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來了,各位家長,請收好這份「責任清單」,做好孩子的「第一責任人」!

新都教育 發佈 2022-07-21T04:06:33.743685+00:00

著名主持人白岩松說:「家庭教育決定孩子的一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終身老師。作為孩子的「第一責任人」,在暑假裡,家長務必切實擔負起監護、管教責任。請家長收好這份「責任清單」,關愛孩子身心健康,為孩子的成長保駕護航。責任1:加強孩子安全意識生命至上,安全第一。

著名主持人白岩松說:「家庭教育決定孩子的一生。」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終身老師。

作為孩子的「第一責任人」,在暑假裡,家長務必切實擔負起監護、管教責任。

請家長收好這份「責任清單」,關愛孩子身心健康,為孩子的成長保駕護航。

責任1:加強孩子安全意識

生命至上,安全第一。

不管什麼時候,孩子的安全問題,永遠擺在家庭的首位。

做好孩子的安全防護,是家長義不容辭的責任。

——不做甩手掌柜

在孩子的安全問題上,家長再怎么小心謹慎都不過分。

因為我們1%的疏忽,都有可能帶來100%的傷害。

因此,家長務必先要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識,不做育兒的甩手掌柜。

只有家長自己重視了,才是孩子安全的有力保證。

——反覆叮囑強調

在平時教育中,應反覆叮囑孩子,加強孩子的安全意識。

多陪孩子閱讀安全教育繪本,或是觀看安全宣傳教育片。

利用發生過的案例,教會孩子應對危機的策略。

從小事入手,引導孩子不做危險的事情,遠離危險隱患。

只有家長夠負責,夠用心,孩子才會更安全地長大。

責任2:教育孩子重視學業

讀書,是世界上門檻最低的高貴舉動。

讀書,是通往世界最好的路。

不想孩子將來被社會所淘汰,家長就要嚴格起來。

——不要指望孩子自覺

世上沒有生來就自覺的孩子,只有長期督促培養孩子自覺的父母。

真正有遠見的父母,一定會狠心推孩子一把。

會在孩子沒有自制力的時候反覆督促,會在孩子想要放棄時及時鼓勵。

堅持學習是一件並不快樂的事,但請一定要堅持讓孩子吃學習的苦。

——和孩子一起學習

父母是什麼樣的人,遠比父母為孩子做什麼更重要。

在家庭教育中,想讓孩子堅持學習,那一定要讓孩子看到父母的努力。

父母努力上進的樣子,會給孩子帶來積極的暗示。

在孩子學習時,儘量放下手機,拿起書本,和孩子一起讀書。

再好的學校和老師,都比不上你對自己孩子的教育。

責任3:培養孩子良好習慣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教育就是培養優秀的習慣。」

好的習慣,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希望各位家長,趁著暑假這段時間,一定要幫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壞習慣,及時糾正

孩子年紀小,不能明辨是非,在其成長過程中,難免會做一些錯誤的行為。

久而久之,就會形成一些壞習慣,影響孩子的成長。

下面這些壞習慣,家長要及時糾正:

作息不規律、狂吃零食、耍臭脾氣、沉迷手機、不做家務、做事三心二意……

——好習慣,趁早養成

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

好習慣的培養,要趁早。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如獨立完成作業、整理錯題、複習預習、積極思考等。

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如早睡早起、生活自理、鍛鍊身體、參與家務等。

孩子成功的教育,就從好習慣培養開始。

責任4:教育孩子遵守規矩

《家庭教育》一書中有這樣一句話:

「有規矩的自由叫做活潑,沒有規矩的自由叫做放肆。」

凡事都要講究規矩,孩子也不例外。

教會孩子守規矩,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立規矩不能隨意

規矩是為了讓孩子遵守,所以在立規矩時應考慮孩子的年齡特點。

讓孩子參與進來,這是對他的尊重。

也讓孩子知道規矩立了,有獎勵也有懲罰。

但要注意一點,規矩的數量要合理,同一時期內給孩子立規矩不超過三條。

——愛與規矩並行

一個家,既要有溫度也要有規矩。

愛孩子與立規矩,缺一不可。

讓孩子有面對錯誤的勇氣,才是立規矩的意義所在。

愛與規矩並行,才是一個家庭最好的家教。

這遠比孩子闖禍後再打罵、管教,來得有效得多。

責任5:增強孩子責任意識

托爾斯泰曾說:「有無責任心,將決定生活、家庭、工作、學習的成功和失敗,這在人與人的所有關係中也無所不及。」

培養孩子的責任心,比你想像的還要重要。

暑假在家,是增強孩子責任意識的最好時機,家長要把握住。

——從小事情做起

增強孩子的責任意識,可以讓孩子從小事做起。

試著放手,捨得用孩子,讓他自己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給孩子安排的事情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避免讓孩子產生畏難情緒。

可以給孩子一些適當的提醒,平時也多鼓勵、多表揚孩子。

——讓孩子承擔責任

孩子在做錯事情後,往往會選擇推卸,或是家長一味護短。

這只會讓孩子越來越缺乏責任心。

我們有必要教會孩子承擔責任,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人無責任感,人就無擔當,要想孩子走的長遠,就趁早培養責任感。

責任6:提高孩子抗挫能力

作家余華曾說:「中國的年輕人裡面,優秀的很多,但很少能扛得了事兒的人。」

扛得了事兒,就是指抗挫折的能力。

一個人再優秀,抗挫折能力差,也是走不長遠的。

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這比學習能力還重要。

——家長的態度很重要

引導孩子正確看待困難和失敗,讓孩子明白挫折是幫助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

當孩子遇到挫折時,多引導、少否定、多鼓勵、少批評。

相信孩子有應對問題的能力,適當放手,讓孩子在挫折中學會堅強。

提升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告訴孩子緩解情緒的方法。

——樹立身邊好榜樣

傳遞給孩子正能量,讓孩子看到父母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帶孩子了解偉大的歷史人物,讓孩子學習他們不服輸、積極向上的精神。

國外有一句著名的諺語:「大海里沒有不受傷的船。」

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家長務必給予足夠的重視。

責任7:給孩子樹立好榜樣

托爾斯泰曾說:「全部教育或者說百分之九十九的教育都歸結到榜樣上,歸結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與完善上。」

最好的家庭教育,是以身作則。

讓孩子跟著父母做,讓他學習到父母身上的優點。

——不僅要言傳,更要身教

不要以為孩子小不懂,其實孩子都看在眼裡,並無意識地學習著。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孩子的成長。

所以做父母的要小心了,不管是從待人接物上,還是思想教育上,都只有自己先做到了,才能要求孩子做到。

為人父母必須言行一致,說到做到。

——父母永不放棄自我成長

《父母的覺醒》的作者認為:父母安頓好自己的身心,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成長。

為人父母,不意味著放棄自我。

最好的親子關係,是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長。

育兒先律己,教育孩子,其實也是父母的自我教育。

家長務必明白,一個好榜樣勝過千言萬語。

《人民日報》曾發文指出:「教育好孩子,是父母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業。」

無論事業上再如何成功,都比不上教育好自己孩子的榮光。

父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懷有對孩子一生的責任。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