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安慶市正式發布《黃梅戲簡介》,權威詮釋黃梅戲起源及發展史

歷史橫縱 發佈 2022-07-21T03:19:20.964843+00:00

為了更好傳承和發展「黃梅戲」,2022年6月黃梅戲起源、發展地安徽安慶施行了《安慶市黃梅戲傳承保護條例》,2022年6月22日安慶市人民政府官網發布了《黃梅戲簡介》:黃梅戲是以安慶地區民間音樂為基調,用安慶地區方言演唱的地方 戲曲藝術,起源並發展壯大於安慶地區,是安徽省主要地方戲曲劇種之 一,也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被譽為「中國最美鄉村音樂」。

黃梅戲,全稱「安徽黃梅戲」,簡稱「黃梅戲」,是安徽地方戲曲劇種之一,也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

為了更好傳承和發展「黃梅戲」,2022年6月黃梅戲起源、發展地安徽安慶施行了《安慶市黃梅戲傳承保護條例》,2022年6月22日安慶市人民政府官網發布了《黃梅戲簡介》:

黃梅戲是以安慶地區民間音樂為基調,用安慶地區方言演唱的地方 戲曲藝術,起源並發展壯大於安慶地區,是安徽省主要地方戲曲劇種之 一,也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被譽為「中國最美鄉村音樂」。黃梅 戲曾用名小戲、采籃戲、採茶戲、花鼓戲、二高腔、黃梅調和皖劇,也 曾被稱為「懷腔」、「府調」。1953 年安徽省黃梅戲劇團成立,黃梅戲作為新劇種被正式定名。2006年國務院批准黃梅戲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時授予安慶市黃梅戲(地方戲曲)研究院為該項目的傳承保護單位。

該簡介後附黃梅戲起源發展史:

安慶地區自古詩歌詞戲曲文化底蘊深厚。潛山和懷寧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篇長篇敘事詩、漢代樂府民歌代表作《孔雀東南飛》的故事發生地。史料中,安慶地區演戲和採茶演藝的歷史可以分別追溯到元代和明代。余闕在元代至正十六年(1356)撰寫的《城隍廟碑記》中有「吹簫伐鼓,張百戲」的記載。明嘉靖《池州府志》中的「粧神像扮雜戱」和清順治《太湖縣誌》、清順治《潛山縣誌》、清康熙《安慶府志》、清康熙《懷寧縣誌》以及清康熙《望江縣誌》中的「俳優假面之戱」,在現今的貴池儺戲中得以保留。儺戲中的儺腔以唱採茶調等民間小調為主。明嘉靖年間,在與安慶僅有一江之隔的青陽縣域形成的青陽腔,對黃梅戲的誕生起到了哺育作用。早期黃梅戲沿用了青陽腔的「僅用鑼鼓伴奏、一唱眾和」的特徵,並從青陽腔移植了《天仙配》《山伯好友》等傳統大戲劇目。清道光《懷寧縣誌》《桐城縣誌》和《宿松縣誌》中都有採茶演藝的直接記載。1879年10月14日,上海《申報》報導了每年在安慶集賢關外演出的「與江省之花鼓無甚區別」的「黃梅調小戲」。潛山文人王浣溪在1900年撰寫的「觀戲詩」,內容與傳統黃梅戲部分大戲劇目接近,證明了潛山嶽西一帶「采籃(茶)戲」的大戲在1900年已經定型。民國考古學家程演生在《皖優譜》中寫道:「(黃梅調)他省無此戲也」,即「黃梅調」是安徽省本土的劇種。清乾隆年間遷移到陝西商南縣的安慶各縣移民後裔,至今還操持著安慶方言,很多商南民歌小調的腔調與黃梅戲花腔的腔調接近。2017年1月12日,《人民日報》發文《黃梅戲起源有新說》:黃梅戲起源於安徽安慶地區。

黃梅戲的聲腔,取材於安慶周邊鄉村的茶歌、山歌、秧歌、漁歌等民歌,以及鼓書、琴書等民間說唱音樂和一些宗教音樂,並廣泛汲取融匯青陽腔、高腔、徽調等音樂元素和聯曲方法,形成了花腔和主調兩大腔系。花腔屬民歌曲牌體,保留至今的曲調仍有近兩百支。主調是板腔體聲腔體系,以〔平詞〕為基礎,包括〔八板〕〔火工〕〔二行〕〔三行〕〔彩腔〕〔仙腔〕〔陰司腔〕〔對板〕〔哭板〕等。曲調委婉優美,語言通俗風趣,情調豐富生動,賦有濃郁的地方特色。

黃梅戲的劇目,源自民歌和民間燈會歌舞,取材於民間趣聞,大約於清嘉(慶)、道(光)年間形成「兩小戲」「三小戲」;後來又根據真人真事不斷編創新劇、大戲,又從青陽腔、徽調等劇種移植大小劇目,逐步積累為既廣收博採,又彰顯地方風味和平民情趣的傳統劇目庫藏,世稱「三十六大本,七十二小帷」。

黃梅戲自清光緒初年便開始從鄉村向安徽首府安慶城區進軍,但屢屢遭受上流社會詆毀和官府查禁,直到1949年安慶解放,才得以在市內立足並煥發出勃勃生機和活力。1952年,安慶黃梅戲應邀赴上海演出一舉唱響;1954年參加華東戲曲會演一炮走紅。隨後,電影藝術片《天仙配》《女駙馬》《槐蔭記》《牛郎織女》相繼問世,六十多年來,黃梅戲人創造了數度輝煌。這個被譽為「散發著泥土芳香」的地方戲曲,如「山野吹來的風」流播全中國,享譽海內外,已躋身中國五大劇種之列,成為安慶這座歷史文化名城最閃亮的「城市名片」和安徽省著名文化品牌及標誌性文化形象。

另2022年6月《黃梅戲藝術》雜誌(總第158期)刊出論文《明末阮氏家班與懷寧黃梅山》,確證了黃梅戲前身名字「黃梅調」與懷寧黃梅山的淵源。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