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革命後代尋根之② | 劉雲明尋親60年:1999年大眾日報牽線,將軍曾鼎力相助

半島都市報 發佈 2022-07-18T12:21:03.588356+00:00

與於致榮不同,劉雲明已經沒有了膠東口音。74歲的她,這些年裡的絕大部分時間在淄博度過。「我16歲前,生活在膠東育兒所和乳山的養父母家。」

半島全媒體特派首席記者 王永端 通訊員 何彤彤

與於致榮不同,劉雲明已經沒有了膠東口音。74歲的她,這些年裡的絕大部分時間在淄博度過。

「我16歲前,生活在膠東育兒所和乳山的養父母家。」在淄博市張店區的家中,劉雲明告訴半島全媒體記者。

1953年育兒所合影,前排左五為當時的劉雲明

她拿出1999年報導過她尋找親生父母的大眾日報說,60多年裡,她和丈夫從沒有間斷過為她尋親和尋根。當年大眾日報牽線,將軍還助力她尋親。如今,她年事已高,兒子已經拿過尋根的「接力棒」。

膠東育兒所里長大

25歲前,儘管名字是「劉雲明」,但劉雲明並不知道自己的真實姓名是「於雲明」。

兩鬢斑白的劉雲明老人,精神矍鑠。在淄博市張店區的家中,她鎖緊眉頭,使勁瞅著到來為她尋根的乳山退役軍人事務局工作人員。

「我姓於。」她說,「現在的『劉』是養父母給的姓。」

1999年的大眾日報刊登了劉雲明尋根的報導

她並不知道何時被身為八路軍的父母送到了膠東育兒所。在劉雲明的記憶里,和眾多育兒所的小朋友一樣,白天和小朋友在幼兒園裡認字、爬滑梯、丟手絹、做老鷹抓小雞的遊戲。

「育兒所附近還有一個小河,阿姨們有時候帶著我們去小河,光著小腳丫抓小魚小蝦。」劉雲明說,「那時很快樂,小夥伴們在小河裡拍水花,咯咯地笑,我們都沒有父母的概念。」

對於膠東育兒所的孩子們,絕大多數經歷都相同。陸陸續續間,有小朋友被抗戰歸來的父母接走,也有小朋友被抗美援朝回國的父母接走,但劉雲明並不幸運。

「看著小朋友一個個被爸爸媽媽接走,那時候我才知道,孩子們可以有爸爸媽媽。」劉雲明說,「我期盼著我的爸爸媽媽也來接我,想像著爸爸媽媽的樣子。」

最終,育兒所里有9個孩子,其父母沒有來接。此時,對於劉雲明而言,她儘管期待,但仍不知道自己的爸爸媽媽到底來不來。

幼時的劉雲明

膠東育兒所舊址

「最終,來接我的兩個人來了。」劉雲明說,有一天她正在課堂上,突然有個育兒所的留守阿姨把她帶了過去,當時她眼前的這兩個人是一對中年夫婦。

「雲明,你的爸爸媽媽來接你了。」此時的阿姨突然對劉雲明說。

面對突然到來的「爸爸媽媽」,劉雲明心中愉悅起來,她盯著眼前的「爸爸媽媽」不知如何是好。

「當時的『爸爸媽媽』分別坐在小馬紮上,他們的身邊還放著一堆小零食。」劉雲明說,爸爸媽媽看到她到來了,對她笑了。旁邊阿姨讓她喊「爸爸媽媽」。

在育兒所期間,育兒所的叔叔阿姨們一直喊她「雲明」,期間她沒有「姓」。

當年大眾日報登載的尋人啟事顯示,前往養父母家前,劉雲明真正的名字是於雲明

工作人員為劉雲明採集相關信息

就這樣,到了爸爸媽媽家,雲明有了一個「劉」姓,,「跟著爸爸姓」,她的名字叫「劉雲明」。

劉雲明「爸爸媽媽」的家境很好,爸爸在當時的縣政府任職。

這些從育兒所被領走的孩子們似乎都有著共性:幾乎都是在不經意間從鄰居的話語中獲知自己身世的。

「鄰居不小心的一句話,讓我知道,」劉雲明說,「這個家庭里,我的『爸爸媽媽』不是我的親生父母。」

檔案館找到了父母名字

知道自己的身世後,幼小的劉雲明一直在思考「自己的父母到底是誰」?

「全國都解放了,親生父母為什麼不回來接我?」劉雲明說,「這些沉重的思考發生在上小學和初中之後。」

見不到親生父母,並沒有影響到上初中的劉雲明的努力。初中畢業,劉雲明從乳山養父母家考到了當時的淄博市建材工業學校。這也是她記事起,第一次離開乳山。

儘管在淄博上學,但她仍時刻感念著乳山。每個假期,她都要回到養父母身邊。

多年來,劉雲明尋根的見證

劉雲明和養母在一起

三年中專畢業,她被分配到了四川的一家大型國企。之後,她在四川結婚。

劉雲明說,作為養女,她因上學和工作離開了養父母,但養父母時時都惦念著自己。當她生下第一個兒子,為了撫慰養父母的思女之情,她把兒子專門放在了養父母身邊。

「乳山的山水養育了我,也養育了我的大兒子。」劉雲明說,「我的血液里流淌著乳山人的血液,與乳山的情感不敢相忘。」

上世紀70年代,劉雲明和丈夫從四川調回了位於山東淄博的齊魯石化工作。

「那時候,回了山東,感覺回家了,小兒子也出生了,」劉雲明說,「但心中有一個放不下的心結:親生父母在哪裡,根在哪裡,為何這些年一點消息都沒有?」

年輕的劉雲明想念父母,有時夜半醒來,想到親生父母淚濕枕巾。這些身世在心底,丈夫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一直以來,丈夫支撐著他的情感世界也極力支持她找到親生父母。

和其他尋找父母的乳兒一樣,劉雲明曾認為,自己的父母可能已經雙雙犧牲在了戰場上,如果真就犧牲在戰場上,哪怕知道父母的家在哪裡,根在哪裡,此生也就不遺憾了。

「當時的交通非常不方便,我一個女人,出門不方便,況且家裡還有兩個孩子。」劉雲明說,「此時丈夫帶著我的一些身世信息,上路去為我尋找父母的下落。」

顯然,完全解密妻子的身世,繞不開養她的膠東育兒所,離不開萬萬千千乳山等膠東地區的鄉親。劉雲明的丈夫乘坐了汽車,從淄博市趕到了乳山。

工作人員認真記錄劉雲明在乳山育兒所時的相關情況

「在乳山找到了一些信息。」劉雲明說,「有人告訴他,關於9個乳兒父母的身世,以及為乳兒尋親的啟事,最早刊登在1955年的大眾日報上。」

獲知這一消息後,劉雲明的丈夫又通過種種途徑了解到,若是查找離當時20多年前的大眾日報,在乳山很難實現,有人建議他去煙臺檔案館查找。在那個交通非常不便的時代,丈夫又趕到了煙臺檔案館。在煙臺檔案館,丈夫驚訝地查到了大眾日報上刊登的消息。

看到這一消息後,丈夫發現上面有個「於雲明」的孩子。對於雲明的記載是:女 七(歲) 父 於同德 母 呂波 (父母原在機關)不明 (入所年月)一九四九(年)、八(月)

丈夫將這些消息帶回了淄博後,劉雲明大吃一驚。

「直到那時,我才知道自己的父親叫於同德,母親叫呂波。」劉雲明說,「獲知這些消息後,自己仿佛看到了曙光,這是自己有生以來第一次知道了父母最直接的信息。」

大眾日報牽線,將軍曾助力尋親

劉雲明看來,只要找到了於同德和呂波兩個名字的下落,離找到親生父母的距離將越來越近。

「當時覺得父母犧牲在戰場上的可能性大。」劉雲明說,「如果不是犧牲在戰場上,父母不可能撇下我不管。當然,也有另一種可能,父母還活著。」

只要有一絲希望,劉雲明和丈夫就不可能放棄。之後的多年裡,劉雲明和丈夫開始圍繞「於同德和呂波」這對革命夫婦的姓名尋找。

1999年的大眾日報刊登了劉雲明尋根的報導

圍繞名字尋找,在當時異常艱難,找名字需要從警方著手。於是,劉雲明找到了自己所在單位的組織部門,通過組織開始給江蘇省徐州市民政局、公安局寫信,查詢當地有沒有「於同德和呂波」兩個人的名字。

為何給徐州市寫信?劉雲明說,以往的尋根過程中,他們找了大量人員,包括膠東育兒所的眾多阿姨和叔叔,叔叔阿姨曾向她反映她的父母將她送到育兒所時,講的是徐州一帶的口音。

徐州民政和公安部門都給劉雲明回了信,並沒有查到「於同德 呂波」。

1999年,劉雲明開始向解放軍總政治部求助,當時總政幹部部檔案室回信稱:來函收悉,信函中要查找的你父親於同德、母親呂波,經仔細查找我部保管的檔案,查無此人。由於你能提供的情況所限,我們也無法轉往其他部門查找。

面對這些情況,劉雲明仍沒有放棄尋找。

1999年,劉雲明接到了一個來自濟南的電話,電話是濟南革命烈士陵園打來的,烈士陵園工作人員在電話里稱,大眾日報記者要幫她尋親。

「聽到大眾日報要給我們登報尋親,心中無比激動和感動。」劉雲明告訴半島全媒體記者。

1999年9月22日的大眾日報在頭版報導稱:50年前,為了新中國的解放事業,一對夫妻隨軍南下時將幼女送進膠東育兒所,此後骨肉分離。44年前,本報曾刊登過為這個女孩尋找雙親的啟事;國慶50周年前夕,本報再次刊發她尋親的報導,讓我們共同幫助她去圓50年的尋親夢。

1999年的大眾日報刊登了劉雲明尋根的報導

該篇報導中還稱:與父母分離已經50年了,我至今仍不知父母下落。五十年生死相隔,五十年親情相牽,爸爸媽媽,你們現在到底在哪裡呢?

該報導發出後的10月9日,大眾日報頭版以《本報尋親報導牽動眾人心》為題再次報導稱,齊魯石化第二化肥廠女幹部劉雲明(於雲明)尋找失散近50年的雙親的報導。十幾天來,本報和濟南革命烈士陵園的尋親熱線電話響個不停,社會各界紛紛伸出援助之手,幫助劉雲明尋找親人。

省及濟南市衛生系統的老同志在本系統展開了協查,幫助劉雲明尋親;在福建廈門,軍休所幹部林拓與原部隊的老同志召開座談會,幫助協查;在北京,曾參加過濟南戰役的中央軍事學院副院長王濟生將軍也加入到了尋親行列。

從「尋親」到「尋根」

大眾日報的上述報導,在當時引發各地震動。

報導中稱,淄博市臨淄區齊都鎮有位熱心讀者提供線索,稱該鎮某村有人名叫於同德,是南下幹部,在膠東入伍。記者還接到了蓬萊方面電話,稱蓬萊市村里集鎮有一個人叫於同德,其妻可能叫呂波。

對於上述線索,記者分別趕往臨淄和蓬萊,發現情況不相符。

還有電話表示,文登市有一人叫於同德,1947年6月入伍,針對這一情況,(1999年)大眾日報10月13日再在頭版以《尋訪文登於同德》為題刊發報導稱,文登於同德已在當時的10年前去世,儘管於同德當時「隨軍南下勝利後就返鄉了」,但「這一切,都與劉雲明(於雲明)的身世沾不上邊。線索又斷了……」

儘管一個個線索斷了,但劉雲明仍沒有放棄。

1999年的大眾日報刊登了劉雲明尋根的報導

「有一絲希望,就順著絲線尋找。」劉雲明說,「沒有絲線,也得去找。」

「當時叫尋親。」劉雲明老人告訴半島全媒體記者,「為何叫尋親,因為當時按照年歲來看,如果父母沒有犧牲在戰場上,就有可能還活著。」

隨著時間的推移,李雲明把「尋親」改為「尋根」。就此她分析認為,父母極可能已經在戰場雙雙犧牲,哪怕活著,也已是近百歲老人……

當劉雲明的兩個兒子都有了成就、家境殷實起來,「尋根」也就成為劉雲明老人終生最大的心事。

「知道家在哪裡,根在哪裡,終生也就無憾了。」劉雲明說。

隨著母親年齡越來越大,為了完成母親的心願,兒子王蜀峰也開始聯繫各地的各級部門,為母親尋根。

「甚至有外省人寄來了血樣,希望通過DNA驗血認親。」王蜀峰說,「但遺憾的是,媽媽的親人至今沒有找到。」

「外公於同德和外婆呂波,應該是在戰場上『為國捐軀』了。」說這話時,王蜀峰心情沉重,「母親年事已高,作為兒子,應該懂得這些壓在她心底大半輩子的心結,晚年讓她享受美好日子。」

「如果能找到母親的家鄉,是最好不過了。」王蜀峰說,這麼多年,黨、國家、山東退役軍人事務部門以及乳山市,沒有忘記這些革命的後代,不管找不找到親人,我們當深表感謝。

如果您身邊有相關信息,也可聯繫本報熱線:0532-96663,為我們提供有價值的線索。

作為此次歷史見證的唯一媒體,本報記者將與退役軍人事務局等相關部門趕赴煙臺的乳兒李麗惠家,聽他講述崢嶸歲月和半個多世紀來的尋根歷程,並為她尋根。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