓死也得讓縣衙門打死!」

沒得吃的老百姓還必須優先交公糧,這究竟是天災還是人禍?

遠在重慶的蔣主席是這樣看待河南饑荒的:可能有旱災,但情況不會這麼嚴重。他甚至懷疑是地方官員虛報災情,像軍隊虛報兵員為了吃空額一樣,想多得一些救濟糧和救濟款。

於是,在大面積受災和餓死人的情況下,政府向這個地區所征的實物稅和軍糧任務不變。河南省政府主席李培基的報災電,說什麼「赤地千里」,「哀鴻遍地」,「嗷嗷待哺」,被委員長罵是謊報濫調,並且嚴令河南的徵收不能緩免。

與此同時,身為賢內助的宋美齡夫人,在調節丈夫與西方關係時,儀態萬千地邀請對方來到自己的大house做客,並且保證會用「可口的咖啡」來招待遠道而來的朋友。

一九四三年二月,美國時代周刊記者白修德和英國泰晤士報記者哈里遜福爾曼去河南考察災情,宴請兩位外國友人的菜單是:蓮子羹、胡椒辣子雞、栗子燉牛肉、豆腐、魚、炸春卷、熱饅頭、米飯、兩道湯、外加三個撒滿了白糖的餡餅。白修德說:這是他所吃過的最好的筵席之一。

有人被餓得連樹皮都沒得吃,有人在喝可口的咖啡,有人可以吃辣子雞燉牛肉,果然,同人不同命。

04

重溫電影一九四二 吃飽的人多幸福

小說幾經波折和修改,終於改編成電影,一群實力派,將那一年的故事從書中搬到了熒幕之上,更多的人才後知後覺,原來曾經的河南因為饑荒死了那麼多人啊。

因為災民"吃大戶",老東家范殿元的萬貫家財付之一炬。在大災之年,他趕著馬車,拉著糧食,帶著一家子人,加入陝西逃荒的人流。三個月後,到了潼關,車沒了,馬沒了,人也沒了。

老東家看到自己的妻子餓死,嘴裡嘟嚕著:死了好,早死早超生,希望下輩子不要投到這。

自己的閨女對老爹說:你讓我討個活命,把我賣了吧。於是風華正茂的女大學生被賣到了妓院。

蹲在地上伺候一位老男人洗腳時,她一直在流淚。男人問她:「你是不是不願意伺候我?」她哭著否認:「吃的太多了,撐著了,蹲不下去……」

啥也沒了的老東家開始反思,逃荒的目的是活著,家人們都沒了,逃荒還有什麼意義呢?於是,他麻木地逆著逃荒人流往回走,要死也要死得離家近些。

在路上,老東家碰到一個孤苦伶仃的小姑娘。一老一小兩個人蹣跚著結伴走下去。


故事的結束,重慶的蔣司令問及這場災難。

司令問:培基,河南旱災到底死了多少人?

李培基答:政府統計1620人。

繼續問:實際呢?

李培基回答:300萬人。

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有侵權聯繫後台刪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