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埠的汕頭:一個進口貿易發展快速的口岸

潮商app官方賬號 發佈 2022-07-15T08:20:14.981360+00:00

進口貿易又稱輸入貿易 ,與出口貿易相對應,是指外國商品輸入本國市場銷售。開埠後的汕頭,進口貿易發展快速,成為近代一個繁盛的進口貿易口岸。

進口貿易又稱輸入貿易 (Import Trade),與出口貿易相對應,是指外國商品輸入本國市場銷售。開埠後的汕頭,進口貿易發展快速,成為近代一個繁盛的進口貿易口岸。

一、開埠後進口貿易汕頭的主要國家和地區

開埠通商後,來汕頭做貿易的主要是歐美和東南亞兩大地區。歐美國家主要是英國、德國、法國、美國、荷蘭、挪威等,東南亞國家主要是泰國、新加坡、越南、馬來西亞、柬埔寨、菲律賓,日本也是汕頭進口貿易的主要國家之一。

英國是侵略中國的急先鋒,是與法國聯合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強迫清政府簽訂《天津條約》,迫使汕頭開埠通商的罪魁禍首。開埠後,英國殖民者就在汕頭礐石開設領事館,隨後開辦德記洋行、怡和洋行、英太古洋行、新昌洋行,既經營進口貿易,又開設工廠,壟斷航運交通等。

1867年,英國渣甸汽船公司和德忌利士汽船公司正式開闢至汕頭的國際航線,英國印度支那航業公司(怡和)、英國中國航業公司(太古)也在汕頭設立航海機構。開埠後,英國籍輪船進出汕頭港艘次及噸位一直占據主要地位。1866年,在外國商船進入汕頭的525艘次中,英國汽輪商船就達到227艘次;從1864~1911年48年間,海上運輸共有12種國籍、38177艘次、總噸位34863000噸的外籍商船進入汕頭港,其中30%以上為英籍商船;1931年,增加到2350艘次,占1931年總艘次的61%。

鴉片是開埠後最大宗的商品,而進口貿易中最多的國家就是英國。英國人老早就到汕頭港埠進行鴉片貿易。1858年,汕頭港就已經固定停泊兩艘英國鴉片躉船。1864~1911年48年間,英國輸入潮汕的鴉片共達170000噸,每年從汕頭外流的白銀就有300多萬兩。英國殖民者不遺餘力地向汕頭輸入鴉片。「最可驚者在煙禁未頒之前,此港之貿易輸入額,殆以鴉片為大宗,此亦中英貿易史上之一污點也」。

棉紗一直是汕頭第二大進口商品。1886年以前,棉紗主要由英國直接進口,此後逐漸被印度取代。1891年,英國從印度孟買進口的棉紗是從英國蘭開夏進口的四倍多。


1894年,德、法、英、美等國在外馬路設立洋商會館。據調查,到20世紀初,英、德、日、美、荷等國在汕頭開設的洋行、商店、旅館等共有56家。

由於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傳統,東南亞國家與潮汕地區有著密切的貿易往來關係,特別是清代紅頭船貿易。因此,開埠後,泰國、新加坡、越南、馬來西亞、柬埔寨、菲律賓以及香港地區紛紛來汕頭發展貿易。

開埠後,進口貿易汕頭的最主要、最大的國家是暹羅。1860年以後,暹羅對汕頭的貿易輸出額增長迅速。1887年為9277兩,低於新加坡對汕頭的貿易輸出額;到20世紀初,暹羅一躍成為對汕頭輸出額最大的東南亞國家,並且逐年增長。1901年,暹羅對汕頭輸出額為241197兩,1917年為302203兩,1927年為6224,139兩,1936年為7961927兩。

新加坡是中國與馬來西亞、印尼等東南亞地區貿易的重要中轉站。香港的北貨、暹羅大米通過新加坡市場轉銷馬來亞與印度尼西亞各地,潮州土特產也在這裡轉馬來西亞和印尼等市場。開埠後,新加坡對汕頭的貿易輸入額不斷增加。1887年,新加坡對汕頭的貿易輸出額達到116185兩,一度領先於汕頭與暹羅之間的貿易;1936年,對汕頭貿易的輸出額高達663167兩。

馬來西亞的檳城是汕—香—暹—叻國際貿易圈的一個重要外圍口岸,也有不少從事汕頭、香港、暹羅與馬來西亞貿易的華僑。1933年,檳城的潮商公所宣告成立,這是檳城唯一一個僅限潮人參加的商業社團,也是檳城出入口批發商的商業社團,實際上也就是從事與汕頭、香港貿易的潮商組織。檳城潮商公所成立之初,其成員僅限於那些從事香汕效的潮籍出入口商,公會的成員大多集中於檳島喬治市的中街、緞羅申街及打鐵街這幾條靠近檳島港口的街道上,他們專門從汕頭(後來包括香港)運入各種各樣的日常雜貨用品。

1842年開埠後,香港與中國大陸的貿易不斷增長,主要就是轉口貿易,特別是將東南亞大米與木材等輸向內地。「香港與中國貿易之商品,多為中南之特產品,而中南貿易商品大部分須經過香港,而轉運入中國口岸,如汕頭、廣州、廈門、上海、溫州、青島及天津等地。」香港專營港汕間貿易的汕頭潮州莊,就約有12家之多。

二、開埠後汕頭進口貿易船隻不斷增多

進入近代之後,西方殖民國家挾其極具優勢的近代輪船交通工具,積極搶占潮汕與大陸口岸及東南亞的貿易。西方列強,特別是英國以及後起的日本,更是垂涎中國與東南亞貿易的巨額利潤,他們以快速的近代輪船,企圖完全壟斷中國與東南亞間貿易。

汕頭開埠通商後,西方列強瞄準汕頭港的獨特優勢,一艘艘商船紛至沓來,駛入汕頭港。據《潮海關史料彙編》記載,僅在汕頭開埠通商的1860年,進出汕頭港的外國商船就有161艘次,船舶噸位近6萬噸,進出口貨物價值為617萬餘銀元,潮海關徵收的貨物進出口稅款與船鈔達9萬餘銀兩。1866年,外國商船湧入汕頭達525艘次。據《潮州志·交通志》載:「宣統三年(1911年)在汕頭進入之汽船共2618艘,總三○三萬五八六噸。」1930年達到4010艘,573.6萬噸。1933年,進出汕頭的輪船達到4478艘,總噸位675萬多噸。[15]從1932年至1949年,往來外洋船舶噸數保持在全國前10名,港口吞吐量占全國沿海各港口貨運量的8.76%,1932年至1937年和1949年則為全國第3位。

不斷增長的西方列強商船進入汕頭港,推動了汕頭進口貿易的發展,「使汕頭與本國沿岸各省及南洋群島交通日便,貨運日繁,助成商業之發展」。汕頭成為潮汕地區新的商業中心。「歐人航海來華貿易者日眾,瀕海得風氣之先,新商業重心之沙汕頭爰告崛起……交通既便,遂寢取郡城商業地位而代之」。

進入汕頭港洋船的不斷攀升,極大地衝擊了本港船舶業,「洋船昔之泊於樟林港者,亦轉而泊沙汕頭,人煙輻輳,浮積加廣」,成為導致出入汕頭港紅頭船日漸見少的主要原因之一。咸豐八年(1858年),入港的紅頭船就有400艘,同治八年(1869年)有300艘,光緒八年(1882年)就只有110艘了。民國以後,進入汕頭港的輪船日益增加,但外國商船居多。據海關統計,民國元年,民船航行國內輪船有9489隻,航行國外輪船2607隻;民國十二年,民船航行國內輪船有26202隻,航行國外輪船有3578隻。


近代列強的汽輪商船,不僅衝擊著承擔汕頭與東南亞貿易的傳統紅頭船航運業,而且外國商人以不正當手段排斥中國商人在汽輪船行業的競爭。當時有人從德國購買一艘舊炮艇加以改裝,取名「潮州號」,行駛於汕頭與香港航線,一時間營業十分火旺。1923年,外國汽船公司突然將汕頭至香港的三等客票從4元降至1元,大做虧本生意,以擠垮中國汽輪船,而這家中國民族資本的近代航運公司資本薄弱,無力競爭而宣告停業。

面對著西方商人的強勢,面對傳統帆船環形貿易的衰落,潮汕商人並沒有失去勇氣與鬥志,他們利用自己在潮汕主位市場優勢,利用潮商在暹羅及東南亞殖民地的傳統市場優勢,利用其遍布在中國沿海地區以及東南亞地區的基礎性商業網絡,與西方商人展開激烈競爭。

近代早期潮汕商人起初仍以紅頭船為航海交通工具,與外國輪船相抗衡。《潮州志·交通志》記載說:「溯汕頭初辟埠時,雖已有汽輪行駛,而帆船仍不廢」。隨著湧向東南亞的移民浪潮,紅頭船在傳統中泰米市貿易基礎上,繼續發展與東南亞的貿易往來。如陳煥榮在鴉片戰爭後,「目擊時艱,不甘株守,於是夥同族中丁壯,遠赴汕頭、香港」,充當勞役船工,俟至「航海技術嫻熟,經驗豐富,乃自購帆船(俗稱『紅頭八卦』),躬任船主(人稱『船主佛』),行駛於汕頭、香港、南洋各地,及上海、青島、天津等地,經營至為順利」。還有紅頭船主伍淼源、許必濟等人,也在汕頭開埠之後,駕駛紅頭船行駛於汕頭與東南亞之間,延續並發展中國與東南亞之間的傳統貿易。


然而,紅頭船畢竟落後於汽輪船,紅頭船必然為時代所淘汰。在汕頭與中國沿海城市及東南亞的海港里,英國太古公司的「紅煙筒」船與怡和公司的「烏煙筒」船逐漸占據上風。為了免遭外國商人利用近代輪操縱汕—香—暹—叻國際貿易,由泰國的潮商巨子鄭智勇倡議,泰國潮州商人於1905年創立暹羅華僑通商輪船股份公司(簡稱「華暹輪船公司」),集資3百萬銖,購置8艘輪船,航行於泰國、馬來亞、新加坡、印尼、越南、柬埔寨、香港、汕頭、廈門、上海、日本之間,其中有4艘專門行駛於汕暹線,往返運貨載客,以抗拒外國商人對海運業的壟斷。後來,潮汕商人又開始租賃外輪,或代理外輪商務,變外輪顧客為外輪主人。如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泰國潮商陳黌利家族即已租賃輪船數艘,航行於汕頭、香港、泰國、新加坡間;其後又代理挪威BK船務公司業務,「調派輪船十餘艘(俗稱『夏輩船』)來回航行於暹羅、香港、汕頭、新加坡、馬來亞及緬甸各港口之間,航線遍及東南亞及中國口岸,前後達四十餘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海外華商船務公司進一步興起。泰國著名華商伍佐南獨自開了一家船務公司,「經營出入口貿易,如外國之倫敦、南非、古巴、印度,吧城、星洲、香港,暨上海、廣州、汕頭、梅縣等口岸,或設分行,或委託代理」,其航行線路也是以汕頭一東南亞線為主。30年代中期,泰國五位華商聯合組成「五福輪船公司」(簡稱五福),專門服務於汕頭、香港、暹羅、石叻(潮人俗稱新加坡為石叻,石叻源自馬來語selat,即海峽)之間的國際貿易,在曼谷設立「同福利」廊頭(商行),專做泰國與汕、香、叻的生意;盧雪卿也在曼谷創立捷華船務公司,又在汕頭設立捷利船務行,從事汕頭與東南亞之間的海運業。還有潮商經營的長安保險公司也代理船務,其船隻航行於汕—香—暹—叻之間。

在新加坡,潮商也紛紛投資開設船務公司,如和豐船務公司、華成輪船公司、陳元利船務公司,參與新加坡、香港與中國的國際船運線競爭。至20世紀二三十年代,海外潮商基本上重新控制汕頭、香港與東南亞的國際航運線,進一步促進汕頭及中國與東南亞的國際貿易發展。

從1945年秋至1946年秋,在汕頭創辦和復辦的輪船(船務)公司和船務行中,計有五福、和豐、捷利、美昌、福利、豐華、四維、粵僑、泰生、大生、元華、信德、建運、泰成等10多家,其中大多數是僑商創設。

近代潮籍華僑創辦的與汕頭海上航運密切相關的輪船(船務)公司,在其營運期間,促進了當時潮汕海上交通運輸和對外貿易的發展,也促進了20世紀三十年代汕頭商業貿易和汕頭港的繁榮,他們以自身的努力,打破了外國人操縱潮汕海上航運的局面,在激烈的競爭中發展了民族海運事業。


三、開埠後汕頭進口貿易的主要商品

開埠後,歐美殖民國家與東南亞國家地區紛紛發展與潮汕地區的進口貿易。從汕頭口岸進口的貨物來看,種類繁多,包括鴉片、棉布、棉紗、毛料(呢絨)、煤油等。

鴉片是開埠後進口汕頭的最大宗商品。據海關數字統計,1864~1911年48年間,通過汕頭口岸運到潮汕地區的鴉片達91179司馬擔(一司馬擔折合為0.60公擔,即60公斤),價值24000萬銀元,約占進口貨總值的36%。

棉紗一直是汕頭第二大進口商品。到1897年,進口量開始超過鴉片,所進口的棉紗主要作為原料供應興寧的土布紡織。1886年以前,棉紗主要由英國直接進口,此後逐漸被印度取代。1891年,英國從印度孟買進口的棉紗是從英國蘭開夏進口的四倍多。1896年開始進口質地更加細緻的日本貨,1898年達到5787擔,占棉紗進口總量19萬擔的3%。但由於價格太貴,1901年又下降到只有幾百擔。從1915年起,受世界大戰影響,外國貨物短缺,上海棉紗開始大量進入汕頭市場。1920年,由上海輸入汕頭的棉紗達到7萬擔。此後,汕頭的紡織業所需棉紗主要來自上海,並一度成了「孤島」時期(1938~1940年)上海的一個主要棉紗市場,其棉紗採購狀況影響整個上海棉紗市場的行情。1941年,日軍封鎖我國沿海,上海等地棉紗難以到達汕頭,抗日戰爭勝利後才恢復輸入。

在輸入貨物中,除了鴉片、棉紗外,較為大宗的有大米、豆餅、煤油等。大米主要來自蕪湖、越南、泰國。19世紀初期,每年平均輸入大米在100萬擔至200萬擔左右,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達到約344萬擔。豆餅是作為肥料而輸入的,每年約200萬擔,主要來自牛莊、天津、漢口等地。煤油主要來自俄羅斯、蘇門答臘和美國,1930年進口量達到502萬加侖。

四、開埠後汕頭口岸進口貿易的基本情況

從開埠到1911年50年時間,汕頭進口的商品主要是鴉片、大米、煤油、棉紗、洋布和錫。1864年,進口鴉片4390司馬擔,值2919090銀圓,占當年進口總值3913175銀圓的74.6%,1866年,進口5082司馬擔,價值3856559銀圓,占當年汕頭進口總值6378240銀元的60.46%,從1860~1911年共進口鴉片260139司馬擔。

這個時期,由於歷年鴉片進口比重很大,它的升降常常影響整個口岸進口總值的變化。如1875年,進口鴉片10184司馬擔,值4089337關平兩,使當年進口總值達到7066510關平兩,而10年後的1885年,鴉片進口降為3888司馬擔,值1594530關平兩,全年進口總值僅為6433463關平兩。雖經十年政正常貿易,進口商品的價值年年上升,但反而比十年前的進口總值下降8.95%。煤油的進口是1885年才見到進口統計的,但增長很快。1885年進口煤油81704加侖12681關平兩,1900年上升到4826238加侖值709011關平兩,占當年進口總值的5.5%,年增長57.85倍。棉紗、洋布在1865年開始見到進口的統計,錫的進口稍緩一些。到1890年,棉紗、洋布和錫的進口分別占當年進口總值22%、9.5%和4.6%。1910年棉紗、洋布的進口分別占當年進口總值18.6%、8.2%。這個時期的中後期,毛棉織品、化妝品、菸酒、皮製品等的進口逐步加大,由於潮汕鐵路及內河輪船建造的需要,機械和金屬材料的進口曾一度達到相當的數量,1905年為414932關平兩。這一時期部分年度主要進口商品統計如下表:

1912~1927年,汕頭進口商品結構比前期有了較大的變化,最明顯的就是鴉片。由於農村自種,加上社會輿論的壓力,軍閥政權也不得不拒絕這種毒品進口,輸入逐漸減少。到1915年,據海關統計,僅運進293萬擔,1916年為4司馬擔,1917年為2司馬擔,以後就找不到鴉片輸入的記錄。

這一時期,除了大米外,以布匹、呢絨、棉紗、洋糖、煤油、煤炭和錫為大宗,菸酒、毛織品也占一定比重,商品結構在這一時期的前段和後段有一些變化。1915年,幾類主要進口商品所占當年進口總值的比重是:棉紗22%,布匹呢絨14.3%,糧食類7%、洋糖3.3%、煤油9.3%、煤炭2.2%、菸酒1.6%。後來由於上海、青島等地生產的棉紗棉布和香菸南運逐年增加,而大米進口比重也逐年增大,棉布棉紗進口的比重相對下降。

1927年,各種主要進口商品占當年進口總值28451133關平兩的比重變為:大米33.7%、麵粉1.2%、布匹8.4%、棉紗0.1%、煤油6.6%、錫3.7%、煤炭4.3%、洋糖6.8%、菸酒0.5%。這個時期,大米的進口上升到重要地位,其進口多少,對整個進口總值的升降有極大影響。1915年,進口大米390000擔,這年的進口總值為15916282關平兩;1922年,進口大米激增到2000000擔,這年的進口總值也激增到23094796關平兩。1923年,進口大米再增到2800000擔,進口總值隨之增至29039744關平兩;1924年,進口大米減少,進口總值隨之下降;1926年,進口大米減為700000擔,進口總值再降為19246593關平兩。

這一時期,汕頭的手工業有所發展,鋼鐵和銅等金屬原料的進口也有增加。1910年,這類商品僅進口546783關平兩,1923年增加到1970000關平兩。由於火車輪船發展的需要,這個時期也進口一些車船材料及鍋爐機器和零配件,但進口額不大。這個時期一些年度的進口情況表如下:

1928~1939年,進口商品仍以大米、棉布、煤炭、煤油、洋糖為大宗,但具體結構有較大變動。由於潮汕已經有了自己的現代製糖工具,以及民國政府從1929年起對洋糖進口實行徵稅和以後幾次加稅,洋糖進口逐年減少,從1930年最高的573372公擔值4323682兩降至1931年的256588公擔2160005元,1933年再降存20702公擔168171元。在年進口50萬元以上的大宗商品中已排不上隊。肥田料在這個時期進口的增長特別快,1935年為1540000元,1936年和1937年猛增至3700000元和4360000元,在當時主要進口商品中僅次於大米、棉布而列第三位。在1936年進口29621161元中的大宗商品所占比重如下:大米34.8%,棉布19.2%、肥田料12.5%、鋼鐵類2.5%、煤油2.5%、電油(即汽油)1.5%、煤炭1.4%。除了大米和棉布為消費資料外,生產上所要的物資的進口已逐步占了主要地位。這個時期主要進口商品的統計如下:



1940~1945年日本侵占汕頭這段時間缺乏統計資料可考。1946~1949年,汕頭主要的進口商品有大米、煤油、肥田料、柴油、細麻布(抽紗原材料)、麵粉、橡膠、氯酸鉀(洋硝)等。1946年,各類主要商品進口占當年進口總值的比重:大米18.88%,煤油12.4%、肥田料4.63%、柴油3.81%、細麻布3.79%、麵粉2.27%、新舊廢橡膠0.4%、滑機油0.22%、氯酸鉀0.12%。這一時期的主要進口商品如下:



總之,開埠後,歐美日、東南亞國家與地區對汕頭的進口貿易發展快速。這既有對汕頭經濟侵略的一面,也有客觀上推動汕頭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一面。在這對汕頭進口貿易的潮流中,海外華僑的貢獻是積極而極大的。近代汕頭成為遐邇聞名的百載商埠,快速發展的進口貿易當有其重大的歷史作用。


作者:陳友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