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總理篇:07孫寶琦~ 出身名門 兩任總理「千金」眾多 滿朝親家

金雞獨立7z7n 發佈 2022-07-19T05:59:35.380123+00:00

北洋政府在短短的16年歲月里,政局風雲變幻,國務總理更迭頻繁。任職時間:1914.2.12 ——1914.5.1 1924.1.10——1924.7.2。

北洋政府(1912年-1928年)在短短的16年歲月里,政局風雲變幻,國務總理更迭頻繁。先後有31人擔任過國務總理。其中:有人盡皆知的唐紹儀、徐世昌、段祺瑞等;也有為人鮮知的龔心湛、賈德耀、胡惟德等。他們任期長短不一,長者僅僅一年多,短者數月,更有甚者,短短几天而已,如曇花一現(最短的朱啟鈐只幹了兩天,最多的是段祺瑞曾四任總理)。

孫寶琦(1867—1931),字幕韓,晚年署名孟晉⽼⼈,浙江餘杭⼈。晚清外交家(駐法、德公使),清末大臣(山東巡撫)。曾任北洋政府外交總長,兩任國務總理。1924年任內與蘇聯建立外交關係,向德國索賠成功。

任職時間:1914.2.12 ——1914.5.1(代理) 1924.1.10——1924.7.2

一 出身世家 護駕有功 出任公使

1867年,孫寶琦出生於浙江杭縣(今餘杭縣)。其父孫詒經,清咸豐年間進士,曾是光緒皇帝的老師。孫寶琦幼時聰慧,過目不忘。喜歡經世之學,受舊式教育研習中國典籍。

19歲時,以⽗蔭庇,任戶部主事,後改任候補直⾪道員,那時,清朝海禁初開,孫寶琦深感學習西文、科學、經濟之重要,於是在1894年上萬言書,條陳教育方針及辦法。在他的建議下,清廷創設了育才學堂及開平武備學堂。隨後,孫寶琦進京任太常寺少卿。

1898年,慶親王奕劻主持的總理衙門將其列為外交職員的備員。1900年,八國聯軍攻陷北京,孫寶琦隨光緒及慈禧西逃西安。由於他懂得法文及電碼,便被派往軍機處專司電信議和翻譯事宜。

1901年,慈禧回師北京,因護駕有功,孫寶琦被任命為駐法國及西班牙欽差。1902年6月,孫寶琦以五品京堂出任駐法公使。後兼任駐西班牙公使。1905年,經過幾年旅歐見聞,孫寶琦思想逐漸開化,曾幫助反清立憲的同盟會領袖孫中山秘密出逃法國,免受清廷通緝。

1905年孫寶琦回國任順天府尹,1906年充任軍機處大臣,1907年,又出任德國公使,他是清朝官吏中少數熟通外文的官員。在德期間,孫寶琦研究其君主立憲及精兵制度,並建議清政府仿效德國實行立憲政體。

1908年回國後,充幫辦津浦鐵路大臣。1909年,受奕劻推薦,升任山東巡撫。在任內,孫寶琦要求官員改正陋習,提倡廉政,開科學管理之先河。

二 山東獨立 出爾反爾

辛亥革命爆發後,多省宣布「獨立」,脫離清廷統治。孫寶琦「兩面三刀」,在清廷與革命黨之間遊走。孫寶琦電請清廷「解散現在內閣,另簡賢能以維大局」,「實行公天下,宣布共和,保皇室之繁榮。」

1911年11月13日,迫於山東革命黨人及各界代表壓力,孫寶琦宣布山東獨立,被推舉為大都督。

此時,袁世凱已重新掌權,立即派吳炳湘赴濟南,策動取消山東獨立,在山東的袁世凱北洋舊部立即轉向,聯名要求孫寶琦取消獨立。

11月24日,孫寶琦在北洋舊部大炮的示威下無奈又取消了獨立。孫寶琦經歷此次事變,已⼼⼒交瘁,便以⽣病請辭。12月17日,孫寶琦遷居天津。

三 兩任總理 拒簽「二十一條」

1913年9月,袁世凱任命孫寶琦為熊希齡內閣的外交總長,取代陸征祥處理中俄外蒙問題,明定中國和外蒙古的關係。隨後,又與英、日舉行談判,劃定相關事宜。

1914年2月12日,熊希齡辭職後,袁世凱委派孫寶琦代理國務總理,袁世凱一心想復辟帝制,孫寶琦內閣僅僅是一個過渡內閣。到了5月,袁世凱下令廢止國務院官制,特任徐世昌為國務卿,孫寶琦復任外交總長。

1914年夏,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外交部照會駐華各公使,宣布中國保持中立。但日本出爾反爾,日本公使日置益面見孫寶琦,無理要求將山東省黃河以南劃為日本對德「作戰區域」。

到了1915年,日本變本加厲,向袁世凱提出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作為幫助袁世凱實現帝制的誘餌。

孫寶琦對袁世凱的決策不滿,堅決反對,拒絕簽署「二十一條」。遂於5月1日請辭,拂袖而去。

袁世凱接受「二十一條」的消息傳出後,全國人民無比憤怒,紛紛走上街頭,抗議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行徑。

孫寶琦辭去外交總長後,改任審計院院長,自此以後,他主要從事財政經濟事務。1916年,段祺瑞組閣,孫寶琦任財政總長兼鹽務署督辦。1919年任招商局董事會會長。1920年春任經濟調查局總裁。

1922年,孫寶琦擔任外交部太平洋會議善後委員會副會長期間,曾宣稱要廢除各國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收回治外法權及租界,得到了全國人民的響應。

1923年10月,曹錕賄選出任總統後,直系二號人物吳佩孚(孫寶琦的學生)邀請孫寶琦再度組閣,於是1924年1月10日,孫寶琦第二次就任國務總理。這也是中華民國第一部憲法頒布後的首屆內閣,孫寶琦躊躇滿志,計劃實現國家的和平統一。

當時,由於軍閥割據,中央政府無固定經費來源,而內閣的財政總長王克敏又是曹錕的親信,總是藉口財政困難,多方剋扣國務院的經費。他到任幾個月後只領到一個月的經費。

關於和平統一問題,孫寶琦重申「奉行憲法」,尊重國會,促成和平統一的方針。孫寶琦四處遊說各路軍閥,交換「和平統一」的意見。規勸孫中山和各省督軍贊成「和平統一」。但是,他的和平統一方針受到各方面的挾制,最終不了了之。

孫寶琦在任總理期間最大的貢獻,就是與德國進行索取賠款談判,並獲得成功。此外,中國與蘇聯簽訂了《中俄解決懸案大綱協定》。協定簽訂後,中蘇兩國建立了外交關係。

《中俄解決懸案大綱協定》及其附件的簽訂,對中蘇兩國都具有深遠的意義。首先,這是中國自鴉片戰爭以來,第一個收回國權最多的平等條約。開闢了中國外交的新局面。此外,中蘇建立外交關係(當時蘇聯是列寧、史達林執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打擊了帝國主義侵華勢力及其在華的不平等體系。

孫寶琦雖為國務總理,但組閣權實際仍然操縱在總統曹錕手中。孫寶琦內閣形同傀儡,處處受到掣肘,到了7月2日,孫寶琦不得不掛印辭職而去。他在呈⽂中借⼝因病不能繼續供職,他給出的的病症是「頭暈⽬炫,肝胃不和」。上⼀句暗指「元⾸不明」,下⼀句暗指直系內部分化,無以為政。

四 家中十六「千金」 親家遍布朝野

孫寶琦一生共有5位太太,膝下共有⼦⼥24個,其中:8個兒子,16個女兒。

1902年,慈禧太后頒發諭令,允許滿漢通婚。孫寶琦家⼏乎與有影響⼒的當朝重⾂都成了親家。

孫寶琦出⾝名門,剛好又得到了慈禧的重⽤,先是慶親王奕劻主動找上門來,包括晚清首富盛宣懷,朝廷貴胄,後來的民國要員,都紛紛與其聯姻。之後孫寶琦在官場可謂是如魚得⽔,步步⾼升。

他的大女兒孫用慧嫁給了盛宣懷的四公子盛恩頤;二女兒孫用智嫁給了慶親王奕劻的五公子載倫;三女兒嫁給了大學士王文韶的孫子;四女兒孫用履嫁入皇室宗親愛新覺羅·寶熙家;五女兒嫁給袁世凱的七公子袁克齊;七女兒孫用蕃嫁給了晚清重臣張佩綸的兒子張志沂(即張廷重,李鴻章的外孫),就是張愛玲筆下那個不受待見的繼母。八女兒嫁給了天津國華銀行經理。

孫寶琦的長子孫用時任住友銀行經理;次子孫用震在德國漢堡做副領事;三公子孫雷生娶了馮國璋的女兒馮家賢;四公子孫用岱娶了盛宣懷的親侄女盛范頤。袁世凱的六女兒嫁給了孫寶琦的侄子。其中,孫寶琦與袁世凱、盛宣懷更是雙份親家。

由於孫寶琦為官還算清廉,家底並不豐厚,而且子女眾多,與達官顯貴們結親,光是高昂的彩禮就夠他「喝一壺的」。好在子女大多都夠優秀,眾親家也不太計較,有的還掙著搶著多出彩禮,最後落得皆大歡喜。

在晚清、民國的政局中,他們就這樣結成一張巨大的關係網,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五 晚年專注河道治理 病逝上海

1924年,孫寶琦退出曹錕直系軍閥執政的北京政權後不久,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由於馮玉祥倒戈,使直軍慘敗,隨後,10月23日,馮玉祥等人發動北京政變,將曹錕軟禁於中南海延慶樓。就這樣,只當了一年總統的曹錕,被迫辭職,成了階下囚。

1925年,孫寶琦沒去就任新建的淞滬特別行政區督辦一職,曾被奉系張作霖政府委派駐蘇聯特命全權大使一職,但因故未成行。從此,孫寶琦基本上退出了政界。

之後,孫寶琦擔任了漢冶萍鋼鐵公司(親家盛宣懷所辦)及招商局董事長。1926年孫寶琦出任中法大學董事長。1928年,蔣介石領導的國民革命軍北伐進駐北京後,他移居上海。

孫寶琦十分重視河流的治理以及相關人才的培養工作。晚清任職山東巡撫期間,孫寶琦就十分重視黃河、小清河水利的治理工作。

他不僅倡辦專門研究機構,著力培養「治河人材」,還建議朝廷增設「總和大員」,以協調各省之間的黃河水患治理工作。1921年曾擔任防災委員會會長和災害救濟局督辦。1922年1月曾任揚子江水道討論委員會會長。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全國水患時有發生,遇到各省出現水災之時,孫寶琦不辭辛勞,竭盡全力,四處募捐,救濟災民。

1929年因長期患腸胃病,遂轉去香港醫治。1930年,孫寶琦經上海回故鄉餘杭掃墓,途中病情加重,於1931年2月在上海病逝,終年64歲。

孫寶琦之墓位於浙江西湖區留下鎮楊家牌樓以西,現營門口斜坡西溪路以南山麓。墓地仿南京中山陵建築,由於子嗣眾多,且親家、女婿頗有實力,所以喪葬規模宏大,墓地建的十分考究,墓道入口處立有牌坊和墓志銘,抗戰期間被毀。墓冢於1958年被平整,遺址及部分墓地石器遺物尚存。

本作品圖文無侵權意圖,如有雷同,告知刪除。感謝您的關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