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強迫兒子喝19年前母乳:好父母,都允許自己被孩子「拋棄」

尹建莉父母學堂 發佈 2022-07-19T22:12:04.590921+00:00

這是一個真實故事,發生在日本。香苗和諒也是一對母子,兒子諒也今年20歲,獨自在外居住。香苗精心給兒子準備了一份禮物,一瓶經過特殊處理,保存了19年的母乳。

感動了自己

卻不是孩子想要的


這是一個真實故事,發生在日本。


香苗和諒也是一對母子,兒子諒也今年20歲,獨自在外居住。


在日本,20歲的年輕人要過一個一生中最重要的節日——成人禮。按照慣例,父母也會在這一天給孩子準備禮物。


香苗精心給兒子準備了一份禮物,一瓶經過特殊處理,保存了19年的母乳。


是的,你沒看錯,就是母乳。



香苗覺得,自己和兒子最親密、最和諧、最有愛的時刻,就是哺乳階段。


她希望在兒子成年後,能再喝一次她的母乳,重溫母子倆關係最融洽的那一刻,以此作為兒子長大成人的紀念。


所以,在2003年,香苗委託某大學藥學部,用專業儀器將母乳進行脫水處理,讓母乳能在冷凍的狀態下長時間乾燥保存。



從香苗的角度看,可謂是用心良苦,但收到這份成人禮的諒也,心情就比較複雜了。


一方面,他很清楚媽媽非常愛自己:「我的媽媽很愛我,什麼事都以我為重,很感謝她這20年來的付出。」



另一方面,作為已經成年的男性,諒也實在難以接受媽媽表達愛的方式,就算這是1歲的自己最喜歡的東西,可也不代表20歲的自己還喜歡。


他先是拒絕了媽媽的要求,並試圖用玩笑的語氣跟媽媽溝通:「這不是懲罰遊戲吧?」


可惜,媽媽不理解諒也為什麼拒絕,反而激動了起來,邊哭邊說「所有人都反對,是我一直堅持」「哪怕嘗一口也好啊」。


諒也很無奈,雖然一臉不情願,但也只能用小指蘸了一點母乳放進嘴裡,算是完成了媽媽的心願。


而香苗,則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說句實話,看到這,我簡直頭皮發麻,實在是太尷尬、太難受、太無語了。


我們都看得出來,她的「愛」,非但沒讓兒子感覺溫暖和舒展,反而讓孩子被束縛得喘不過氣來。


更讓人嘆息的是,沉浸在幸福和滿足中的香苗,沒有捕捉到兒子的勉強和鬱悶,以及不被理解的痛苦。


可能這一刻,諒也的心情就如《無聲告白》中寫的:


「家庭,有時候會是一個以愛的名義設置的牢籠,其恐怖在於,門上無鎖,你卻不敢推門而出,只能咆哮的接受一切愛的安排,直到最後溺亡其中,或是被時間所離散。」



看了這個真實故事,估計很多人會說:


「這個媽媽太變態了吧!怎麼想的啊!」


「難道她不知道這麼做,兒子會離她越來越遠嗎?」


「兒子都說不要了,她為什麼還要堅持?還用眼淚道德綁架?」


是啊,她為什麼這麼做?難道真的只是為了滿足19年前的一個願望嗎?


看似反常的行為,尤其是親子之間的反常行為,一定有值得思考的地方。在香苗身上,我看到了值得我們每一個父母深思的養育方式。


「讓成年兒子吃母乳」的心理原因


在《最美的教育最簡單》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媽媽感覺和已經上初中的兒子越來越陌生。


兒子一回家就把自己房間門關上,她想多了解兒子的真實狀態,就直接搞突然襲擊,門都不敲,直接闖進兒子的房間裡。


兒子對此很不高興,抗議過幾次。媽媽不聽,兒子就在自己房間的門口貼上一張「閒人莫入」。


媽媽感覺很受傷,她覺得自己努力去愛孩子,卻成了兒子眼中的「閒人」,心裡倍感失落。


媽媽說,雖然自己現在會按照兒子的要求敲門後再進入,可是心裡還是擔心,這樣萬一孩子做點什麼事就真的一點也不知道了,那以後還怎麼幫助孩子,怎麼教育他呢?


這個故事裡的媽媽,其實跟香苗的思維方式是一樣的,她們不習慣隨著孩子的成長調整自己的行為界限。



兒童心理學家溫尼科特曾說過:


「嬰兒是不可能獨立存在的。你如果看見一個嬰兒,就一定會同時看到他的媽媽。」


也就是說,在孩子的嬰兒時期,他和母親之間往往存在一種「共生」關係。


孩子通過「共生」得以存活,而母親則通過「共生」感受一個生命對自己全然的依賴,獲得巨大的滿足感和價值感。


從這個角度看,就不難理解香苗為什麼會認為,自己和涼也關係最好的時期,是哺乳階段了。


可是我們同時也知道,孩子不可能永遠依賴母親,他會從一個小嬰兒,長成一個兒童,再到一個青少年,最後成為可以獨立生存的成年人。


這個成長過程對母親來說,本身也是個喪失的過程。


喪失什麼?


喪失的是「完全把控一個生命」的自戀感,她再也體驗不到「一個生命完全依賴」的價值感。


這也正是香苗不顧所有人反對,依舊堅持讓成年兒子喝母乳的真正原因。


別人覺得她「變態」「扭曲」,其實她是還不能完全接受「喪失」帶來的恐懼和焦慮。


「兒子喝母乳」,意味著「他會像小時候那樣依賴我」,更意味著「我依然可以擁有巨大的價值感和成就感」



當愛失去邊界

就不再是愛


但是,理解她的行為,並不代表她的做法是對的。


哲學家弗洛姆對母子關係做過一段解析:


「母愛的真正本質是關心孩子的成長。也就是說,希望孩子與自己分離。


這裡體現了母愛與性愛的根本區別。在性愛中,本是分離的兩個人成為一體;在母愛中,本是一體的兩個人分離為二。」


深以為然。


想起心理學家武志紅老師講過的一個故事:


有個年輕的女孩跟他說,不管她做什麼事,她媽媽都不認可,也不支持,總能挑出毛病來,然後管一管,哪怕只有一點點。


舉個例子,如果說女孩自己的選擇是5分,她媽媽最終幫她選定的,有時候也就是5.1分。


別看只是0.1分這麼細微的差別,但也透露著這樣的含義:你的自發選擇,我是不可能接納的。


而當孩子的所有事,都被賦予這樣的含義時,愛就不再是溫暖的宮殿,而是一間讓孩子窒息的牢獄。


不客氣地說,如果父母侵占孩子的生命空間,孩子的世界只會越來越狹小,甚至越來越殘缺。



其實無論是日本媽媽香苗還是那位被當做「閒人」的媽媽,應該感到慶幸,因為她們的孩子仍然敢於出聲拒絕她們對自己邊界的侵犯。這說明,孩子人格中「自我」的部分依舊強大。


如果孩子已經麻木到,對家長的操控行為興不起一點兒反抗的念頭,他的內心或許已經貧瘠到崩潰的邊緣了。而當他的痛苦積攢到一定程度,一個小小的火星,就能讓他爆發出致命的攻擊性。


有的孩子選擇「攻擊」父母,比如2000年發生的徐力弒母案。


有一天,17歲的徐力突然用榔頭將母親打死在家中。談及作案動機,他說:「在我家,我沒有一點兒秘密,我很壓抑。」


徐母對兒子的管教極嚴,不允許他跟同學交往、打球、看課外書,要求兒子一定要考上清北,發現兒子出去玩就狠狠打罵。


直到因為徐力偷瞄了一眼電視,被母親訓斥:「期末考試不到前10名,我就打斷你的腿。反正你是我生的,打死了也沒關係!」


徐力才爆發了出來,他拿起門口鞋柜上的榔頭,朝著母親發泄了積壓多年的怨憤。



而有的孩子出於對父母的忠誠,無法「攻擊」父母,就會選擇「攻擊」自己,比如楊元元自殺事件。


楊元元的一生,始終都緊密地跟母親捆綁在一起,所有的想法,都得經過母親嚴格的「審批」:


她想去大連上大學,被母親以「太遠了」為藉口,要求女兒報了本地大學;


她大學畢業後,有不少不錯的出路,但都被媽媽否決掉了;


好容易在30歲那年考上研究生,也是因為母親有個「上海夢」才能去那邊讀書,而媽媽依舊像女兒讀本科那樣,跟女兒一起擠在宿舍里生活。


……


她的個人空間完全被母親入侵和寄生,一路優秀著,卻也從來沒有自我,脆弱又無助。


當她再也承受不住這份沉重的負擔時,一個在別人看來隨時可以解決的問題,成了壓垮她的最後一根稻草,她選擇自殺讓自己解脫。



當然,這是兩個極端案例,也沒有想譴責孩子父母的意思,只是想用這兩個悲傷的例子提醒父母們:


如果父母跟孩子一直保持「共生」關係,孩子的自我將難以獲得生長的空間,孩子將忘記自己的感受,為父母的感受而活,他失去了做自己的權利。


父母之愛是個逐漸分離的過程


那麼,我們愛孩子的分寸和界限,到底在哪兒?


胡適先生曾經給他的孩子寫道:


「孩子,我養育你,並非恩情,只是血緣使然的生物本能;所以,我既然無恩於你,你便無需報答我。


反而,我要感謝你,因為有你的參與,我的生命才更完整。


我只是碰巧成為了你的父親(母親),你只是碰巧成為了我的女兒和兒子,我並不是你的前傳,你也不是我的續篇。


你是獨立的個體,是與我不同的靈魂;你並不因我而來,你是因對生命的渴望而來。你是自由的,我是愛你的;但我絕不會『以愛之名』,去掌控你的人生。」


是的,我們需要真正去看見孩子、平等對待孩子、接受孩子逐漸長大的事實、允許被孩子「拋棄」。



最後,我想借用尹建莉老師的教育守則作為結尾,分享給身為父母的每一個人:


「母子之間的感情應該是綿長而飽滿的,但對孩子生活的參與程度必須遞減。


泛濫的母愛和泛濫的洪水一樣,已不是河床里奔流的能量,而是破壞力和災難了。


真正愛孩子的父母不會一味放縱自己的感覺,懂得適時約束自己。自我滿足感上欠缺一些,也許才是對孩子最好的疼愛。」


共勉。



所有的愛都指向親密

唯獨父母對孩子的愛指向分離


歡迎加入

7天好媽媽成長營

只需19.9元

超實用的家庭教育萬能公式

好好愛自己

點擊下方連結,了解詳情

↓↓↓


作者介紹

晴川,尹建莉父母學堂原創編輯,育兒學習者、觀察者、分享者。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尹建莉父母學堂ID:yinjianlifumuxuetang」,轉載本文請在公眾號發送「轉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