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頭條 | 珠穆朗瑪峰出現異常,威脅10億人生存?

生態中國網 發佈 2022-07-15T20:24:27.857104+00:00

昨天上午,「巔峰使命-2022」珠峰聯合科考學術交流活動在北京舉行。

昨天上午,「巔峰使命-2022」珠峰聯合科考學術交流活動在北京舉行。

極高海拔冰芯鑽取小組組長、中科院青藏高原所徐柏青研究員指出,珠峰科考首次成功獲取了海拔6500米、7028米和8848米冰雪樣品,初步分析結果顯示,極高海拔冰雪在加速暖化和融化;極高海拔環境變化具有顯著的梯度特徵;1860年以來,珠峰極高海拔地區印度季風降水變化幅度巨大,且自1950年代以來持續降低,而人類活動的環境影響在持續加強。

喜馬拉雅山位於青藏高原南巔邊緣,是珠穆朗瑪峰的主峰,在全球氣候變暖的發展趨勢下,喜馬拉雅山也在加速消融,有科學家預測,這一現象很有可能會造成珠穆朗瑪峰的「垮塌」。

珠穆朗瑪峰所在的喜馬拉雅山地區原是一片海洋,在漫長的地質年代,地殼開始運動,印澳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碰撞形成喜馬拉雅山,之後由於強烈的造山運動,使喜馬拉雅山地區受擠壓而猛烈抬升,目前喜馬拉雅山還在不斷抬升。

但是在全球氣候變暖的發展下,地球的平均氣溫正在不斷上升,而珠穆朗瑪峰受到的太陽輻射也比之前更加強烈,這意味著珠穆朗瑪峰的峰頂也出現了高溫氣候,這將會導致珠穆朗瑪峰的冰雪以及凍土層融化。

國際冰雪委員會(ICSI)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喜馬拉雅地區冰川後退的速度比世界其它任何都要快。如果目前的融化速度繼續下去,這些冰川在2035年之前消失的可能性非常之大。

01

珠峰最高冰川2050年前或消失

全球冰川體積都在大幅度縮減,2022年2月初在極地門戶網站發表的數據表明,格陵蘭島冰蓋從2002年以來損失了大概4.7萬億噸冰,其量足以覆蓋全美將近0.5米。

《國家地理》和勞力士的永久行星珠穆朗瑪峰探險隊於2019年4月/5月間對珠峰進行了最詳細的科學調查。

結果發現了幾個驚人的事實:

1、South Col Glacier(SCG)周圍的冰磧證明了過去更大範圍的冰川;

2、SCG在過去的某個時候是增加的,但現在正在大幅變薄;

科研團隊根據下層的冰芯積累速度評估了過去幾百年內南坳冰川的厚度,結果發現從冰川消失的速度非常驚人,從1965年以來,冰川厚度減少了大約55米,約為此前冰川厚度的一半,據此速度推測,預計在2050前珠峰最高冰川將徹底消失。

另外對珠峰多個冰川的調查顯示,冰川的退縮最早開始於1860年,但從1950年來冰川損失整體在加速,特別是在2000年後冰川面積損失呈現陡峭上升去世,自2009年以來,變薄速度更是翻番。

而從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 (ERA5)追溯到1950年代至今的氣候數據表明,從1979-2000年間青藏高原和喜馬拉雅山北坡最顯著變暖,冬季溫度最高接近約2°C,增溫大規模變化是從1990年代中後期開始,令人疑惑的是冬季升溫明顯但夏季增溫反而變化不大。

02

珠峰冰川消失究竟有什麼後果?

其實不止是珠峰冰川消失,整個青藏高原冰川都在快速消失,初期下遊河流來水會增加,比如喜馬拉雅山一側的河流主要流向巴基斯坦、印度等,會增加洪水的概率。

另一個這是冰崩的風險也會增加,2021年2月7日,印度查莫利北部里希恆河發生大規模的泥石流,時速90千米的泥石流沿著河谷傾斜而下,直接衝擊了查莫利地區的Tapovan Vishnugad和Sridhar水電站。

調查原因發現是朗提峰(Ronti Peak)附近的一塊厚達20米,寬度約為550米的三角形冰川崩裂了,一塊180後的岩石與泥土以及冰川等混合物,下墜到了1600米深的谷底,然後以萬馬奔騰之勢沖向下游,造成200多人死亡,在建水電站損失超過2.33億美元。

而原因正是冰川融水滲入岩石縫隙,摩擦係數變小,最終導致山崩,而這個罪魁禍首,印度科學家稱主要是由冰川融水滲透所致,而全球變暖可能脫不了干係。

最後一個問題就比較簡單粗暴了,作為水源儲備的冰川融水消失後亞洲水塔就儲存的水就少了,後期會減少河流的上游來水重量,可能會遭遇乾旱,這亞洲水塔不再名副其實。

03

從珠峰「穿越照」看全球變暖問題

這是央視新聞發布的珠峰99年對比照,從這張照片也能看到一個嚴重問題:這99年間,珠峰上的冰川呈現明顯退卻的趨勢,氣候變暖的問題依舊不容忽視。

全球變暖導致永久凍土融化,俄羅斯「地獄之門」巴塔蓋卡坑正在逐年擴大…

短短十幾年間,陸地上的建築,佛羅里達羅馬角圓頂屋正在慢慢被水淹沒……

太平洋上一個無人居住的小島,亨德森島,離最近的大陸有5000多公里,卻由於地處洋流漩渦中,無數的人類塑料垃圾被洋流帶至此處。短短數十年成了全世界污染指數最高的地方之一!

就連海底的生物也難以倖免,珊瑚出現了大面積的白化現象,曾經五彩斑斕的珊瑚,如今變成了嶙峋的「白骨」。

哈薩克斯坦鹹海的湖水面積,在日復一日的下降縮減,直至最終乾枯竭盡消失在了地球影像上。

如今的鹹海,幾乎看不到一絲的水源,只有湖底露出皸裂的土地。

南極洲最脆弱的派恩島,2012年以來每年脫落580億噸冰。1992-2017年

25年間南極洲冰原有3萬億噸冰消失不見!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本應被冰雪覆蓋,卻被發現6159米處長草了。

和幾十年前相比,地球似乎變了,變得不再藍盈盈了,而是灰濛濛的。而得到這個結果的原因,並不是無跡可尋。

每年約100萬公頃樹木被砍伐,超過800萬噸塑料垃圾倒入海洋,地球還怎麼會藍呢?

現在氣候的變化,比任何時候都要快,每一年都在惡化,或許在幾十年後,地球就真的變成了黃色,只有荒漠的樣子!

這些觸目驚心的變化,讓我們一步步明白,氣候危機、環境破壞並不是聳人聽聞它正一步步成為現實!

04

全球變暖的危害

關於全球變暖的危害,你會說:這是老生常談了。不就是海平面上升、很多島國、海拔低的國家會被淹沒嘛?當然不止如此。

1.除了海平面升高,如果冰川持續像珠峰這張照片上這種趨勢發展,高山無雪也馬上就不是夢了。

你會說,這和我們關係可能不大吧,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情致登上珠峰賞雪,頂多有一部分滑雪愛好者該嘆氣了。

2.全球變暖正在製造更多的冰磧物堆積體,崩解的冰川正在製造更多的「雅魯藏布江堰塞湖」。

那就讓下游群眾做好防洪,修好堤壩,依舊不算威脅全人類的普遍問題。

3.含量劇增的二氧化碳正在快速降低海水的pH值,浮游生物將首先遭受重創,隨後是以浮游生物為食物的海洋生物。

可是大部分人也沒有這麼一顆關愛眾生的大愛之心,有的人會說海洋生物你指啥?鮑魚?生蚝?還是小龍蝦?那少吃點海鮮不就得了,又不會死。

4.全球變暖提高了北極圈附近的地表均溫,永久凍土正在消融減薄,釋放出其中凍結的萬年甲烷。

另外,全球變暖也會提升海水溫度,提高海底均溫,促進海底甲烷釋放速率。這似乎和廣大群眾的關係也並不大。

5.全球變暖威脅格林蘭冰蓋,大量流入海洋的高密度冷水可能威脅北大西洋暖流,進而可能威脅全球洋流,有一定造成全球急凍(新仙女木事件)重現的風險。

啥叫仙女木事件,就是短時間內氣溫急降,效果大概就是《後天》演的那樣,不過發生這種事情的概率並不大,而且,科學家說了,《後天》是扯淡的......

6.全球變暖提升了海水溫度,加強了海水蒸發能力,從物理機制上促使孕育更大的熱帶氣旋系統,俗稱颱風或颶風。

看到這個住在沿海地區的寶寶們該瑟瑟發抖了,嗯,颱風還是一部分沿海地區居民的噩夢的,但也不是全球性問題。

7.氣候變化也會對環境產生很廣泛的影響,許多生態系統可能嚴重受損。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估計,如果全球平均氣溫上升2攝氏度,15%-40%的物種將面臨滅絕。一些氣候模型甚至預測,如果全球氣溫再上升一點點,亞馬孫雨林將受到嚴重破壞。而2019年9月,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和新南威爾斯州已經因為高溫天氣和乾旱氣候發生大面積山火;由於當地正值盛夏,山火不斷蔓延並至今已持續燃燒了4個月,直逼首都坎培拉。

山火已導致33人死亡、2500棟民居被燒、超過10億動物葬身火海,直至近日當地一場持續降雨才將火勢控制。此次澳大利亞山火產生了約4億噸二氧化碳,而整個澳大利亞2018年碳排放量才5.32億噸。這將進一步引起氣溫升高,從而產生一個惡性循環。

8.消融的格陵蘭島冰蓋和南極冰蓋會使海平面緩慢上升。對,也就是開頭說的海平面升高大陸被淹這個老生常談。這也是目前全球變暖對人類最大危害,之一。

一些島國將完全消失,太平洋上的吐瓦魯珊瑚島已經面臨被海水淹沒的事實。該國計劃將1.1萬居民遷往紐西蘭。對了,珊瑚也是受氣候變暖影響最大的物種之一,其實我們今天看到的珊瑚,也就是珊瑚蟲的屍體,它的大量存在本身就是全球變暖的「傑作」。

9.全球變暖,遠古病毒會從融化的冰川出逃。

全球變暖還會給人類帶來一個大的挑戰,就是瘟疫。

2020年開年各種新型病毒便肆虐全球,尤其是今年的病毒大BOSS:新型冠狀病毒。

你會說這和全球變暖有啥關係嗎?目前新型冠狀病毒的來源尚不明確,但是你知道全球變暖也會造成各種人類無法識別的病毒肆虐嗎?

實際上,南北極冰蓋裡面凍著很多遠古細菌和病毒。一旦冰川融化,它們就可以隨海水、洋流飄到世界各地,可能帶來可怕的疾病。而且,它們千萬年以來沒跟著人一起進化,我們的抗生素、抗細菌藥有可能對它們是無效的,甚至我們的免疫系統也可能沒法對它們做出正常反應,不能有效識別它、阻擊它。

1月7日,發表在bioRxiv的論文指出,俄亥俄州立大學科學家在青藏高原冰核樣本中發現古老病毒存在證據,其中28種是新病毒;同時在遙遠的巴西,也發現了神秘病毒,這種名為雅拉病毒的超級病毒,由將近80個納米大小的顆粒(正常病毒大小)構成,可以說是巨病毒,而且其僅有6個與現有基因相同,90%的基因沒有同源基因,根本無法識別。

以上也僅僅是全球變暖害處的冰山一角,細數起來還會有很多很多。

05

我們能做什麼

現實很嚴峻,但是我們還是可以做些事改變現狀的。

1.減少浪費

儘量不浪費糧食和生活用品;儘量避免空運物品,減少航空運輸排放的二氧化碳;減少肉奶製品消費,尤其是牛羊肉。這些措施會讓每個人平均可減少2噸的碳排放量。

2.照明燈的選擇

高效的螢光電燈泡只使用傳統燈泡一半的能源。美國的能源部門估計單單使用高效的螢光電燈泡代替傳統電燈泡就能避免四億噸二氧化碳被釋放。

3.低碳烹調法

想想廚房裡的能源。小心不要把平底鍋和水壺裝得太滿。灶火大小要適合你的平底鍋.保持冰箱處於無霜狀態。

4.循環再利用

靠循環再利用的方法來減少材料循環使用可以減少生產新原料的數量,從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把有機的材料(例如:紙,卡紙板)循環再用,可以避免從垃圾填埋地釋放出來的沼氣(一種能引起溫室效應的氣體)。把一公斤鋁循環再利用可以避免十一公斤的二氧化碳的排放。

5.絕緣的妙用

要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和降低使用各種能源的成本,安裝好的隔熱及防通風系統都是一些最有效的方法。檢查閣樓和空心牆絕緣材料的質量。檢查門和窗邊的縫隙。

少些熱氣!大部分家庭的能源都消耗在取暖和製冷上。只要有效地使用自然通風和避免房間過暖,就能簡單地減少10%的費用和二氧化碳排放量。

6.可再生能源 ——一場革命

各種可再生能源的技術能大大地減少我們在使用能源的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太陽能可以加熱水和發電。在一些歐洲國家越來越多地採用生物質採暖系統。新式的小型風力渦輪發電機已經可以供家庭使用。

7.實用的電器

購買洗碗機,電視機或其他電器時,選擇效率較高的型號。如果可以的話,選擇有Energy Star(美國)或者A/A+ rated(英國)官方標籤的產品。中國的家用電器也有相應的節能評定體系。請注意選擇購買有節能評定標籤的產品。

8.出行

仔細想想你出行需求。儘量使用公共運輸工具。你有想過跟家人或朋友共乘一輛汽車嗎?你真的需要飛行嗎?可能一個電話會議更節省時間,金錢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9.購物

(1)購買本地的產品

購買本地的產品能減少在產品運輸時產生的二氧化碳。例如:根據環境、食品和鄉村事務部公布的一份報告,在英國,8%從車子釋放的二氧化碳來自運送非本地產品的車輛。

(2)購買季節性的產品

購買季節性的水果和蔬菜能減少溫室生長的農作物。很多溫室都消耗大量的能源來種植非季節性的產品。

(3)過度包裝

注意購買包裝簡單的產品。這代表在包裝的生產過程中,消耗了較少的能量.減少了送往垃圾填埋地的垃圾,和減少往路邊扔垃圾的次數。

這些都是力所能及的小事,但如果每個人都出一份力,相信我們在未來還是可以看到全球變暖的拐點到來的。

地球似乎被忽略了

可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地方

動植物棲息在這片土地上

而現在

大雁無家,蝗蟲成災

冰川消融,風沙肆起

森林縮減,大火燃燒

這便是生命的反擊

究竟

是人類先毀滅自然

還是反之

一直以來

都是我們需要地球

因此

與其說是拯救地球

倒不如說是人類自我的救贖

來源:生態中國網綜合整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