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5mm換熱器管間距對換熱效果的影響

製冷空調換熱器技術 發佈 2022-07-19T02:39:01.069638+00:00

本文我們將探討下5mm換熱器管間距對換熱效果的影響。1 換熱器性能優化的3種方式換熱器作為製冷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熱量傳遞的核心設備。圓管管翅式換熱器因具有傳熱高效、結構緊湊、易於加工等優點,廣泛用於空調系統中。

本文我們將探討下5mm換熱器管間距對換熱效果的影響。



1 換熱器性能優化的3種方式

換熱器作為製冷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熱量傳遞的核心設備。圓管管翅式換熱器因具有傳熱高效、結構緊湊、易於加工等優點,廣泛用於空調系統中。翅側工質多為空氣,管內側為水或者製冷劑,空氣側熱阻占換熱器總熱阻的 70% 以上,因此翅側空氣換熱能力的強弱是衡量換熱器效率高低的標準。

對於翅片式換熱器性能優化的研究,一般來說有以下 3 種方式:

(1)提高換熱器的換熱係數K;

(2)增加對流換熱面積 A;

(3)加大翅側和管內流體的傳熱溫差。

在設計使用換熱器時,需要考慮換熱器使用的場所、消耗的材料資金等情況,無法對換熱面積和溫差進行無限制增大,因此目前對換熱器性能研究的主流方向是通過不同的手段,減低材料成本的同時,提升換熱效率。

2、推導分析

2.1 換熱面積對比

換熱器由管路與翅片組成,如圖 1 所示。

換熱面積由兩部分組成,翅片換熱面積和銅管表面換熱面積。銅管外徑 D,翅片間距 Sf,翅片厚度δf,翅片寬度 lf,銅管水平間距(管間距)S1,銅管豎直間距 S2(暫取單排,無 S2),管束數為 n,行程(脹高)為 m。

2.2 結構對比

2.3 壓降對比

因冷凝器管為直段加 U 彎組成,局部阻力為 U 彎出產生。彎管內流體質點受到離心力作用,在彎管前半段,外側壓強沿程增大,內側壓強沿程減小;而流速是外側減小,內側增大。因此,彎管前半段沿外壁是減速增壓的,可能出現漩渦區;在彎管的後半段,由於慣性作用,內側也會產生渦旋。當管間距變小,即 U 彎曲率減小,局部阻力係數增大。

2.4 換熱係數對比

徑,v 為運動粘度,μ 為粘度,cp為定壓比熱容,a 為熱擴散率。當管距減小,系統壓力上升,製冷劑流速上升,雷諾數值變大,故管內側對流傳熱係數變大,換熱效果增強。

(2)管的壁厚δ 為常量,管材的導熱係數 λ 變化可忽略,故δ/λ可近似看作不變。

(3)當管間距減小(19.5mm → 19.05mm),空氣流動擾動更劇烈,同時風速 u 可近似表述為

,其中 Q為風量(近似不變),S 為換熱面積。風速升高,空氣側傳熱係數 h2增大。故 換 熱 系 數 k 增 加,即單位面積換熱效果有所提升。

2.5 換熱量計算

因換熱面積減小,但換熱係數增加,因素相互抵消,整體對換熱量的影響不大,對總換熱結果進行試驗驗證。

3、實驗驗證

測試樣機:3200W 的定頻單冷空調;

實驗室:國家標準焓差實驗室。

3.1 試驗方法

在同一實驗室前後對比測試,在整個測試過程,僅更換不同管間距冷凝器,其他參數不變,對比製冷量、43℃高溫製冷與最大運行製冷。

3.2 試驗數據與分析

測試數據如表 1 所示,由測試數據可得。

(1)額定製冷量機組1額定製冷能力提高0.05%,能效下降0.63%,機組2額定製冷能力 提高 0.89%,能效下降0.33%,平均能力提高 0.42%,平均能效下降 0.65%。壓力上升,導致流速變快,沿程以及局部阻力變大,壓降大占主要部分,所以功率高。

(2)高溫製冷量機組1 高溫製冷能力提高 1.45%,能效下降1.27%;機組 2 高溫製冷能力提高 0.34%,43 ℃製冷能力下降 0.86%;平均能力提高 0.9%;平均能效下降1.06%,能力能效提升。此時,外側溫度上升,換熱溫差減小,風速增加以及擾動劇烈產生的換熱效果提升更明顯,換熱面積下降導致的換熱變差比重小,故能力能效上升。

(3)最大運行製冷最大運行製冷外側溫度與高溫製冷相似,故換熱效果變好,回氣溫度下降,壓降減小。以上僅分析數據,未考慮測試偏差。

4、結論

綜上可述,得出如下結論。

4.1 管間距對換熱效果的影響

由理論分析可知,當管間距適當減小時,空氣流動擾動增加,湍流度增加,可增強換熱;當管間距過小時,流動阻力增加,且不能充分沖刷翅片表面影響換熱。故管間距對換熱效果的影響與雷諾數、普朗特數、S1/D 等有關,管間距 19.5mm→19.05mm 對性能基本無影響。

4.2 管間距變化(19.5mm → 19.05mm)可行

(1)從本次測試數據來看,額定製冷能力變化不超過2%,在考慮測試偏差的情況下,19.05mm冷凝器能力不比19.5mm 冷凝器差,高溫製冷能力還有所提升。

(2)本次冷凝器翅片面積減少2.3%,銅管U彎直徑變小,說明19.05mm 管距的冷凝器成本更低,經濟性好。若在可改變換熱器尺寸的情況下,將19.5mm與19.05mm 冷凝器高度一致,相信 19.05mm 冷凝器換熱效果優勢更明顯。後期建議在使用5mm冷凝器時,採用 19.05mm管距,成本與性能優。

技術:自動售冷飲機結構優化設計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李齊超 等,由HETA小編整理,版權歸屬原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轉載請註明來源。

鼓勵進步 | 轉發傳遞友誼

本微信公眾號是HETA(換熱器專委會)的官方微信,致力於成為業界專業信息傳播平台。歡迎參加分享,投稿/留言信箱:reporter@craheta.org,請附上媒體+姓名,實名或匿名發表。

微信號|CRAHETA

微信名稱|製冷空調換熱器

HETA ·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