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亂到底是什麼病?怎麼傳播,如何預防?

秦皇島公安 發佈 2022-07-16T08:55:19.371795+00:00

近日,武昌區衛生健康局發布《關於武漢大學一例霍亂病例處置情況的通報》,相關話題接連登上熱搜,受到極大關注。

近日,武昌區衛生健康局發布《關於武漢大學一例霍亂病例處置情況的通報》,相關話題接連登上熱搜,受到極大關注。

7月9日晚,武昌區疾控中心接醫院報告,武漢大學出現一例感染性腹瀉病例,以嘔吐腹瀉為主,伴低熱,血清學凝集試驗為O139陽性。經省市區三級疾控中心覆核,該病例的血清學凝集試驗為O139陽性,診斷為霍亂,毒力基因陰性。患者經有效診治,病情已得到控制,症狀已消失。已組織專業機構對相關人員進行採樣檢測和跟蹤管理,對相關場所進行臨時封控管理和消毒處置,目前未發現新增病例。

此次事件受到如此大的關注,是因為霍亂在一百多年前的人心目中,曾是死神的象徵。

其實近些年霍亂在我國一直有零星出現。根據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2022年4月發布的數據,2021年全國甲類傳染病霍亂報告發病5例,無死亡病例。代醫學對霍亂有成熟的治療手段,可防、可控、可治。

圖源:人民日報

5-10 月是霍亂流行季節,生活中,我們該如何預防霍亂?感染霍亂有哪些症狀呢?一起來看 ↓ ↓

01 在中國「近乎絕跡」的霍亂

霍亂是由霍亂弧菌引起的一種急性腸道傳染病以發病急、傳播快、波及範圍廣為特徵,是《國際衛生條例》規定的國際檢疫傳染病之一,也是《中華人民 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甲類傳染病之一。

霍亂是一種古老且流行廣泛的烈性傳染病。它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至今還在侵擾著人類。也許生活在21世紀的我們,對霍亂知之甚少。但在人類的歷史上,它留下過難以磨滅的痕跡。自1817年以來,曾經發生過七次世界性霍亂大流行,先後導致數千萬人死亡。

七次霍亂大流行全球死亡總人數

圖源:生命時報

*我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傳染病分為甲類、乙類和丙類,甲類傳染病是指:鼠疫、霍亂。

02 感染霍亂後,有什麼症狀?

感染後,若治療不及時或不恰當,會引起嚴重脫水,導致死亡。

輕症病例

①無腹痛腹瀉,可伴有嘔吐;

②少數病例可出現低熱(多見於兒童)、腹部隱痛或飽脹感;

③個別病例有陣發性絞痛。

中、重型病例

①腹瀉次數頻繁或劇烈,糞便性狀為水樣便;

②伴有嘔吐,迅速出現脫水或嚴重脫水;

③循環衰竭及肌肉痙攣(特別是腓腸肌)等休克表現。

中毒型病例

為一較罕見類型(乾性霍亂),在霍亂流行期出現無瀉吐或瀉吐較輕,無脫水或僅輕度脫水,但有嚴重中毒性循環衰竭。

圖源:騰訊醫典

03 什麼時間高發?哪些人群易感?

每年5-10月是我國霍亂高發季節。

人群普遍易感,胃酸缺乏者尤其易感。

一旦發現感染霍亂,無論是輕型還是帶菌者,均應隔離治療。

霍亂症狀消失,停服抗菌藥物後,連續二天糞便培養未檢出霍亂弧菌者才可解除隔離。

霍亂弧菌

圖源:鳳凰網

04 霍亂怎麼傳播?

01 食源性傳播:

因食用帶菌食物而引發的疫情,其中聚餐是食源性暴發的主要表現形式。

02 水源性傳播:

飲用水管理不當,如自來水消毒處理不合格、輸水管道因爆裂而受污染、水井蓋失修未密封等,居民飲用被污染的水源後感染。

03 糞口傳播:

帶菌者或患者的排泄物被蒼蠅接觸後,蒼蠅可能會把病菌帶到裸露的食物或人體皮膚上。

04生活接觸傳播:

接觸到霍亂患者或帶菌者後,沒有對自身進行及時的清潔和消毒,導致感染。

圖源:騰訊醫典

05 如何預防霍亂?

主要是預防病從口入,做到「五要」「五不要」

五要:

飯前便後要洗手;

海產要煮熟;

隔餐食物要熱透;

生熟食品要分開;

出現症狀要就診。

五不要:

生水未煮不要喝;

無牌餐飲不光顧;

腐爛食品不要吃;

暴飲暴食不可取;

可能被污染且未消毒物品不要碰。

目前控制霍亂主要從四個方面著手,包括監測、防控、治療以及口服疫苗。雖然霍亂通常只會在衛生條件差的地方引起大規模暴發,但還是要保持一定的警惕,只要做好預防治療,霍亂在當前城市公共衛生條件下難以傳播,不會形成大規模感染,無需恐慌。

圖源:人民日報

制 作 | 秦皇島公安( 編輯 萬萬 / 審核 紅雲 )

來 源 | 我的健康卡

點分享

點收藏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