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台軍高超音速飛彈射程達2000公里,最遠可打擊遼寧和三亞

軍武最前哨 發佈 2022-07-20T03:19:25.162809+00:00

比如台灣省獨立新聞網站「關鍵評論」在自己的文章中寫道:「當我們擁有射程可達2000公里的飛彈時,那也就意味著整個中國的海岸線都將處在我們的打擊射程之內;台北距離遼寧旅順1536公里、高雄距離三亞1227公里。」

台軍有高超音速飛彈了?相信這是很多人看到標題後的第一反應!先來了解一下事情的經過:6月底的時候,台灣省「中科院」決定將「雲峰飛彈」正式更名為「擎天極音速巡弋飛彈」,而他們所說的「極音速」就是我們常說的「高超音速」。

所以,如果按照我們的慣用語境,「擎天極音速巡弋飛彈」翻譯過來就應該是「擎天高超音速巡航飛彈」。

僅僅只是改了個名字,結果部分台媒就已經把所謂的「擎天極音速巡弋飛彈」吹得天花亂墜了。比如台灣省獨立新聞網站「關鍵評論」在自己的文章中寫道:「當我們擁有射程可達2000公里的飛彈時,那也就意味著整個中國(大陸)的海岸線都將處在我們的打擊射程之內;台北距離遼寧旅順1536公里、高雄距離三亞1227公里。」

「關鍵評論」甚至還威脅叫囂道:「三峽大壩距離台北也不過1189公里,如果解放軍敢武力進攻,那可就很難說了。」

那麼,將「雲峰飛彈」更名為所謂的「擎天極音速巡弋飛彈」之後,是否真的意味著台灣省已經具備了作戰性能和東風-17類似的高超音速武器呢?坦白講,更改飛彈名字其實就是台灣省玩的文字遊戲,而所謂「台軍已擁有高超音速飛彈」的說法只不過是典型的「掛羊頭賣狗肉」罷了。

要知道,就算台灣省把飛彈的名字改成「星際超光速巡弋飛彈」,都改變不了它是「雲峰」巡航飛彈的事實。

「雲峰」巡航飛彈的研發計劃始於上世紀九十年代的台海危機時期,而這個研發計劃主要針對的就是解放軍。當時,為了掩人耳目,台灣省還特意把「雲峰」巡航飛彈項目併入了公開的「雄風-3」型反艦飛彈研發計劃當中。

雖然「雲峰」巡航飛彈的研發過程極為隱秘,但它的技術水平並沒有台媒吹噓得那麼高。「雲峰」巡航飛彈的研發基礎其實就是「雄風-3」反艦飛彈,只不過台灣省在此基礎上對彈體進行了等比例放大,同時還增加了戰鬥部的有效載荷和助推燃料,以達到提升射程和打擊效果的目的。

作為「雲峰」巡航飛彈的母體,「雄風-3」使用的還是美國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衝壓發動機,技術水平非常落後;以提升飛彈的射程為例,這種衝壓發動機本身已經沒有多大的升級空間,所以只能通過額外捆綁火箭助推器來實現增程效果。

不過也有人質疑:難道美國就不會把自己的高超音速飛彈技術悄悄轉移給台灣省嗎?對於持這種想法的人,回復他的只有四個字:異想天開!

目前在高超音速飛彈技術上美國也是自顧不暇,接二連三的試射失敗讓已經明顯落後於中俄的美國壓力倍增,哪還有多餘的精力幫助台灣省發展高超音速武器?再說了,就算美國真的突破了高超音速飛彈的技術瓶頸,也不可能將這一技術和台灣省共享。

另外,台灣省向來有「走夜路吹口哨」的習慣,尤其是在武器裝備方面,他們總是會通過刻意誇大武器性能的方式給自己壯膽。比如台媒曾報導「雄風-3」反艦飛彈的最快飛行速度能夠達到3馬赫。但在2016年的時候,「金江」艦因為操作不當誤射了一枚「雄風-3」反艦飛彈,根據當時這枚飛彈在命中「目標」(一艘漁船)前的飛行時間判斷,「雄風-3」的最大速度也就1.8馬赫左右。

所以通過「金江」艦誤射「雄風-3」這件事不難看出,台媒和「台軍」刻意誇大武器性能早已是屢見不鮮的事情了。即便退一步講,就算「雲峰」巡航飛彈真的如「台軍」所說的一樣,能夠以超過3馬赫的速度打擊2000公里外的目標,那麼打擊大連、三亞甚至三峽大壩等目標也只是理論層面的設想而已。

要知道,解放軍現階段的反導能力在世界範圍內那都是數一數二的。在過去進行的一系列攔截試射中,解放軍的防空系統已經多次成功攔截了那些飛行速度在10馬赫到20馬赫之間的飛彈;所以攔截速度「據說能達到3馬赫」的「雲峰」巡航飛彈簡直就是易如反掌。

最後要說的是,高超音速飛彈技術不是醃製茶葉蛋,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縱然強如美國都還在努力嘗試突破技術瓶頸。所以說,台灣省把「雲峰飛彈」更名為「擎天極音速巡弋飛彈」的做法完全就是「掛羊頭賣狗肉」,自己給自己壯膽罷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