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說澶淵之盟

淺說歷史者 發佈 2022-07-16T11:54:17.734192+00:00

公元1005年一月,宋、遼在澶州(今河南濮陽)訂立和約,史稱澶淵之盟。 澶淵之盟結束了宋遼戰爭中的最後一次作戰——澶淵之戰。宋以每年三十萬歲幣送給遼國換和平。宋真宗趙恆稱遼聖宗耶律隆緒為弟、稱蕭太后蕭綽為叔母,宋遼互約為兄弟之國。

公元1005年一月,宋、遼在澶州(今河南濮陽)訂立和約,史稱澶淵之盟。 澶淵之盟結束了宋遼戰爭中的最後一次作戰——澶淵之戰。宋以每年三十萬歲幣送給遼國換和平。宋真宗趙恆稱遼聖宗耶律隆緒為弟、稱蕭太后蕭綽為叔母,宋遼互約為兄弟之國。

澶淵之戰開始於1004年九月,遼聖宗及太后親率大軍南下,一路攻城拔寨,兵臨澶州城下。宋軍前線告急,宋廷上下驚慌一片。在宰相寇準的反覆勸說下,畏戰膽小的宋真宗御駕親征,宋遼雙方隔河對峙。宋真宗到達澶州北城後,宋軍氣勢大增,士氣高漲。又有寇準與宋朝大將高瓊在戰地指揮作戰,集中在澶州附近的宋朝軍民甚至多達幾十萬人,遠超出了遼國的二十萬大軍。而即便遼軍驍勇,但孤軍深入中原腹地已經很長時間了,因攻擊線過長已經出現了糧草難以為繼的問題。因此原本處在不利地位的宋軍竟然扭轉了將敗的局勢。遼國孤軍深入,本就犯了兵家大忌。

遼國主將蕭撻凜又因為過於輕敵,被宋軍先進的床子弩射中額頭,墜馬身亡。頓時遼軍士氣受挫,遼國軍心大亂。蕭太后聽聞蕭撻凜戰死,痛哭不已。於是前進受阻、背後城鎮又有宋軍堅守不能後退的遼軍進退失據,就想主動跟宋朝議和。其實,宋真宗懼怕遼國大軍,在親征出發之前就背著寇準派出了使臣曹利用與遼議 和。用一紙和約可以止戰息兵,宋遼兩國都 認為可以談談了,只有宋宰相寇準不同意。 寇準認為,只有讓遼國懼怕,使他們徹底降服,才能保證以後不再有戰事。他要求讓遼 國稱臣,並歸還幽、薊土地,否則就決一死戰。但宋真宗與朝中的議和派都選擇無視當 下有利的形勢,只希望遼軍儘快撤走。議和 派甚至向宋真宗進言,說寇準主戰是擁兵自重,要圖謀宋朝皇位。寇準勢單力薄,只好被迫接受議和。

議和開始後,宋遼雙方在宋朝每年給遼國的 銀絹數量上無法達到一致。曹利用向真宗請 示該如何與遼國談判,宋真宗說,如果遼國 能退兵,給他們一百萬我也能接受。曹利用 接旨後退出真宗的行宮,卻被等候在門外的寇準攔住了。寇準警告曹利用說,即便是有聖上的旨意,但是如果你去與遼國交涉時,答應了給他們 三十萬以上的銀絹,回來我一定殺了你!最 終,宋遼雙方以三十萬銀絹簽訂了合約。澶淵之盟簽訂後,宋真宗問曹利用:每年給遼國多少呢?曹利用伸出了三個手指,真宗大驚失色,脫口而出說,三百萬也太多了! 但轉念一想,真宗認為能以此換來和平,也 還算值得,又說三百萬就三百萬吧。最後弄明白只用給三十萬,真宗大喜過望,重賞了曹利用,還寫詩與群臣唱和來慶祝。

澶淵之盟的簽訂結束了宋遼之間長達二十五年的戰爭,此後宋遼邊境長期處於相對和平的狀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