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蘭芳之子梅葆玖:和妻子恩愛一生無兒無女,至死無法原諒李玉剛

痞爺特別6 發佈 2022-07-21T11:21:35.920589+00:00

話沒說完,坐在台下的梅葆玖先生就起身,憤而離席,觀眾譁然。一個京劇大師,一個通俗歌手,兩人到底有何恩怨,為什麼會鬧到這種不可開交的地步?


文丨虞白

編輯丨痞爺



在一次央視晚會上,李玉剛作為嘉賓上台表演。

他開口一句話「我代表博大精深的梅派藝術……」



話沒說完,坐在台下的梅葆玖先生就起身,憤而離席,觀眾譁然。

一個京劇大師,一個通俗歌手,兩人到底有何恩怨,為什麼會鬧到這種不可開交的地步?

讓我們一起走入京劇大師梅葆玖的故事裡,了解一代大師的成長之路。

1

梅葆玖,1934年3月29日出生於上海。

祖籍是江蘇泰州,他是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的第九個孩子,也是最小的一個。



出生於京劇世家,但他自小對京劇沒有什麼特殊的感覺。

他的夢想也並不是像父親一樣成為一名京劇大師,而是想成為一名工程師。

所以10歲之前都沒有深入地接觸過京劇。

而且小時候的梅葆玖正在經歷他父親蓄鬚明志,息影舞台的時候。

所以他很少看到父親唱戲,除了早上練功的時候,大部分時間家裡都是閉門謝客。

所以那個時候的梅葆玖印象最深的不是京劇大師梅蘭芳,而是每天不刮鬍子的父親。



梅蘭芳先生雖有九子,但當時醫療水平跟不上,有5個孩子因病早夭。

梅葆玖上面有大哥梅葆琛、二哥梅紹武和姐姐梅葆月。

因梅葆玖的長相、身段、嗓音都跟父親梅蘭芳很相似,而且梅蘭芳先生也希望有人能繼承他的衣缽,他不希望看到他的梅派藝術後繼無人。

所以這個重任就落在了梅葆玖的身上,他的身上有把梅派藝術發揚光大的責任。

從10歲開始梅葆玖才真正開始跟著父親學藝。



梅蘭芳給梅葆玖請來了開蒙師傅,是工旦角的王幼卿。

陶玉芝則教他武功戲,朱傳茗教崑曲,朱琴心教花旦。

雖然學戲開始得晚,但梅葆玖很有戲曲的天賦。

而且他學習很刻苦,也肯下功夫,要學就要學到最好。

除了學戲之外,他的文化課也從來沒有被落下。



白天在上海震旦學校上學,學英文、法語,學代數、幾何、物理、化學。

晚上就回到家學習戲曲。

當時,梅葆玖一心想學父親的代表曲目。

像《霸王別姬》、《貴妃醉酒》等等,但父親卻讓他學一些最基礎的老戲,而且一定要按老師教的方法來唱。

理由是先把基本功打好再學梅派戲,就會按規範進步。

13歲,梅葆玖就開始登台演出。



不過在他看來,這一次的演出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演出,只算是假期里和同學們的一次「實習」。

他和父親梅蘭芳第一次合作登台演出,演的是《遊園驚夢》。

自此開始,梅葆玖一邊學習一邊實踐。

每次登台演出,只要唱得和父親有一點不一樣的,台下的觀眾都會議論紛紛。

他回家請教父親,梅蘭芳就告訴他,師傅怎麼教的就怎麼學、怎麼唱,「不用學我」。

但大家還是要拿他和梅蘭芳比。



無論演出怎麼樣,好像就只有一句評價:像梅蘭芳或者不像梅蘭芳。

但對梅葆玖來說,就是他陪伴著父親梅蘭芳,和梅蘭芳一起陪伴著他的一個成長和進步的過程。

「我一直守著父親,父親演出的時候,我天天看;

我演出的時候,父親就幫我指出我的問題」。

他不在乎觀眾如何評價,他只想一直陪著父親,或和父親一起登台演出,或在台下看父親的演出,或有父親在台下看他表演。



1949年7月,梅蘭芳赴京出席全國第一屆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梅葆玖也隨父親第一次來到了北京。

在梅蘭芳身後總能找到梅葆玖的身影。

之後,梅蘭芳赴日本慰問演出,梅葆玖也都一同隨行。

2

1951年,梅葆玖隨父母從上海遷居到北京,他不知道,在這裡他將邂逅他一生的摯愛和知己。



他們因戲結緣。

1959年,梅葆玖外出演出的時候結識了戲迷林麗源。

林麗源出身上海名門,父親是當地有名的富商,從小家境殷實。

她早年就跟著父母經商,為人落落大方,有大家閨秀的風範。

梅葆玖喜歡林麗源的落落大方,林麗源愛慕梅葆玖的帥氣和才華,兩人開始自由戀愛。

1960年,梅葆玖與林麗源步入婚姻的殿堂。



次年8月,梅蘭芳因心臟病在北京病逝,享年67歲。

自此,擋在梅葆玖前面的那棵大樹轟然倒塌了,那一年他27歲。

作為梅家的後人,後知後覺地意識到,梅派的傳承和發揚重任就是他的了。

從那一刻起,再也沒有了那個為他遮風擋雨的身影。

梅葆玖別無選擇,只能負重前行。

當時梅葆玖母親經受不住他父親去世的打擊,身體每況愈下。

照顧家裡的重擔就交到了林麗源的手上,而梅葆玖就專心傳承梅派藝術,天南海北四處演出。



兩人都沒有心情和精力考慮生孩子的事情,這件事一拖再拖,卻不知道最後成了兩人的遺憾。

接下來十年,現代戲大行其道,男旦被取締,梅葆玖沒有戲演了。

被安排在劇院打雜,梅葆玖就做起了音響師,他對這些電子玩意兒倒是挺感興趣,倒也自得其樂。

但沒了工作,沒有收入。

全家都指望著林麗源養家餬口,最艱難的時候是靠林麗源變賣首飾和跟娘家借錢過下去的。



即使已經到了這樣艱難的地步,林麗源對梅葆玖還是不離不棄。

梅葆玖曾想過跟林麗源離婚,不願再拖累她,但林麗源卻是不同意的。

她願意和梅葆玖一起同甘共苦。

就這樣,梅葆玖等了十四年,等到恢復傳統戲的1980年。

這一年,他46歲,已經進入不惑之年。

他繼續扛起發揚梅派與改良新戲的重任。



他說,京劇是我們的鄉音,也是我們中國最寶貴的聲音。

「我希望全世界都能聽到我們的鄉音」。

梅葆玖成功地傳承其父的梅派,並在京劇的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梅葆玖堅信「戲以人傳」。

所以他努力培養弟子,他栽培的親傳弟子有40多個。

其中董圓圓、李勝素、張馨月、姜亦珊都是當下京劇行業中的翹楚,胡文閣則是梅派里唯一一個男旦傳人。



他說父親的梅派藝術在他手裡沒有斷層。

「我也好交代了,我敢說對得起父親」。

梅葆玖還開創了新的京劇形式,他把交響樂融入京劇中,《大唐貴妃》就是其中的範本。

他極具創新精神,也跟得上時代的發展。

《大唐貴妃》就是用西洋歌劇的形式來包裝了傳統大戲。

唱腔、扮相、念白都還是京劇的形式。

他堅定不移,京劇還得姓京,絕對不能姓洋。

很多傳統梅派戲都可以用新的舞台手段來展示,京劇並不意味著是老傢伙,它完全可以與時俱進,用現代手段烘托京劇本身也是可行的。



梅葆玖對京劇可謂上心,他曾多次提交關於重視京劇流派藝術傳承保護工作的提案。

他還呼籲要關注青少年傳統文化素質的培養。

通過讓孩子練毛筆字、學習繁體字、多聽多唱京劇等方式,使優秀傳統文化走入青少年中去,把我們的優秀傳統文化代代相傳、發揚光大。

梅葆玖的成就歸結於他生長在梅家,梅家成就了他,他也讓梅派重現了輝煌。

是這一個梅字,讓他為戲曲事業奉獻了一生。

若不是生在這個梅家,他可能會成為一名出色的工程師。

或者繼續保持他的愛好,愛音響、愛電子設備,喜歡貓,喜歡麥可傑克遜、席琳迪翁,喜歡吃披薩、喜歡巧克力。



2008年,梅葆玖在北京重建梅蘭芳京劇團。

林麗源為支持他的工作,放下了自己的工作,給他擔任劇團的藝術顧問。

夫妻倆早期因為生活困苦沒要孩子,但到後期兩人一心撲在京劇事業上,也沒要孩子。

雖然遺憾,但卻是問心無愧的。

2014年,梅葆玖患上了嚴重的肺氣腫和氣管炎,家裡備有氧氣罐,他經常需要吸氧。

2016年的3月29日,是梅葆玖82歲的生日。



在生日當天,他還參加了一個與戲曲有關的講座。

但就在生日之後的兩天,梅葆玖在一次與戲曲界老友的聚會上,突發支氣管痙攣,導致腦缺氧送醫院搶救,之後一直陷入深度昏迷。

4月25日,醫生宣布梅葆玖離世,享年82歲。

面對梅葆玖的驟然離世,林麗源悲痛萬分。

梅玖葆生病的時候,林麗源曾坐著輪椅連著去了醫院27天,無論怎樣,她都要一直堅守在梅葆玖的身邊。



說起這位「玖太太」,印象最深的大概就是當年《大唐貴妃》彩排發生的一件小事。

當年和寶堂應邀觀看梅葆玖主演的《大唐貴妃》的彩排,在場觀眾曾遭遇一位主管部門負責人的逐客令。

就在大家面面相覷,不知所措的時候,一位女士勇敢地站了起來。

她沒有生氣,只是嚴肅地請這位負責人說話客氣一點。

在座的都是梅葆玖請來的客人,是請大家來審查、提意見的,梅先生是很感激的。

怎麼能對客人不禮貌呢?

大家都很敬佩這位女士的勇氣,也很好奇她的身份。

那位負責人很生氣,大聲質問她是誰。

女士便回答,「我是梅葆玖的夫人。」



這時全場觀眾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就在這掌聲中,那位負責人退場了。

然後大家就知道了梅葆玖有一位「敢作敢為的賢內助,讓人肅然起敬的玖太太。」

沒過幾年,林麗源也追隨她的知己而去了。

2021年9月11日,林麗源在北京病逝,享年86歲。

終於,他們在天堂相聚了。

夫妻倆相濡以沫56載,相互扶持,相互成就。



3

說到梅葆玖到去世都不肯原諒的人,那不得不談一談他和李玉剛的恩恩怨怨。

這一場恩怨的起源是2007年的《星光大道》。

當時李玉剛一首《新貴妃醉酒》一夜爆火,李玉剛也大火起來。

粉絲頻頻把他比作「梅蘭芳再世」。

甚至在一次演唱會上,打出「前有梅蘭芳,後有李玉剛」的橫幅,這就把梅葆玖惹惱了。



眾所周知,梅蘭芳是全國公認的優秀戲劇家,被評為「四大名旦」之首。

在梅葆玖心裡更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

但現在,一個初出茅廬,沒有任何京劇功底的毛頭小子,卻敢與之相提並論。

梅葆玖作為梅蘭芳梅派的傳承者,自然無法忍受。

梅葆玖一生繼承和發揚梅派,自己都不敢稱「大師」,「我只是票友而已」。

李玉剛卻把自己放在和父親梅蘭芳一樣的高度,這就讓梅葆玖不敢認同、難以接受。



這件事到這還沒完。

在一次央視晚會上,主持人大概想緩和兩人的關係,就提醒李玉剛,梅葆玖坐在台下,想讓他說點好話緩和一下兩人緊張的關係。

誰知,李玉剛開口就來「我代表博大精深的梅派藝術向全國觀眾表示誠摯的問候」,話音未落,梅葆玖先生憤然離席,拂袖而去。

這一次,是真的徹底把梅葆玖惹怒了,兩人的關係再無緩和的可能。

梅派歷經兩代,梅葆玖兢兢業業地傳承發揚,卻被還沒入京劇大門的贗品一而再再而三的一概而論。

不僅如此,還以梅派人的身份自居,這是讓梅葆玖忍受不了的。



京劇講究傳承,沒有拜師、沒有學藝的李玉剛說代表梅派藝術是妄談了。

梅葆玖強調,男旦本身是一種很純粹的藝術,如果被庸俗化只用來取悅觀眾,那麼他就只能成為博人一笑的小丑。

是因為不懂,無知者無畏,還是因為不在乎。

李玉剛完全沒有意識到梅蘭芳三個字的重量,也完全不了解梅派對梅葆玖的重要和不可褻瀆。

一開始李玉剛沒有意識到有什麼問題。但是後來他的舞台生涯卻受了很大的影響。



梅葆玖先生在京戲圈的威望是不言而喻的。

儘管他沒有出言損毀、封殺李玉剛,但因兩人的矛盾,李玉剛的事業一度低迷。

他卻依然不知道該如何挽回這段關係。

據說後來李玉剛曾找到王昆老師,想讓她代為轉交一封道歉信。

但王昆老師希望他自己來解決,想讓他坦誠地承認自己的過失。

李玉剛卻誤解了,他以為梅葆玖對他誤解太深,無法調解,為此他坦言哭過三次。

最終,那封信也沒有交到梅葆玖的手上,就這樣,老先生臨終也沒有等來他的道歉。



直到梅葆玖去世,兩人都沒有見過面,梅老先生的追悼會李玉剛也沒有去參加。

他只是在社交平台里表達了哀思。

再後來,在某電視台,他真誠致歉:希望九泉之下的梅老先生原諒過去的魯莽少年。

這遲來的道歉至少表達了他的一個態度和歉意,這個時候的李玉剛擯去了當日的年少輕狂,多了幾分涵養。

4

梅葆玖一生無兒無女,但傳承弟子卻培養了不少。



他一生無愧,他盡到了對梅派藝術的責任,使得父親創造的戲劇流派代代流傳下去。

這是他從事一生、惦記一生的事業,他做到了問心無愧。

中國京劇終身成就獎無疑是對他最大的肯定。

他不止注重傳承,還推陳出新,將京劇賦予新的表現形式,融入更多新元素。

他的創新精神到今天依然值得我們學習。

傳承與創新可以共存,也可以相輔相成。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