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民廣播電台報導專精特新「小巨人」竹間智能

竹間智能 發佈 2022-07-20T23:49:53.044133+00:00

走進「小巨人」,發現新動能系列報導。竹間智能創始人簡仁賢舉例說:「比如機器人問保險人的年齡,『我33歲了』,然後問她的性別是什麼,她可能說,『噢,不好意思,我剛說錯了,我應該34歲,我是女的』。

在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指導下

上海人民廣播電台於近期推出

走進「小巨人」,發現新動能系列報導

甄選展示10家滬上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竹間智能由於NLP技術和產品方面的硬實力

獲得市經信委認可,在該系列報導中發「聲」

  廣播報導文字版

  人們當下的生活中,與機器人客服打交道的機會越來越多。作為國內人工智慧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的領航企業,生長於上海的竹間智能,努力讓機器人更聰明。

  竹間智能創始人簡仁賢舉例說:「比如機器人問保險人的年齡,『我33歲了』,然後問她的性別是什麼,她可能說,『噢,不好意思,我剛說錯了,我應該34歲,我是女的』。一般的機器人就掛掉了,因為它是用關鍵字的,只能處理一個信息。」

  竹間要做的,就是突破這種「一問一答」的局限。從「33歲」到「34歲」,為了實現人工智慧對類似的更正信息的理解,簡仁賢和他的團隊用了整整30年:「人的交互是自然的交互,所以我們構建一個語義網絡,理解交互裡面的對話。90年代就開始做這個,因為語言太浩瀚了,我們一直堅持在這條道路。」

  永不言棄,讓竹間智能近幾年連續實現核心技術突破,讓機器人讀懂更複雜的語義,甚至擁有了情緒識別的「讀心術」:「我們也在著力於英文的開發,能夠把我們自然語言理解的技術、情感計算技術應用到各行各業的產品裡面,幫助企業提高效能。」

  疫情期間,竹間還將技術轉化為「科技向善」的實力:「我們出不了1萬個人,但我可以出的機器人可以當作1萬個人的能量,幫助街道的人去做電話撥打,領口罩、做返鄉的調查,一周要打出幾十萬通電話。」

  伴隨竹間的發展,上海不斷為其提供更大的舞台。去年 7 月,承辦世界人工智慧大會(WAIC)的一場「認知智能」分論壇,讓竹間智能產品及解決方案總監倍感驕傲:「幾百個客戶,已經是遍布像金融、製造、網際網路、汽車、政府各個行業,我們也制定行業規範、標準。看到一些公司的logo,我會想這個是不是我的客戶,是不是要把它變成我的客戶,為他帶來價值。」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