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事件再起波瀾:易中天被舉報,圖書內容露骨不堪,編者美國籍

辣條影像 發佈 2022-07-20T01:12:10.320757+00:00

教材這事四五十天了,一直沒有後續傳出。當初也是起得快,落得快。結果沒成想,處理結果沒出來,反倒是又有人陷了進去。

嘿,這裡辣條

教材這事四五十天了,一直沒有後續傳出。

當初也是起得快,落得快。

結果沒成想,處理結果沒出來,反倒是又有人陷了進去。

從最開始的吳勇、呂某、然後曹某等人、再到如今的易中天,突然被捲入其中。

局面越來越熱鬧了。

易中天這個名字,如雷貫耳。

凡是學習歷史的,大多數都聽過他的名頭。中國的歷史界,易中天絕對是一位大咖。

2015年退休之後就很少出現在大眾視野中。

易中天圖書內容被舉報

這兩天網上突然出現很多人舉報易中天,原因是他所編寫的圖書內容及其不適宜兒童。

早前的教材事件讓所有人對圖書內容都岌岌可危,充滿了擔心。

然後曹某又被爆出所編寫的兒童讀物,出現大量不堪入目的內容。

這一下子更加刺激了家長們的神經。

這次易中天和曹某差不多,他所著作的《中華經典故事》系列叢書的內容,存在大量的不堪言語與曖昧畫面。

說實話要不是被曝光,辣條還不知道,原來一本正經講正史的易中天,也會出版兒童讀物。

還是孩子錢的好賺啊,憑藉著自身影響力,易中天編著的這些兒童圖書被譽為「國民級歷史文化讀本」,銷量早早就破了上千萬冊。

其實吧,諷刺的是,這本書書名叫《中華經典故事》,雖然是經典故事,可是內容一點都不經典。

圖書中把經典故事改編的有點匪夷所思,人物言語之間充滿了挑逗性。

雖說可能是考慮到古文,如今的孩子不懂,改成現代文,好懂一些。

可是沒你超越啊,還把內容改得那麼露骨。

劉邦是因為泡妞泡成了漢高祖?

這……他要是聽到了還不直接從棺材裡蹦出來。

圖書中齊宣王也成了猥瑣男,文人風骨成了風花雪月。

言語中,典型的就是現代做派。

這不是講故事,而是教人分泌荷爾蒙。

泡腳、按摩,還妹子不錯。

辣條都不想說啥了,心累。

很明顯這些言語是故意加進去的。

不知道孩子看不看得懂這些文字的內在含義。

中華經典故事,自然傳遞的是傳統文化中的優秀部分和精華思想。

怎麼到了書中變得如此色情,這簡直是對中華優秀文化的玷污與褻瀆!

編者寫的時候,是怎麼下筆的?內心又在想著什麼?

再扒一扒就有點意思了,發現了這本書的繪畫人胡某居然是美國籍。

早在20年年前就加入了美國籍。

從88年就移居香江了,是不是對內地沒啥了解了?

怪不得,書中的插畫人物,面部都那麼難看,五官扭曲。

甚至比之前教材插圖中的人物形象還要難看,那鼻子都可以當秤桿了。

那眼神要麼是邪惡,要麼就是壞笑。

胡某果然也是一大推名譽,各種名頭相當嚇人。

和吳某、呂某差不多。

如今再看這本圖書封底上那段話,真的感覺很諷刺。

最好的圖書叫經典,這本圖書裡面有著中華文化的無盡寶藏。

這就是你們所謂的寶藏,我看是毒物吧。

《中華經典故事》這本圖書於2017年出版了,全書一共102個經典故事,56個中華智慧,215個精選古文片段,700個創意動漫。

作者是易中天,插畫繪製是胡永凱。

5年間,前後加印十餘次。

這本書寫著易中天著,也不知道這些言語是否真的是他一字字地寫下的。

果真如此的話,那麼易中天這幾十年來積累的英明盡毀。

要不是如此,那麼就說明易中天找人代筆,他只是掛名,那易中天就是弄虛作假,名聲也將受到極大影響。

易中天從武大到廈大

易中天今年已經75歲了,古來稀的年紀,也玩起了短視頻。

他在全網擁有超過2千萬粉絲。

前段時間還發布視頻推薦自己寫的新書。

1977年之前的易中天原本就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中學教師。

但是1977年恢復高考那年,易中天的命運迎來了轉機。

第二年,1978年,國家恢復了研究生招生,於是他和幾萬考生一樣,選擇走進了考場。

經過3個月的準備,沒成想一考還真就成功了。

他成功考上了武漢大學中文系古代文學專業。

31歲的他,在校園內也不是很顯眼,畢竟比他年紀大的比比皆是。

易中天在文史方面造詣頗高,他的導師和校長都非得欣賞他。

所以畢業之後就成功拿到了留校任教的名額。

這一教就是11年,1992年,去到了廈門大學中文系任教。

在武大的這11年間,易中天成了學校的風雲人物。

到武大必聽易中天講課,成了必選項。

一來是他的教學與科研水平確實不錯。

二來是講課有意思,因為幽默風趣、妙語連珠。

所以每次講課,課堂都是人滿為患。

甚至不少同學為了聽他一節課,自帶板凳,坐在過道中。

不過槍打出頭鳥,易中天的名氣太大了。讓很多人看他不爽,所以他在武大的11年一直都是副教授。

始終沒有轉正,而且居住條件也比不上別的教授。

後來原本欣賞他的校長也下馬了,易中天就變得更加步履維艱。

當時有這麼一副對聯來形容易中天的處境。

「富五車,才高八斗,嘆人間從此惜年少;計九流,家徒四壁,問天意何時縱斯文」。

不過好在那個時候,廈大看上了易中天。

為了引入易中天,廈大直接給易中天評為正教授,然後還特地給他按上了一個藝術研究所所長的名頭,原本這個名頭是給別人的。

到了廈大之後,易中天算是真正的如魚得水了。

在廈大肯定過得很舒服,不然易中天不會再廈大百年校慶的時候,發出感慨。

何謂大學?非大廈也,亦非大師也,乃大度也。

然後被人問為什麼離開武大,他卻回答「武漢的天氣不好」。

這裡面的各種意味就頗有意思了。

後來易中天在廈大當了學術評委,特地定了2個標準。

第一,人人平等。

第二,兄弟院校優先;職稱低的優先;從未獲獎的優先。

懟天懟地享譽全國

易中天在學術界,一直有個響噹噹的稱呼「學術土匪」。

來源便是講課和行事風格。

快言快語,懟天懟地。

後來回到武大做客講學,記者故意刁難他。

他直言,碰上了一個蹩腳的主持人,一檔無聊的節目,以及問了一堆八卦問題。

主持人問他離開武大在廈大過得幸福嗎?

他直言「幸不幸福,關你什麼事」。

除此之外他還懟一些社會現象,比如那些成功學,洗腦的勵志學,以及所謂的青年導師。

直接罵他們狗p。

當年記者問他,「為何要把諸葛亮形容成帥哥,不覺得很好笑嗎?」

易中天回懟,「你沒看過《三國志》?書中說『身長八尺,容貌甚偉』,這不是帥哥,難道是煒哥?」

易中天真正紅起來的時候,是2005年。

當年央媽科教頻道,想要把老版的文化節目《百家講壇》改版升級,做成一檔精品甚至是文化風向標的節目。

於是就到處尋覓人才,最後找到了易中天。

2005年4月,易中天正式加入《百家講壇》欄目,開講「漢代風雲人物」。

易中天憑藉其獨特講課方式,吸引了大量觀眾,收視率直接竄上去了。

2006年,易中天開始《品三國》系列講座。

這一講,易中天直接全國聞名,如今絕大多數人知道易中天都是通過當年的《百家講壇之品三國》。

火到什麼程度呢?

當年歌唱界最火的是李宇春,文化界最火的就是易中天。

有人甚至改編了一句順口溜,東邪西毒,南帝北丐,易中天。

此後,易中天就成了《百家講壇》欄目的常客。

易中天的《中華史》

2012年之後,易中天就處在半隱退狀態。

主要是易中天想要青史留名。

所以他就做起了和司馬遷一樣的業務---寫史書。

他隱居在江南小鎮中,每天除了寫作還是寫作。

易中天這項工程很大,要寫36卷的《易中天中華史》,從女媧一直寫到明清。

從2012年到2018年,寫了6年,易中天完成了這本巨著。

當然這套書也給他帶來了很多罵名。

比如對歷史人物評價不準確。

比如我們都知道中華上下五千年,而易中天提出的是3700年,所以就受到了不少抨擊。

其實易中天說得3700年是從夏朝開始算起的。

當然更多的是誇他的,說這套書是中華尋夢必讀物。

說易中天,破解了中華文明的密碼。

說易中天,這套書是中國知識人的正宗。

但是,這些言語夸的,實屬有點過吧。

雖然很龐大宏偉,但終究不能算是正史吧。

當然如果這本書禁得住歷史的考驗,易中天青史留名的願望便會達成。

如果變成了和上面我們說的夾帶私貨的那種圖書。

迎接他的便是「電閃雷鳴」。

其實從言語我們也能感覺得出,易中天在某些用詞,是很直白的。

並不是我們常以為的那種文化人的儒雅,文縐縐。

所以,回看上面圖書中的挑逗式言語,似乎就覺得不是那麼稀奇了。

至於具體情況如何,還是看具體回應吧,目前只有出版社說,已經注意到了此事。

其他幾方都沒有動靜。

【辣條原創搬運舉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