詔安四都:繁星點點青棗園,碩果纍纍助發展

福建日報漳州觀察 發佈 2022-07-18T15:35:38.261052+00:00

福建日報.新福建客戶端7月12日訊(通訊員 李少青 吳皓 )仲夏傍晚,四都鎮鹽倉村呈現出一片不同於平時的景象,明亮的光輝籠罩著整個村子,仿佛夜空中的點點繁星,吸引群眾前來觀賞。

福建日報.新福建客戶端7月12日訊(通訊員 李少青 吳皓 )仲夏傍晚,四都鎮鹽倉村呈現出一片不同於平時的景象,明亮的光輝籠罩著整個村子,仿佛夜空中的點點繁星,吸引群眾前來觀賞。 這幅奇異景象來源於四都鎮鹽倉村青棗園,每逢夏夜,就到了鹽倉村一年一度的「點燈季」,無數顆節能補光燈高高懸掛,散落於千萬畝青棗園中熠熠生輝。

鎮鹽倉村是四都主要青棗原產地,被稱為詔安青棗的排頭兵。2007年,鹽倉村被市委評為青棗專業村。為適應市場經濟發展需要,享受國家扶持政策,鹽倉村成立「綠都」青棗合作社和12家青棗家庭農場,輻射帶動規模化種植,引領附近村莊種植青棗,打造雲霄、詔安、東山三地的青棗集散中心。

據了解,在鹽倉村青棗種植基地中,每畝地平均裝有25個青棗專用節能補光燈,其原理是利用人工光源增加日照時長,調節青棗生長周期,提升青棗含糖量,打造全覆蓋種植模式。同時,鹽倉村以科技為引領,充分利用網絡技術,依託物流車隊、電商平台、網絡宣傳等現代化途徑向福州、杭州、上海等城市傾銷青棗,提高青棗銷售量,進一步帶動周邊村莊規模化、規範化青棗種植,做大做強青棗產業。

在工作人員探訪青棗種植基地時,鹽倉村黨支部書記翁文斌向記者介紹:「今年來,我們村在規模化種植的基礎上,聚集現代生產要素,青棗的生產量大幅度增加,預計全村青棗產量將達到3500噸,創收近4000萬。」據工作人員了解,鹽倉村幹部組織領導村民安裝完善電壓器等相關基礎配套設施,積極興修機耕路和引水渠,在規模化種植基礎上,聚集現代生產要素,不斷改良種植方法,加快青棗園現代化種植進程。

為更好推動青棗種植基地發展,鹽倉村謀劃修建青棗觀光旅遊採摘園工程,並在今年啟動道路硬化提升工程,投資90餘萬元,新建道路1.8公里,硬化道路6351.2平方米,完善道路交通出行條件,在為種植戶提供便捷交通的同時,也充分發揮鹽倉青棗品牌效應的輻射作用,逐步建成標準化集觀光、採摘、休閒為一體的水果基地,產生旅遊文化效益,推進鄉村振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