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考研難度升級,不光預計報考人數增多,還有2大「攔路虎」

mary媽咪 發佈 2022-07-14T04:08:45.011959+00:00

工作or深造?這是擺在應屆畢業生眼前的一道難題。如果將時間回溯到2015年以前,本科生為了儘快找尋個人價值、實現財富自由,往往會選擇在畢業後第一時間投身於人才市場,加入求職競爭。

工作or深造?這是擺在應屆畢業生眼前的一道難題。

如果將時間回溯到2015年以前,本科生為了儘快找尋個人價值、實現財富自由,往往會選擇在畢業後第一時間投身於人才市場,加入求職競爭。

畢竟在當時的年輕人看來,工作經驗遠比一紙文憑要重要得多,所以除了像臨床醫學等必須要考研、讀博的專業外,大多數畢業生都走入了工作這條通道。

然而同樣的選擇題放到現在,應屆生的心卻開始不自覺地往「深造」那邊偏了

現如今,職場內卷、學歷內卷愈演愈烈,特別在就業市場「僧多肉少」的環境下,用人單位更是將求職門檻一提再提,本科生很難在職場中占據優勢。

考慮到這一點,許多同學就開始選擇將考研作為增添個人優勢的「砝碼」,希望能藉助高學歷,掌握更多的擇業主動權。

不過,擁有類似想法的學生不在少數,所以在「考研熱」的推動之下,學生想要上岸恐怕沒那麼容易。

新一輪考研難度將有所升級

說實話,研究生統考的本質就是選拔性考試,因此在錄取人數「定額」的情況下,報考「分母」的增加,勢必會左右同學們上岸的難易程度。

但遺憾的是,雖然各大院校一直在努力擴招,可有限的教育資源卻依然追不上報考人數的自然增長。

根據數據顯示,2021年考研人數僅有377萬人,可等到了2022年,這個數值就達到了457萬人,院校錄取率更是一路跌破了30%的平均值。

所以,按照這樣的發展態勢,新東方等考研機構預測今年新一輪的考研人數或將突破520萬,創造歷史新高。

報考人數增加會引來什麼麻煩?

或許在部分家長看來,研究生考試比得是分數、看的是學生的綜合實力,只要同學們自己優秀,壓根就不懼競爭者的出現。

不可否認,這樣的想法確實有些許道理,但現實情況是,報考人數的增加,對學生而言簡直就是場「災難」。

眾所周知,「控制線」是依據考生成績比例計算得出的。

而按照研究生錄取標準,同學們想要順利通過筆試,成績最次也得邁過國家線與專業線,要不然連調劑和進面的資格都沒有。

如果這樣說同學們還不夠直觀的話,我們可以簡單對比一下近兩年的分數線。

從教育部發布的研究生學碩國家線來看,文學、經濟學、管理學均出現了12分的上漲,而教育學、法學、藝術學國家線更是直接上調了14分,於是很多原本能夠上岸的同學,由於志願填報失敗,最後只能380、400+的高分去搏雙非院校。

可見,在教育內卷的環境下,研究生考試的錄取標準也跟著「水漲船高」了起來。

但你以為這就結束了嗎?其實,考研黨需要面對的難題不光是預計報考人數增多,還有2大「攔路虎」也在不遠處等著大家。

新一屆考研人還有2大現實阻礙需要面對

【阻礙一】:大量推免生的出現擠占了統招學生的位置

研究生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通過統考加入其中的學子,還有一部分則是通過院校「保送」入學的學生,他們普遍被大家稱之為推免生或者保研生。

不可否認,讓各方面拔尖的學術類人才進入更高等級的學院深造,確實有利於領域的發展,從培養人才的角度來看確實是利好之舉。

然而當各大院校紛紛提高推免生招錄比例後,統招生卻坐不住了。

要知道,推免生雖然不需要參加統考,不會影響國家線以及專業線,但他們的存在依舊占用了每年研究生招錄的名額,這對於本就上岸困難的同學來說,簡直是雪上加霜。

【阻礙二】:考研黨的考研目標有所轉變

在以前,學生普遍視研究生考試為「跳板」,所以在報考時普遍傾向於985、211和雙一流院校。

但現如今考研黨的報考目標出現了明顯改變,根據2022年考研調查顯示,有近6成的考研黨在填報志願時,更傾向於「求穩」,大有一種「只要能上岸,一切好說」的意味。

這就意味著,原本報考人數不算多的雙非院校無法再成為普通二三本學生的「避風港」,甚至還會引來高學歷大佬的加入,這就進一步壓縮了部分同學的晉升空間。

考研難度升級已成趨勢,考生得付出120%的努力才有機會上岸

其實不管是報考人數、考生填報院校的趨勢變化,還是各大院校針對研究生階段的調整,這些因素加在一起都出現了一個結論,就是考研越來越難了。

因此,同學們如果想要一次性上岸,那麼還需要提前準備起來才好,針對個人情況制定複習計劃,一步一步踩踏實,才有機會抓住學歷晉升的「橄欖枝」。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