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聯邦德國最終統一了民主德國?(二)

朱磊教授天下談 發佈 2022-07-19T03:29:47.810740+00:00

戰後德國的統一是以西德吸收東德的方式完成的,西德在軟硬實力上的絕對優勢,決定了東德民眾能夠自願作為一個地區加入西德。


(二)德國統一之「力」

戰後德國的統一是以西德吸收東德的方式完成的,西德在軟硬實力上的絕對優勢,決定了東德民眾能夠自願作為一個地區加入西德。

尤其是西德憑藉雄厚的財力和經濟基礎,可以使統一後的東德地區民眾過上更加富裕自由的生活,最能贏得民心。

統一意味著均質化。

實力較弱、發展較落後的一方,會因統一有較快的生活品質提升,成為國家統一的堅定支持者。

實力較強、發展較先進的一方則因政治利益、民族情懷和長遠目標等因素影響,主導國家統一。

1990年初,西德有關機構民意調查表明:90%的東德民眾希望兩德重新統一,85%的西德民眾贊成德國統一,其中27%的人願意將自己的積蓄奉獻給祖國統一。[1]

兩德在經濟實力的競賽中,東德無疑輸給了西德。

二戰前東德地區是原德國相對發達的地區,1936年西德地區(除西柏林外)的人均生產率比東德地區低7%。

但到1990年,東德勞動生產率只有西德的1/3到1/2,東德製造業生產率只有西德的1/6。

東德人均排放的二氧化硫是西德的7倍。[2]

統一前兩德的實力差距還可以從以下指標中較明顯地體現出來:

1989年,東西德的人口分別為1640萬和6230萬,東德僅為西德的26%。

東西德以市場價格為準的GDP,分別為3534億東德馬克和22370億西德馬克,東德僅為西德的15.8%。

當然,由於就業率等方面的不同,實際人均值的差距沒有那麼大:東德從業人員人均值、勞動力人均值、人均GDP分別是西德的49.2%、52.7%和59.2%。

更直接的數據看,東德平均每月總工資(包括雇員的社會保障金)是西德的33%,月人均可支配收入是45%。

下表可以更具體地比較當時雙方的生活水平:[3]


擁有耐用消費品的家庭

東德(%)

西德(%)

汽車

54

96

電視

96

99

彩電

57

95

電話

17

99

冷藏冰箱

99

81

冷凍冰箱(含冷藏)

43

75

洗衣機

99

97

有衛生間的住房單元

82

96

戰後新建住房

35

70


西德雄厚的經濟實力為其和平統一東德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兩德統一先從貨幣入手,再進行經濟、軍事、政治等領域的統一。

1990年7月1日,在兩德實現政治統一之前,先在貨幣體系上完成了統一,西德馬克取代東德馬克成為在兩德流通的唯一法定貨幣。

東德公民的工資、養老金、房租及其他經常性支付按1:1兌換西德馬克。

以東德馬克計算的一切債權和債務原則上按2:1兌換。

東德居民的銀行存款按1:1兌換,但有每人限額,其餘存款按2:1兌換。

外國人在東德的存款兌換比率要高一些。

當時西德馬克與東德馬克的市場兌換比價是1:3,按上述規定的兌換比率進行貨幣兌換,實際上大大增加了東德居民的財富總量,因此有人評論說,西德是將東德買下來的。

經濟統一最重要的是經濟體制的統一。

西德將其私有制為基礎的市場經濟體制直接移植到東德地區,取消原來以公有制為基礎的計劃經濟體制,將東德原有的8000餘家大型國有企業及不動產私有化。

最初預算原本以為出售這些資產至少可獲得6000億馬克的收入,但因企業負債和託管局的運營經費過高,最後財政缺口達2564億馬克,全部靠西德財政買單。

統一前西德稅收收入是東德稅收收入的近6倍,這使西德在經濟統一東德的過程中有足夠的財力彌補東德的窟窿。

硬實力中的軍事統一在兩德法律統一之前進行。

東德軍隊的2337輛坦克、5980輛裝甲車、2245門大炮、479架飛機、71艘軍艦、10萬輛車和30萬噸彈藥均由西德接收,其中10%的裝備和彈藥可以再利用,其它則於1993年前出售或廢棄。

1990年10月3日起解除10萬餘東德軍隊的任務,陸續予以復員轉業或審查任用。

西德的聯邦國防軍原來就實力強於東德軍隊,兵力約25萬人,軍事裝備先進,雖然按規定只能是一支純粹防禦性軍隊,但在收編了東德的軍事力量後德國的軍事實力在歐洲已經是首屈一指。

政治統一突顯了西德在軟實力方面的優勢。

政權軟實力是對民眾的吸引力。成百萬的東德民眾向西德逃離,暴露出東德在政權軟實力方面出了問題。

民眾意見較為集中的地方表現在:民主不夠、高官特權、出國受限等,關鍵是東德領導層面對這些問題和群眾意見不願改革。[4]

由此東德遊行示威浪潮一浪高過一浪,遊行群眾要求政府發揚民主並實行改革,要求「新聞自由」、「旅遊自由」和「選舉自由」。

如果東德政府能夠大刀闊斧推行改革,也許人們對西德的追求沒有那麼強烈,事實是東德政府改革的決心和魄力不夠,步子太小。

「政府朝改革方向邁出的每一步,僅僅增加了人們的期待,而並沒有絲毫地增加政府已然微弱的倖存機會。有一陣子人們似乎滿足於被允許觀看西德電視,接著他們似乎滿意於國內改革,此後他們希望與西德建立邦聯。最後,當形勢看似接近時,目標轉向完全的統一。同樣地,人們的同情心迅速地從一個政治集團轉向另一個。」[5]



[1] 陳雲林主編.當代國家統一與分裂問題研究.九州出版社.2009年.p87.

[2] [德]格琳德.辛恩,漢斯.維爾納.辛恩著,晏揚譯,《冰冷的啟動-從國民經濟視角看德國統一》,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2年,第23-24,38-39頁。

[3] [德]格琳德.辛恩,漢斯.維爾納.辛恩著,晏揚譯,《冰冷的啟動-從國民經濟視角看德國統一》,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2年,第251-260頁。

[4] 陳雲林主編.當代國家統一與分裂問題研究.九州出版社.2009年.p85.

[5] [德]格琳德.辛恩,漢斯.維爾納.辛恩著,晏揚譯,《冰冷的啟動-從國民經濟視角看德國統一》,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2年,第15-16頁。


——摘自拙著《國家統一的系統演化動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