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五帝之燧人氏

fsj三金 發佈 2022-07-17T13:16:10.607736+00:00

在華夏五千年文明史中皇帝可以說是歷史的星河中最特殊的一個星群了。皇帝一詞是由秦始皇開始的,秦王嬴政統一六國後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高五帝」,就把皇和帝連起來稱自己為皇帝。自秦始皇開始皇帝一詞便為封建社會中歷代君主所沿用,有稱皇的如唐明皇,也有稱帝的如漢武帝。

在華夏五千年文明史中皇帝可以說是歷史的星河中最特殊的一個星群了。皇帝一詞是由秦始皇開始的,秦王嬴政統一六國後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高五帝」,就把皇和帝連起來稱自己為皇帝。自秦始皇開始皇帝一詞便為封建社會中歷代君主所沿用,有稱皇的如唐明皇,也有稱帝的如漢武帝。但臣下一般不用皇帝一詞來稱呼皇帝而是用皇上、陛下、天子、萬歲等等。那麼秦始皇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高五帝」中的三皇是誰呢?五帝又是誰呢?

由於中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是從商朝開始的。在商之前的夏,以及更久遠的三皇五帝都是從傳說中而來,後來的史書以及有關書籍也是根據傳說而記載的。所以關於三皇五帝的記載就有著好多種版本,比如三皇的記載就有:

出自《尚書大傳》的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

出自《春秋運斗樞》的伏羲氏,女媧氏,神農氏。

出自《風俗通義》的伏羲氏,祝融,神農氏。

出自《三字經》的伏羲氏,神農氏,黃帝。

出自《莊子》的有巢氏,燧人氏,知生氏。

雖然說法有很多,但是在所有記載中出現頻率最高的是伏羲氏、神農氏這二個人物,所以將伏羲氏,神農氏列為三皇是沒有什麼疑問的。那這另一位到底是誰呢?有人說是女媧,但是女媧補天,創造了人,她是華夏的創世女神,時間應早於三皇,地位在三皇之上。也有說是祝融、共工的,但祝融、共工是炎黃時期以後的人物,而三皇的時代是早於五帝的,即應早於黃帝軒轅氏。而祝融、共工不符合這個條件,也應排除在三皇之外。那麼,剩下的最適宜列入三皇的就只有燧人氏了。將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列為三皇,可以說是公認度比較高的一種說法了,而且從人類的發展過程來看,將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列為三皇也是最合乎情理的,因為這三人代表著上古人類發展中最重要的三個階段,而之後從軒轅黃帝開始的五帝則是代表著華夏已經從部落逐漸向國家開始轉變,一直到大禹的時候,國的意識開始成熟了,這一轉變是華夏文明的進步,也是人類文明的進步。

在燧人氏時期發明了鑽木取火。原始人由生吃轉變到了熟食,這種轉變徹底的把原始人從動物界中劃分出來了,對人類文明的發展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在伏羲氏時期,人們從血緣婚進步到族外婚,解決了血緣婚帶來的種族退化的問題,中國從此由母系氏族社會逐步進入到父系氏族社會。而神農氏時期,人們學會了種植與養殖,從過去的狩獵採集過渡到農耕種植,人類社會從此進入到農耕文明時代。神農氏的「制耒耜、種五穀、嘗百草」開創了真正的農業與醫學,中華先民從此走向用自己勤勞的雙手生產食物的嶄新時代。

在燧人氏時期,人們學會了人工取火,人們的飲食從過去的生吃進步到熟食,人的體質也隨之得到相應的提高。 在上古時代的燧明國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商丘市一帶,燧人氏帶領族在此休養生息。燧人氏姓風,名允婼,華夏族人,相傳為有巢氏之子,其妻華胥氏,鑽木取火的發明者,開創了中國的火文化,被後世奉為「火祖」。鑽木取火的發明徹底擺脫了原古人對天然火種的依賴。從此人類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熟食了,熟食的開始讓人類結束了遠古時期人類茹毛飲血的歷史,對人類體質的增強和身體的進化都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在舊石器時代,原始人類以粗陋的打制石器來獵取食物和生活必須品,那時的原始人吃的是動物的生肉和植物根莖、葉片果實,穿的是獸皮或用植物編織的衣物。因為生食容易受到疾病的侵害,所以壽命很短。那個時代由於很多動物屍體都裸露在空氣中,而動物屍體中的磷遇到空氣又很容易自燃,還有裸露的煤碳的燃燒,森林在極端乾燥下因吸收太陽熱量或者由雷電而引發的森林大火等等,所以原始人也經常可以看到火光和連續不斷的森林大火。但那時的原始人不了解火,把火當成怪物,視火為不祥之物,繞火而行,避火而居。隨著人口數量的增加,在河南商丘一帶出現了一位智者,之所以稱其為智者,是因為他有著超越別人的並且與眾不同的行為。別人繞火而行,他是哪裡有火就往哪裡去;別人避火而居,他卻經常在有火的地方居住;別人撿到燒死的小動物總是隨手扔掉,他卻撕一些放嘴裡細細咀嚼品嘗。通過長時間的體驗他發現了火的妙用。在寒冷的時候靠近火,身體會感覺比較溫暖。吃被火燒過的動物肉比生食動物肉少了一股難聞的腥味,且口感好,吃後比較容易消化。於是他號召人們把捕獲的動物或採摘的植物的根莖葉果實之類放在火上烤著吃。慢慢的大家就克服了生食的習慣。他帶領周圍的人在寒冷時靠近有火的地方,使人們找到了抵禦寒冷的方法。智者帶領大家認識了火,並且讓人們知道了火的妙用。但是自然界中的天然火併不是隨時隨地都有的。為了使人們時時處處都能用上火,智者帶領一些人開始了艱難的人工取火方法的探索與嘗試,經過千百次的實踐終於找到了鑽木取火擊石點火兩種取火方法,使中華民族的先人撐握了取火和用火的技術。由於鑽木取火中大多使用的是燧木,所以人們便把發明人工取火技術的人尊稱為「燧人氏」。那時人們相信燧,跟隨燧,很快便形成了以燧為首的遠古氏族部落,這個氏族部落被後世形象的稱為「燧明國」。人工取火的發明,使當時的人們擺脫了對天然火種的依賴,從而使人們由生食到熟食成為了現實。熟食的實現,使人體生理上產生了極大的變革,這樣我們華夏的先祖就徹底從動物界中分離出來了。人工取火的應用,讓人們開始了焚林而獵,真正開啟了利用自然而去征服自然的征程。

燧人氏的活動區域主要是在今河南東部,山東西南部,江蘇和安徽西北部,河北南部這一區域。

後人為紀念火的發明者燧人氏在商丘市商丘古城西南三公里的位置建立了燧皇陵,其冢高約10米,四周松柏環繞,冢前立有石像。商丘市政府為了便於人們紀念和參觀對燧皇陵進行了整修擴建,使燧皇陵被人們紀念參觀的同時也具有了遊覽價值。每年的正月初一到二月二這裡都會舉行盛大的古廟會活動,從全國各地來此朝拜燧人氏的遊人達百萬之多。在舉行的拜謁典禮上有這樣一段拜謁致詞:

三皇之首,吾祖燧皇。

鑽木取火,功德無量。

改天換地,文明開張。

熟食壯體,人獸揖讓。

結繩紀曆,共尊天皇。

首命風姓,民族興旺。

誕生華夏,建都睢陽。

萬姓之祖,各族景仰。

根在商丘,人心嚮往。

同根同宗,源遠流長。

慎終追遠,孝思難忘。

全球華人,共尊燧皇。

海峽兩岸,骨肉情長。

華夏同胞,念祖懷鄉。

尋根謁祖,歡聚一堂。

同心同德,惠吾家邦。

古城巍巍,南湖湯湯。

祖地商丘,物阜民康。

高鐵新貴,惠及八方。

欣逢盛世,以德振綱。

古樂齊鳴,沐浴馨香。

尊先敬祖,美德傳揚。

昭告火祖,祈福無疆。

佑我華夏,福祚綿長。

大禮既成,伏惟尚饗。

這篇拜謁致辭是對燧皇功德至高無上的歌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