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干山,露營地

愛德清 發佈 2022-07-21T12:35:14.088282+00:00

據吳子健校長稱,上海包玉剛國際學校每年10月底都會由教師帶隊組織四五年級的學生們去莫干山等野營基地進行為期一周的拓展訓練,如學會使用指南針,利用手邊一些常用的材料製作濾水的工具。

【百年莫干】第十八期

露營的時候,最難的不是生存技能,而是如何誠實地面對我們的本能。據吳子健校長稱,上海包玉剛國際學校每年10月底都會由教師帶隊組織四五年級的學生們去莫干山等野營基地進行為期一周的拓展訓練,如學會使用指南針,利用手邊一些常用的材料製作濾水的工具。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的意志、品質、相互配合的能力得到了提高,許多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在此時都能充分體驗。其實,百年前,莫干山就已是孩子們的露營地。

莫干山格外受帶隊者青睞

不是所有的夏令營都可以叫童子軍。童子軍,這是一個國際上頗為流行的非政府性以及非營利性的青少年運動組織,遍及216個國家和地區,被譽為塑造優秀公民和傑出領袖的訓練營。即使身處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還是可以感受到一個世紀前工業時代全球化浪潮的氣息。1907年,英國貝登堡(Robert Baden-Powell)爵士組織二十餘名兒童在白朗海島試驗第一次童子軍露營。1911年夏,貝登堡童子軍上海分隊的先遣隊就抵達了莫干山。

莫干山似乎格外受帶隊者青睞。1913年,青年會全國委員會在莫干山召開首屆少年事業會議,並舉行首次童子營。不久,福建省教育會建議福建各校開展童子軍活動,請青年會全國委員會再組織一次童子軍領隊莫干山夏令營。在1914年蘇州東吳大學校長葛賚恩的報告裡,就有兩名學生被送往莫干山夏令營進行體能訓練。1914年,青年會童子部主辦的《童子聲》雜誌刊登了一張「莫干山童子營」照片:別墅閣樓里緊湊地排著兩張床,也許是一天訓練結束,四個男孩回住處休息,身上穿著背心,外套搭在老虎窗上,一人在吹豎笛,一人趴在床上看書,一人在寫信或日記。同年,上海工部局董事會准古柏先生關於兒童參觀莫干山的提議,兒童到莫干山參加夏令營,不但於身體大有裨益,對於他們的人格,他們的人生觀,也大有培養。

莫干山童子營

對於到莫干山避暑的外國兒童而言,因為他們的父母在華工作,他們中大多數都沒有接觸過本國的同齡人,莫干山的童子軍活動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和同齡同國籍人交流的機會,得以使他們保持本國特色,教導他們遵從本國習俗和傳統。1915年,莫干山上的外國兒童(具指14歲以下者,又分7歲以下與7歲至13歲)增至240名。男孩們尤其喜愛童子軍,組成童軍巡邏隊,他們不懼被荊棘擦傷,被野葡萄藤絆倒,常能碰到如野豬等大型動物在濕噠噠的灌木叢中打滾,看見豹子在追蹤一隻麋鹿的蹤跡。1915年7月12日,荷蘭博物學家弗蘭克·尼古拉斯·邁耶(Frank N. Meyer)為莫干山261號別墅主人金樂德次子弗萊德·甘乃迪(Fred Kennedy)在莫干山拍攝了一張手持野生獼猴桃的照片。

弗萊德在莫干山手持野生獼猴桃

可惜這位曾獲得莫干山童子軍夏季獎章、能說一口塘棲話的男孩,於1918年8月25日在山上去世,時年15歲,童軍巡邏隊將他的遺體送往父母在塘棲鎮建造的水北堂院場,與他的小弟、早前一年夭折的阿利斯特(Allister)並排安葬,墓碑上刻著他們的英文名字。

1923年夏,莫干山聚會堂(即莫干山450號大教堂)落成,一樓設有童子軍室,室內有童子軍上課、操練、露營等全套設備,但使用者最初須是莫干山避暑會會侶之兒童。

莫干山露營生活

中國童子軍於1912年的湖北武昌首創,隨即流播漸遠,在各地蓬勃興起。

童子軍

1926年,《兒童世界》雜誌介紹《我國的避暑地方》,排在首位的就是莫干山,「這山本不甚著名,自從西人在那裡築屋避暑,就變了一處極好的避暑地方,同時這山也極著名了」,「山中勝景有三十多處,到處有修竹清泉」。在童子軍莫干山經典徒步路線里,碧塢(今莫干山鎮仙潭村)是很重要的目的地,被稱之為「碧湖」或「天然游泳池」。

1932年7月,杭州童軍理事會選派一部分童軍上莫干山露營一個星期,以便增進野外生存經驗。「很覺榮幸!很覺興趣!」的童軍蔣才孝寫下了《莫干山的七日生活:杭童軍夏令營日記》,在《晨光》雜誌上連載。其間,他們去了一塊整方形的營地,地上野草叢生,據說是從前外國童軍的營地。營地的四周有不少相間著的蒼松翠竹,左右和前面都是叢密的竹林,卻可遮住盛夏的日光。門口一條小路,出去便是街市。於是他們開始拔草整地,搭起營帳,在此學習攀登、救護、烹飪、博物、測量、刀斧使用法,練習旗語。之後又參觀了西人的游泳池,夜間對著星空學習星象。當拔營下山回杭,不忍別離,心中直道:「莫干山呀!我們從此一別,不知何日再會呢?」

浙江全省童子軍第一次大檢閱紀念章

在黃膺白先生創辦的私立莫干小學,學生每人都有一套童子軍軍裝。船形軍帽,淡栗色卡其布翻領上裝,領巾用一個領箍套住,卡其布短褲,腰間有「中國童子軍」字樣的黃銅皮帶扣。據莫干小學畢業生王震寰回憶:「在一些活動中,記憶較深的是每人發一條灰色長繩,不用時繞好掛在腰裡。拿下來可以打十多種繩結。什麼平結、瓶口結、雙套結、救人結等等。大家空下來,互教互學,倒有些實用。平結、雙套結,我現在還用。」

莫干小學學生王震亞、王震寰(1948年)

浙江省立湘湖鄉村師範學校的學生也曾到莫干山露營。1936年校刊《鋤聲》》上就發表有一篇《露營莫干山記》,迎候他們的是校友、在莫干小學任教的祝書林,帶領他們選擇營地,代購買稻草。他們「人眾手多,那消半個鐘頭,已將營帳如同形建好,中間是公共營帳,看他雄壯的立著,很有領導團體及替代公共作事之勢,所以大家都發出敬愛之心」。

《莫干山露營記》可謂作家徐遲寫於純情夢幻的青年時期的代表作。徐遲的父親徐一冰是中國近代體育教育的先驅者,也是國內較早推行童子軍訓練課程者,受其影響,1936年,時年23歲、正對美國木刻家羅克韋爾·肯特著《在荒島上》著迷的徐遲和三五好友帶著帳篷、食具、畫板、小洋號和綢質的旗上莫干山露營。既上山,就受到同鄉南潯周家的一位公子的招待,為他們提供了營地,允許他們砍伐些竹子,用來環繞和布置。夕陽下,他們在營地中間搭好帳篷,埋鍋造飯,雖全是未婚的漢子,卻仿佛是甜蜜的小家庭,過起第一夜來。莫干山的夢,給了他們舒服的睡眠和充沛的精力。第二天,早餐還不錯,有粥、雞蛋、蜂蜜和咖啡。後幾日,遇大風大雨,成了所謂「顧衣出水」,像東晉畫家顧愷之的古畫,衣服全貼在人身上。他們找到一戶山民家,點起一堆柴火,把衣服烤乾。山中人笑他們年輕瘋狂。

20世紀80年代,徐遲重訪莫干山,還自告奮勇地陪同戈寶權(1980年夏戈寶權上莫干山參加《中國大百科全書·外國文學卷》詞條編寫審稿會)等老友游劍池,向小他一輩的薛家柱回憶當年如何在蘆花盪露營情形。

「船在海上,馬在山中」(西班牙詩人洛爾迦《夢遊人謠》),如同切換中的電影鏡頭,中外孩子們的笑聲在莫干山間從未消歇,無數孩子在這座山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而以露營為特色的童子軍活動便是很特別的一個華章。朋友,假期去莫干山露營吧,身心俱泰,快樂仿若未成年。

莫干山露營地

-END-

作 者:朱 煒

編 輯:陳羽然

執行主編:歸李喆

分享一段故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