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海事大學舉辦航海日科普活動

中國日報網 發佈 2022-07-14T11:13:55.852415+00:00

7月11日是第18個中國航海日,依託第一批全國科普教育基地——「育鯤」輪,大連海事大學舉辦了「航海向未來」2022年中國航海日科普活動。來自大連市的大中小學生代表參加了活動。

7月11日是第18個中國航海日,依託第一批全國科普教育基地——「育鯤」輪,大連海事大學舉辦了「航海向未來」2022年中國航海日科普活動。來自大連市的大中小學生代表參加了活動。

此次活動是中國航海日活動組委會組織開展的全國航海日活動周的組成部分,旨在弘揚鄭和精神,傳承航海文化,宣傳展示航海知識與科技,增強全民族航海、海洋和海權意識,營造全社會關心海洋、熱愛海洋、經略海洋的濃厚氛圍。

此次航海科普活動分為「航海文化知識科普教育」和「綠色低碳智能海洋科技項目展示」兩部分。在「航海文化知識科普教育」環節,「育鯤」輪船長陳世才等船員帶領參加活動的學生代表參觀了學校專用教學實習船「育鯤」輪,進行了船舶知識科普、繩結文化科普、六分儀知識科普、求生知識科普、消防逃生與急救知識科普等。

在「綠色低碳智能海洋科技項目展示」環節,遼寧省水下機器人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大連海事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教授付先平帶來了深海機器人水下抓取採樣項目展示。該項目打破水下智能裝備關鍵技術國外壟斷,解決各關鍵領域的技術瓶頸問題,形成國內自主研發、工藝與裝備系統集成、設備建設成功應用的產業鏈。科技部「海底工程技術與裝備國際聯合研究中心」副主任、大連海事大學輪機工程學院教授李文華帶來了「全海深地質絞車系統研製」項目展示。其最大工作水深達11000米,可在全世界範圍所有海域最大海深處開展地質取樣作業,項目打破了國外同類設備的壟斷局面,關鍵核心部件國產化率達100%。

同時,大連市新能源船舶技術創新中心主任、大連海事大學輪機工程學院教授楊國剛帶來了中國第一艘氫能源燃料電池遊艇項目展示。該項目研製出中國第一艘燃料電池遊艇「蠡湖」號並通過試航,標誌著我國燃料電池在船舶動力上的實船應用邁出關鍵一步。大連海事大學2022級輪機工程碩士研究生孟昭辰進行了機器人海底船底檢測項目展示。該項目由大連海事大學輪機工程學院徐敏義教授團隊研發,首次突破國內水下仿生觸覺感知技術,提出新型水下圖像增強算法,實現了船舶水下高效率、高精度、高穩定性檢測。(中國日報大連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