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兌率五國合縱伐秦,史書卻鮮少記載,為什麼此事會被史家忽略?

欲雲談史論今 發佈 2022-07-20T02:43:15.678761+00:00

自從趕走薛公田文後,齊閔王心頭最大的隱患去除。為了在國人面前證明自己,齊閔王開始積極策劃伐宋。雖然是殷商之後,但由於在周人倒商過程中微子較為配合,所以周王室在分封時特意將宋國爵位定成了最高的公爵。

自從趕走薛公田文後,齊閔王心頭最大的隱患去除。為了在國人面前證明自己,齊閔王開始積極策劃伐宋。

雖然是殷商之後,但由於在周人倒商過程中微子較為配合,所以周王室在分封時特意將宋國爵位定成了最高的公爵。西周覆滅後,春秋時期的宋國由於公族勢力太過龐大,長期陷於公族與公族、公族與公室的內鬥之中。春秋晚期時,桓氏一族在與宋景公的鬥爭中遭遇重大挫折,被徹底趕出了宋國。因此,長期與桓氏並駕齊驅的戴氏乘勢崛起,逐漸掌控了宋國朝政大權。公元前370年,司城子罕弒君篡位,成為新一代宋君。子罕是皇喜的字,而皇氏又是戴氏的一個分支。經歷了三百多年的內鬥後,宋戴公後裔終於成功上位,篡奪了宋國政權。不過,司城子罕也沒能笑到最後。公元前329年,子罕之弟子偃又發動叛亂,把子罕趕到了齊國,自立為君,是為宋君偃。

宋君偃篡位十一年後野心膨脹,不但自立為王(即宋康王),還趁列國合縱伐秦的有利時機,東伐齊國、南攻楚國、西敗魏國,搶占了三國大量土地。大勝之餘,宋康王又命人掛血囊於高杆之上,張弓而射之,號稱「射天」!心高氣傲的宋康王還不喜歡聽人進諫,一旦有大臣進諫,就舉弓射殺。很快,宋康王「桀宋」的名號就傳遍了整個東周。

以前的齊國,多次率諸侯合縱伐秦、伐楚,都取得了重大勝利,這為齊國贏得了巨大的聲譽。可惜,這些聲譽都是孟嘗君執政時為齊國帶來,齊閔王心裡並不服氣——難道孟嘗君一走,齊國就不能率領天下諸侯了?

現在齊國邊上就有一位「桀宋」,齊閔王就想消滅宋國,一方面是證明自己,另一方面也是要擴大齊國領土。

齊閔王要滅宋,秦昭王自然竭力反對。當年宋康王東伐齊、南攻楚、西攻魏,雖然不確定秦、宋兩國是否結盟,但事實上就是在替秦國緩解五國伐秦的巨大壓力。如果坐視齊閔王吞併宋國,不要說會讓競爭對手變得更強大,秦國也感覺有些愧對宋國。因此,秦昭王特地派御史起賈前往齊國,去阻止齊閔王伐宋。


為鬥垮孟嘗君,齊閔王曾積極與秦國結盟,還啟用前秦人韓珉為相國。現在秦國反對伐宋,光憑齊國一己之力又難以攻破宋國,齊閔王無奈,只得轉身求助於趙國。

此時,趙武靈王剛死數年,沙丘之亂中立了大功的奉陽君李兌掌控趙國朝政。為拉攏李兌,齊閔王提出了極為豐厚的條件:只要李兌同意聯合伐宋,那麼將來滅宋之後,就把陶(今山東定陶西北)分封給他!眼看有利可圖,李兌也毫不含糊,立即答應與齊國一起伐宋。

得知趙國要與齊國一起伐宋,秦昭王大怒,就此與趙國結下了怨仇。

在齊人背後竭力慫恿下,李兌一時衝動,不管不顧地推動趙國與韓、魏、齊、 燕四國結盟,再次合縱伐秦——既然秦昭王如此狂妄自大,頻繁侵害他國利益,就得讓他再看看天下諸侯合縱的力量!

可惜,自伊闕之戰過後,天下諸侯之膽早就被秦軍給嚇破了。五國雖然都派出了軍隊,可到秦國家門口後卻無人敢上前進攻!

無奈之下,李兌只得讓諸侯聯軍先撤退,暫時駐紮在成皋(今河南滎陽)。眼看諸侯聯軍成了「戰五渣」,李兌霎時就後悔了:這次挑頭合縱,沒取得任何戰果,反而將秦人徹底得罪了,他以後的日子可怎麼過?思考再三,李兌就偷偷派人入秦,想與秦國議和。為了示好,李兌還主動提出,可以配合秦軍一起去討伐魏國!

剛剛才與魏國結盟,轉頭就背叛盟友,這種行為相當令人不齒。

不過,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

李兌這番暗箱操作,很快就被魏人知道了。為破壞李兌的陰謀,憤怒的魏昭王立即派出使者訪齊,前往勸說齊閔王:「三晉都面臨秦國之患,但此次伐秦,卻是為了趙國。如果五國(指秦、齊、韓、魏、燕)一同伐趙,趙國必亡;秦國假如驅逐李兌,李兌也一定會死。所以,這次伐秦,是為了救李兌之命。可現在趙國將五國兵馬留在成皋,暗地裡卻將列國出賣給秦!魏王以前就誠心朝覲過趙國,又甘心為趙國充當屏障,甚至還把土地分封給李兌兒子,可他卻與秦人暗自勾結,想討伐魏國——如果魏王以事奉趙國一半的用心來服侍齊國,天下還有誰敢圖謀魏國?」


魏使這番話,其實有些言不由衷。

之前,正是魏昭王收留了孟嘗君,四處聯絡反齊。齊閔王能不能相信魏國,也是個未知數。因此,這位使者趕緊擺出弱者姿態,向齊閔王求救:「備受趙國欺壓的魏王感到極為委屈,對趙國充滿了怨恨,想來事奉大王。」

為能說服齊閔王,魏國使者接下來談起了齊國與趙國結盟的隱患:「如果秦國發現齊國尊重趙國,那麼他們也會尊重趙國,接下來韓、魏、燕也會尊重趙國;列國都尊重趙國,不敢與趙國較量,那麼趙國就可率這些國家與秦聯合,欺壓到齊國頭上!」沙丘之亂過後,因為害怕外國干涉,趙國在齊國面前不得不低下了頭。可趙、齊畢竟是鄰國,長遠來看,就是天生的競爭對手。一旦趙國強勢,齊國的威脅勢必大增。

點明趙國是齊國的巨大威脅後,魏國使者才說出此行的真正目的:「所以,下臣想讓大王藉助天下諸侯的力量來互相牽制:可以讓下臣率韓、魏、燕三國之軍來威脅趙國,用趙、韓、魏三國軍隊來威脅秦國,以天下諸侯軍隊來威脅楚國。另一方面,又暗中派人去結好趙國、秦國、楚國。這樣一來,天下諸侯都將逼迫秦國來事奉大王,而不敢私下交往。待天下大局已定之時,那時大王就可自行取捨與誰結盟!」

魏國使者這番話,給齊閔王規劃了一個極其美好的前途:只要齊國能充分利用合縱連橫之法,在列國間不斷煽風點火,就可「勞天下而自逸,亂天下而自安」,讓整個天下都為己所用。這正是蘇代此前向齊閔王大力推薦的對外策略,只不過更加具體。

但對魏國來說,魏人的核心訴求是希望阻止趙國和秦,從而破壞李兌聯秦攻魏的計劃。曾經的戰國第一霸主之國,到了如此委屈求全地在齊、趙之間尋求喘息空間的地步,也是令人心酸不已了。

齊閔王最關注的事務,是伐宋的成敗。如果趙國投向了秦國,而秦國又反對齊國伐宋,齊閔王的計劃就將遭遇重大阻礙。魏昭王收留孟嘗君,確實令齊閔王憤怒;可既然魏人已主動上門求和,當前最大的不確定因素就成了趙國。


為阻止趙國投秦,齊閔王立即派蘇代前往趙國去勸說李兌。

見到李兌後,蘇代開門見山地說:「如果天下諸侯大軍解散而與秦媾和,秦國一定會占領宋國。到那時,魏冉就會妒忌您得到了陶。以秦王的貪婪品性與魏冉的妒忌之心,那麼您可能就再也得不到陶了!」

李兌當初同意與齊國合作,就是因為想得到陶。現在因為與秦國媾和而導致無法得到陶,這當然是李兌不願看到的結果。

蘇代接著又談起了與齊國合作的好處:「如果您不與秦國媾和,齊國必定會攻打宋國。齊國攻打宋國,楚、魏一定會參與,趙、燕二國在一旁協助,五國共同伐宋,不過一兩個月,您的陶必定唾手可得。等陶到了您手裡後再與秦國議和,那麼就算是秦人有變,您也沒有憂患了!」

以陶來誘惑李兌,還無法完全說服他。萬一秦國壓力實在太大,蘇代又給出了退而求其次的方案:「如果萬不得已必須與秦媾和,也希望五國能進一步堅守盟約。如果五國都希望彼此聯合,您就能有所作為,可以與韓人一起去推動齊王牽頭合縱,齊王就一定會不會召回韓珉。這以後,就可以讓下臣作為盟約的監督人,誰敢背叛盟約,就率其他四國攻打它;如果秦國想來干涉,五國就合縱來與它對抗。可眼下韓、魏、齊互相猜疑,如果趙國還不能堅守盟約而與秦媾和,下臣擔心盟國內部就會大亂。齊、秦二國並不是不能再結盟,而是會有所偏重。無論是齊、秦二國再結盟或是會有所偏重,都對趙國不利。再說,天下諸侯四分五裂後事奉秦國,這就是秦國控制天下了。一旦秦國控制了天下,那天下其他諸侯國又會被置於何地?下臣希望您能早日考慮到這些。」

趙國單獨與秦媾和,五國內部必將分崩離析。齊、秦雖然因伐宋出現了分歧,可韓珉畢竟還是齊國之相。韓珉原本是秦臣,到齊國當相國就背負著秦國的使命。只要齊、秦能找到更大的共同利益,再經韓珉從中撮合,宋國就不足以成為兩國重新結盟的障礙。秦、齊二國結盟之後,以當前態勢而言,就相當於秦國控制了整個天下。三晉都是秦國鄰國,到那時誰將會是秦國東擴的直接受害者呢?


說完,蘇代又詳細分析了秦國控制天下後的種種惡果,無一不威脅到李兌得到陶。聽蘇代說得條條有理,李兌終於被說服了:「好!」

於是,李兌終止了與秦媾和的計劃,繼續與齊、魏聯合。之後,齊國成功率諸侯消滅了宋國,算是達成了自身的戰略目的。然而,李兌率五國伐秦之事,從此卻偃旗息鼓,不了了之了。

李兌率五國合縱伐秦,是山東諸國又一次大型合縱。然而,這次合縱卻顯得異常低調——低調得連太史公這樣的史學大家都沒有注意到,只是在《戰國策》的零散篇章中有記載。這次李兌組織的合縱伐秦,也許只是將五國軍隊帶到秦國邊境上溜達了一圈,然後就撤退了,根本談不上所謂的「伐秦」。或許,這就是這次合縱伐秦被史學大家忽視的根本原因。

蘇秦合縱時,列國各懷鬼胎,導致首次合縱伐秦遭遇了修魚(今河南原陽西南)慘敗;後來孟嘗君又發動合縱,多次組織山東諸國伐秦,逼迫秦低頭求和;如今李兌再次發起合縱,卻連秦軍的照面都沒打就撤退了,成了一場虎頭蛇尾的鬧劇。

確實,這次李兌合縱存在私心,他是為了得到陶而不是為了抗擊秦國。這是此次合縱虎頭蛇尾的原因之一。但實際上,這卻是反映了合縱由盛而衰的自然趨勢:蘇秦提出合縱,孟嘗君將合縱推到高峰,再到李兌合縱的虎頭蛇尾式收場。伊闕一戰過後,山東列國都對合縱失去了信心,以致這次五國伐秦時無人敢於主動上前進攻,這才是李兌合縱失敗的根本原因。齊閔王滅宋後不久,燕國就聯合天下諸侯攻齊,差點滅了齊國。這以後,山東諸侯徹底失去了主心骨,就更難以組織起有效的合縱了。

所以說,這次李兌合縱失敗,不過是合縱與連橫鬥法失敗的自然結果。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