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制停貸,羅生門下眾生相

廣州樓探帶你買好房 發佈 2022-07-18T13:52:15.496121+00:00

截至今天,已有118家爛尾樓盤的業主發布了強制停貸告知書,事態還在繼續發酵。房地產開發離不開資金監管政策,項目拿地之後要拿齊五證才能開盤銷售,所謂五證指的是《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國有土地使用證》和《商品房銷售許可證》。


截至今天(7月13日),已有118家爛尾樓盤的業主發布了強制停貸告知書,事態還在繼續發酵。


7月14日15家主要商業銀行回應網傳「停貸事件」:涉及規模較小,總體風險可控。



7月14日21:30,銀保監會回應「停貸」事件:引導金融機構市場化參與風險處置。其中提到「支持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合理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產業良性循環健康發展」。



我們可能已經對見證歷史見怪不怪了,但我還是想通過文字,記錄下這一點點波瀾。



完美的制度

房地產開發離不開資金監管政策,項目拿地之後要拿齊五證才能開盤銷售,所謂五證指的是《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國有土地使用證》和《商品房銷售許可證》。


以上五證是保證購房者能順利拿到房本的必要條件,也是第一道保險。


項目開盤銷售後的資金會進入資金監管帳戶,監管帳戶中的資金只能用來建設項目本身,不能用作其他用途。並且監管資金的挪用和項目建設進度是掛鈎的,等項目完成後,監管資金才能完全挪走。


這是第二道保險。


從制度層面看是沒有問題的。



舊事重提

爛尾樓對於我們來說其實並不陌生,以前的爛尾項目更多是因為五證不全就違規銷售。以爛尾樓之鄉——南陽為例,該市《南陽市房地產市場專項整治工作總結匯報》指出2014年該市中心城區在建的227個 房地產項目中,57%的未取得《土地使用權證》,60%項目未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超過50%的項目沒有拿到《商品房預售許可證》就開始售賣。


後來相關部門關於預售證的監管日趨嚴厲,因為五證不全造成爛尾的項目也越來越少了。


金錢就是生命

回到本次風波,以鄭州名門翠園項目的業主告知書看出,項目爛尾的原因主要因為監管資金被挪走了。


什麼情況下資金能被挪走呢?


再次重申,資金監管主體有三個:銀行、住建部、第三方監理。


銀行:目前網上主流律師解讀為「業主和開發商雙方簽訂了購房合同,業主和銀行又雙方簽訂了貸款合同,項目爛尾後,屬於開發商違約了購房合同,銀行依然要按照貸款合同來要求業主償還貸款,業主如果不償還就會形成失信。」


乍一看沒有什麼問題,但銀行除了作為最一線、最重要的監管主體外,還會和開發商有某種利益勾結,比如監管銀行同時也是購房貸款辦理銀行。換句話說,當初你給我貸款,你是知道這項目的監管資金有問題的,你居然還給我放貸?又負責監管又負責放貸的銀行真的無辜嗎?



住建部:相關部門肯定不像銀行那麼親臨一線,對於很多信息都是需要上傳下達的。這邊我們援引鄭州扛橋玖璽園業主到銀行詢問拍攝的錄像。



看完銀行負責人的回答,此處無聲勝有聲。


羅生門

各方辯解就像羅生門,可能我們永遠無法找出誰對誰錯。



但是受害者的痛苦是長久存在的,很多人花費了一生的積蓄,半生的負債就只換來了一間爛尾樓。


一家老小住著沒有通水電、每天爬十幾層樓梯的房子,不知有人良心會痛嗎?


不是走投無路,誰又願意冒著成為失信人的風險去強制停貸呢?集體停貸其實不能解決問題,只會讓個人信用破產,從而危及銀行信用,造成系統性金融風險。這是大家都不願意看到的,但這是一個發聲的渠道,相信中央也會聽到底層的吶喊,出來主持公道。



夢想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祝願接下來將會在各地政府的協助下,業主的監督下,穩步推進復工交樓。並嚴懲那些挪走了監管資金的房企和同流合污的監管人員。


歸根到底,我們也只是想要一個家而已。

公眾號

廣州樓探

新浪微博

@廣州樓探帶你買好房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