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不自然的石頭越美

奇石書畫 發佈 2022-07-19T03:13:59.874406+00:00

自古以來中國人疊石造園或者賞玩清供,目的都是要接近自然,但實際選擇的石頭,卻是極端的不自然。我們愛的,恰恰是大家常說的「奇石」,是稀少的、奇怪的,是自然中的最不自然的石頭。


自古以來中國人疊石造園或者賞玩清供,目的都是要接近自然,但實際選擇的石頭,卻是極端的不自然。我們愛的,恰恰是大家常說的「奇石」,是稀少的、奇怪的,是自然中的最不自然的石頭。



這就是我們選擇過的自然——我們不喜歡單純、直白、不經過文化處理的、純粹的自然,只有帶著明顯文化意味的石頭,才能夠進入中國人的視野。這所謂的文化意味,有我們的審美理想,有我們的人文追求,有我們的哲思妙想,如是,我們立乎自然,卻是超乎自然了。



是石非石,似山非山,在白居易、劉禹錫、柳宗元、李德裕、皮日休等人的文章詩句中都有提到,好石頭是非常「不自然」的。大家漸漸接受應該有文化感的自然,也就是我們創造的自然,而不是完全模仿自然的自然。理解石頭本身的美,應該從文化的角度,重新評判這些審美活動所創造的價值。



宋徽宗的「祥龍石」、「慶雲萬態奇峰」,還有米芾所拜之石,都非一般意義的普通園林石,而是具有嚴格審美特質的高品位珍品。也就是說,符合審美的、具有文化價值的石頭,在自然界中是極其稀少的。


恰如古畫中的美石——那是古人理想中的石頭,都是具有一種沉靜的筆墨韻味與撲面而來的宇宙氣象,同時也塑造了關於傳統賞石審美的圭臬。



從文化的角度而言,賞石自然也離不開儒、釋、道的文化影響。孔夫子的「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就一直宣揚「自然人化」或者「人化自然」。道家思想體現在賞石文化上,「見素抱樸,返璞歸真」就是賞石審美的最高標準和審美境界,也就是在真善美的靜觀中達到「物我為一」的境界。

體現在賞石文化的修為上,定要「識自心,見自性」,才能揭示宇宙和人生的真相,才能達到賞石文化的最高境界。



近代以來,隨著舊秩序的瓦解與新秩序的建立,原本以文化為支撐的對於自然的認識沒有得到很好傳承。而當今廣而推之並為大眾所接受的是賞石「唯美模式」,按照有關學者的論述,即是把美放在第一位。

直觀的追求直觀審美這種唯美模式,文韻反而退居其次,也不分山石、水石、寶石、礦物、化石等,只要好看就是珍貴的收藏品,這雖然是傳統賞石的延伸,但更屬於一種更加泛化的當代賞石概念。



當代中國人還是非常喜歡石頭,但多數人已經不能夠自覺地從文化、審美的角度接近自然。現代人無法在自然中建立自己的價值,就只能尋找表面與淺顯的突破口,比如石質的「玉化」——價格代表價值,或者像什麼東西——從最簡單的視覺判斷開始。



像什麼東西的石頭罕見,價值同樣不難判斷,這種純粹依賴偶然性和直觀性的欣賞角度,文化意蘊和哲學審視已經不占主導。類似的情形也蔓延到屬於審美的諸多層面:繪畫要畫得像,雕塑要雕得像,刺繡要繡得像……寫照有了,傳神卻失去了。

與傳統賞石那種在大範圍普通材料中選擇高文化品位的審美相比,這種簡單的直觀視覺判斷,缺少悠遠的意境和豐富的底蘊,在華麗的表象之下顯得單薄一目了然且不耐品味。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時代不同,審美觀念自然也不盡相同,我們應該允許不同賞石文化活動模式的存在,所以當前並沒有也沒必要形成一種固定不變的賞石文化活動模式。



賞石文化是延續傳統的一種多元文化,是綜合性的藝術學科,我們應該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時代的發展,堅持多層次審美的辯證觀,展現出一種發展的包容性,倡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構建自然和諧的賞石文化理論體系,創造豐富多彩的「時代模式」,讓中華民族的這一文化精髓得以持續發展,讓延續千年的賞石文脈有更貼近當代生活的表達。


來源網絡 版權歸屬於原作者 在此致敬

僅限交流學習、如涉版權敬請聯繫我們刪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