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廣東學政署的始末

機山閒人 發佈 2022-07-21T18:08:30.332103+00:00

清代學政署,是主管我省文化教育行政的地方官署,全稱為廣東提督學政署,簡稱學政、學院、使院、試院、學署或學召。

清代學政署,是主管我省文化教育行政的地方官署,全稱為廣東提督學政署,簡稱學政、學院、使院、試院、學署或學召。駐居廣州的學政署,在文教歷史的發展中和文人學子的思想上,曾占有重要的地位。由於它對廣東文教事業的成敗關係重大,故又被稱為「系通一省文風」的教化中樞。省內各府、州、縣的府學,州學和縣學的教授、學正、教諭和訓導等各級文教官員,都要聽命而行。所以學政署受尊為「文宗」,即文化教育之所宗,寓其廣為文人學子所崇尚宗仰之意,可謂清代廣東地方文壇的至尊。

歷史沿革

學政署的歷史,從清朝開國至民國成立告終,計歷時 260 多年,曾歷盡不少變更,屢經易名,而任務性質則基本如舊。它由合而分,復由分而合。在開國之初,由順治元年至康熙四十四年 (1644—1705 年),曾沿用明代舊名,稱提學道署,計歷 61 年。自康熙四十五年至雍正七年 (1706—1729 年)改稱廣東提督學院,計歷 23 年。以後實行分院管理。自雍正八年至乾隆十五年(1730—1750 年),將廣東十府二州分為嶺東和嶺西兩地管理,分別命名為廣韶學政和肇高學政;廣韶學政主管廣州、南雄、韶州、潮州、惠州五府與連州,署駐廣州;肇高學政主管嶺西的肇慶、高州、廉州、雷州、瓊州五府和羅定州,署駐肇慶。計歷短短 20 年。

隨後有程岩奏請清廷將兩地學政合併獲准,才統一合稱為廣東提督學政署,仍駐廣州,自乾隆十六年至光緒三十一年 (1751—1905 年),共歷 145 年,一直沿用廣東提督學政署名稱不變。自光緒三十二年至宣統三年 (1906—1911 年),實行新學制,才改名廣東提學司,僅有 5 年。自後清朝覆亡,民國成立,才在胡漢民為首的廣東都督府之下設立教育部 ( 隨改教育司 ),主理一省文教,清代的廣東學政署才正式告終。

學政署駐址,260 多年間,都位於廣州西湖古藥洲,為著名地方名勝。它最早為千年前南漢時代南宮御苑,有瑰奇古怪的九曜石尚遺存於一環池水之中。在明代嘉靖元年(1522 年)已有廣東提學道署入駐於此,稱為「南國傳經地」;到清代又繼續成為學政署的所在地,將藥洲九曜石風景區作為後花園。可見清代「文宗地」正由明代的「傳經地」發展而來的。經過明清兩代成為廣東最高文教官府重地之後,歷經駐守官員悉心經營,這藥洲九曜石風景也美化更新。在乾隆時代曾辟設藥洲八景,稱「九曜奇峰」、「萬竿叢翠」等。

到光緒時的學政徐琪,又將八景改為學署八景,稱「芝移垂釣、補蓮消夏、環碧新陰、校經晴日、書台平眺、掌仙尋詩、光霽延輝、鸞藻聯吟」。還有宋、元、明、清至民國,遺下石刻、碑碣、詩文、書畫和才人巨子的事跡,都多彩多姿,歷久不衰,揚名史冊,堪為研究廣東文化歷史滄桑的寶藏之一。

學政署的主管任務

學政署的主要任務,是繼承前代文教歷史官署的傳統任務發展而來的。它的命名從宋代曰提學事司、元代曰儒學提舉司、明代曰提學道署,到清代曰提督學政署,四者都沿用「提」「學」二字取名,言簡而意廣,實包含提挈、主管和領導有關學術、學風、學問、學校和學者等意義。早在宋代在全國各路 ( 省 )始設提舉學事司之時,就規定了「司掌一路文風」的任務,以後歷朝都沿襲繼承,擔負著廣泛的文教管理職能。進入清代文化教育學術事業愈加發展,其主管任務也變得廣泛紛繁;並歷經清廷以「諭旨」頒行全國。

在清雍正年間,就有「諭旨」作出「督學 ( 學政 ) 一官,尤人倫風化所系,要表揚忠孝節義,崇祀光聖先賢,訪求山林隱逸,搜羅名勝藏書」的規定。到光緒年間,還特別頒旨廣東學政,要求:「端軌儀、崇經術、勤勸課、嚴坊刻。振維新之典,革積司之弊。毋尚華而遺實,毋避怨以市恩。俾士有真才,國收實用。」又據黃本驥《清代官職表》所載,學政任務「除負責監察學校學生之學業行動外,兼管所轄地方一切有關教化、文物、學術之事。小事札飭州縣,大事與督撫會銜辦理」。因此,每位學政在任時期,必定期巡視所屬府、州、縣各地,發現有關地方文教應興應革事宜,就督導各地的學官負責執行,或會同總督,巡撫飭令各地共同辦理。

如學政使徐琪在任時,向朝廷奏報或飭令各地的文告不少,彙編成《嶺南實事記》傳世,書中反映學政的任務可概括為七大範圍:①執行朝廷意旨,宣揚朝廷德政,表彰地方忠孝節義之士;②傳揚諸儒經典,編刊書文作地方學人士子的教材;③巡查訪問名賢祠壟、名勝古蹟,酌情予以維修保護;④訪求隱逸賢儒、名家著作和手跡,加以推薦和刊行;⑤辦理科舉考試,選拔人才,處理科場舞弊和學人糾紛;⑥管理民間書刊印刻、流行和買賣,嚴加防範官民利用書刊造反;⑦督導學宮、書院、學校應興應革事宜,推動地方文教事業發展;⑧巡視查訪地方官員政治得失,民情動向,為朝廷密折上奏,進行糾正彈劾之責。可見光緒時期學政署的任務,實際是廣及有關思想、文化、教育、出版和文物等地方文教工作範圍。

自學政署改為提學司後,主管任務也日見擴大,稱之曰:「掌管教育行政、稽核學校規程、征考藝文師範。」並規劃主管工作的具體要求。那時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黨人在廣東各地發動起義,反對清朝統治的革命風雲空前發展,腐貶的清廷正處於行將崩潰之時,提學司也發布《曉諭》,聲言不准革命黨人和愛國志士為庚戌新軍起義犧牲者開追悼會,強令「各省官民,各學堂約束學生毋得赴會」,實際參加鎮壓清末革命黨人的革命活動。因此,清代學政署雖然在培育人才、倡導學術、振興文教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卻為傳揚封建禮教和鞏固清廷的統治服務,對社會革新和歷史發展也有不少消極的影響。

管理體制

學政署的體制,是署設學政使一人,為一省最高文教主管官,簡稱學政、學使、學臣或督學。例必三年一任,由當朝皇帝和諭旨命派,享欽差官待遇。其職位與地方督、撫一級官員平行。所屬府、州、縣學官皆為屬負,從而組成三級自成系統的文教管理體制,學政使除由總督或巡撫委派巡捕擔任學政署事務外,別無直接僚屬,故不得不延聘幕友之襄助。人數多少無定製。幕友之薪給亦須學政自理。所需薪給皆由朝廷撥給的學政「養廉費」和津貼費開支,另得收受所屬巡視地區各府、州、縣所繳送給「棚規」( 指文場考試費用 ),補助辦公費。根據徐琪奏報:他三年所領養廉費,數已愈萬 ( 兩 );另有奏定津貼銀兩未計,足夠署中經費支付有餘。間有廉潔奉公的學政,除將每年的收入支付延聘幕友的薪給外,多有餘款捐助維修名勝古蹟,刊刻佚文遺著和歷史名家詩文,及資助貧寒士人讀書考試之用。

在學政署之下,各府、州、縣分設府學、州學和縣學。府學設教授、州學設學正、縣設教諭各一人,並三級各設訓導一人,分別共同管理本區域的文教事務。據阮元《廣東通志》記載:廣東學政署有學政一人,所屬府教授 10 人,州學正 10 人,縣教諭 74 人,三級共有訓導 94 人,全省共 188 人,為全國各省學政系統擁有文教官員眾多的省份之一。其中廣州府地區有府教授,訓導各一人,縣教諭 14 人,縣訓導 14 人,共 30 人。人數之眾,為全省十府二州之上。這就自上而下地形成一支主管地方文教的基本隊伍。由於廣州是清代廣東省治、府治和南海、番禺兩縣縣治的所在地,還有府學宮、縣學宮書院、學堂、寺觀、名勝古蹟和文人雅集之地遍布市區內外。巨子名流、學人士子常年雲集於此,大大助成以廣州為文化首府,帶動全省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

在光緒三十二年(1906 年)正式改名為提學司後,主管官學政使改名提學使。原兩廣學務處改為省學務公所,各縣設勸學所。為了適應文教革新的需要,提學司擴大了組織,分設總務、專門、普通、實業、圖書、會計六課,各有正、副課長和課員,隨後改為科。另設省督學和聘請議長一人,議紳 4 人,遴選熟練學務、博學多才者擔任,擔負監督討論一省學務事宜。原有各地府教授、州學政、縣教諭從此告終。提學司進一步倡學西洋、效法西方城市管理文教的方式。選用諳熟中西文化的學者主正其事,突破我國歷代封建王朝的舊體制;成為趕上世界潮流的新型體制,是晚清時代謀求文教革新的思想反映,對中西文化的發展,起了催化的作用。但清末朝廷已處於風雨飄搖中。是時議令不行,官僚腐敗,財源枯竭。提學司常年經費只由地方財源中撥 1100 兩,余由縣官籌撥,後援無繼,所以文教官府已是有名無實了。

主管官員

廣東從清初的提學道、提督學院、提督學政署到清末的提學司,受派出任主管官的很多,僅有少數是連任多年或兩次重任,總計達 129 人次。他們大多數有姓名、籍貫和官秩可考。其中鴉片戰爭後,自道光二十年 (1840 年)單懋謙擔任學政算起,亦 37 人。當年清廷派駐各省的文教主管官比明代以前歷朝都特加重視。例必要求他們是進士出身以上,曾任翰林院編修、庶吉士或任朝廷侍郎、侍讀、侍講等職又經朝廷禮部舉辦考試而應選,然後以「天子」之命御派。廣東被視為「人文所萃」之地,是野朝矚目的富裕之區。所以派來廣東任學政使的資望、官秩又比一般省區為高,名聲顯赫者甚眾。現依到職先後,一一列名如下:

( 一 ) 提學道時期 ( 順治——康熙 )

李 綺 錢朝鼎 張純熙 王廷璧 顧 鏞 沈 時 侯良翰 馮 標 沈令式 遲 煊 張為仁 林嗣環 張彥珩 韓廷芑 謝 扆 馬逢皋 王廷伊 范養民 陳召昌 於黨世 裴憲度 黃雲企 蔣宏緒 王 冉阝 左 峴 藏大受 翁嵩年

( 二 ) 提督學院 ( 康熙——雍正 )

樊澤達 張明先 史貽直 鄭 晃 陳 均 惠士奇 楊爾德 顧 仔

( 三 ) 分院學政 ( 雍正——乾隆 )

(1) 廣韶學政

鄧鍾岳 陳德華 王丕烈 張 灝 梁義生 夏之蓉 吳嗣富 程 岩

(2) 肇高學政

陳德華 繆日藻 王安國 沈昌宇 金洪釒金 孫人龍 程 岩 王際華

( 四 ) 合院學政署 ( 乾隆——光緒 )

程 岩 陳桂洲 劉星煒 陳顧 氵聯 吳 鴻 鄭憲文 張 模 邊繼祖 翁方綱 金士松 鐵大昕 湯先甲 李調元 史夢琦 平 恕 曹仁憲 關 槐 陳桂森 周興岱 戴衢亨 恭 泰 曹振鏞 萬承風 姚文田 茅元銘 陳嵩慶 胡長齡 程國仁 彭邦疇 傅 棠 顧元熙 朱階吉 伍長華 向 鎔 翁心存 徐士芬 李泰交 王 植 李星沅 蔡賡颺 戴 熙 單懋謙 高人釒監 李棠階 全 慶 許乃釗 李昶庵 許乃濟 吳保泰 龔寶蓮 張白揆 殷壽彭 王 浵 劉熙載 杜 聯 胡瑞瀾 何廷謙 章 鋆 吳寶恕 馮爾昌 葉大焯 胡瑞瀾 汪鳴鑾 樊恭煦 徐 琪 惲彥彬 張百熙 文 治 朱祖謀

( 五 ) 提學司 ( 光緒——宣統 )

于式枚 於雲齊 段書雲 王人文 沈曾桐 蔣式芬 陳望曾 泰樹聲

以上主管官員中,有狀元鄧鍾岳、陳德華、吳鴻、戴衢亨、胡長齡、姚文田、章鋆等 7 人;有榜眼繆日藻、王安國、沈昌宇、王際華、龔寶蓮等 5 人;有探花伍長華、張百揆等 2 人。另有惠士奇、翁方綱、錢大昕、張百熙、于式枚等一批著名學者,雖非天下才子考試而列為前三名的人物,但實際才學、成就與名聲都超過他們的也不少。他們擔任學政之後,有的還奉召回京歷受清廷的重用,晉升為兵部、禮部、工部、刑部、戶部、史部和後期成立的學部擔任尚書,或授任編纂清代歷史典籍的總裁、副總裁,位列二品、三品、四品官,領內閣大學士、內閣學士銜等,權位尊貴。顯示擔任廣東學政的名流巨子特多,人才鼎盛,堪居各省學政陣容的前茅。

學政署的歷史業績

學政署在清廷對內實行封建專制的皇權統治,對外實行閉關自守的禁錮時代里,它一方面執行朝廷意旨,忠實維護封建反動統治,積極灌輸封建禮教思想,使官民百姓、學人士子的思想長期處在封建腐朽、愚昧無知的狀態,因而實際為朝廷鞏固反動統治充當幫凶的角色。另一方面乾隆時代以廣州為全國獨一對外開放的港口,也造就了廣州成為中西方之間交通、貿易的國際名城。它大大加快了中西文化交流的融合與發展,使廣東獨享西方科學文明的風氣之先;加上先後有阮元、林則徐、張之洞、康有為等賢官巨子提倡振興學術、求謀「以夷制夷」、實行「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帶動一批學政官員和地方學人在竭力繼承祖國文化傳統的同時,又積極探求西方科學文明以為國用。

因此促成了文教事業節節上升,根本改變了廣東長期被中原視為蠻夷之地的觀念,一躍而贏得清廷給廣東以「人文所萃」的評價,相應派選博學多才的文官主治廣東文教,成績卓著。曾有久居江浙的清代著名學者俞曲園還贊:「廣東文風甲天下。」像這樣的盛譽,實非唐、宋、元、明各代的廣東名聲所享有。可見廣東文教事業,是進入清代才有長足的發展,創出了後來居上、趕超中原的文化新勢態 ! 在此期間,學政使者居中竭誠效命,造福學子文人之功不可沒,對促進文化教育的發展有著不少貢獻。

( 一 ) 整飾文風,振興學術

掌管一省文風,是宋代以後文教官府的傳統任務。早在清康熙、乾隆時期廣東文風蔚起,是學政使發揮過率先引導的作用。正如兩廣總督阮元為此曾對多位學政使作出評價所說:「論廣東士人敦崇經術,則鄭晃導其先路;至惠士奇始大辟門庭;釐正文體,則夏之蓉以清正為宗;至史夢琦始革其凡陋;博通吟詠則陳德華以風雅提攜;至吳鴻而弦歌遍地;策勵士品,則史貽直以廉隅是尚;至王安國始一道同風;金石篆隸,則翁方綱以漢法為宗;至錢大昕始再為揚扢。若夫穿穴古今,貫通往事;談歷朝成敗,考史筆之是非;人知魯豕之訛,家司董孤之學,則實大昕之力也。」這表明廣東所以改變文風落後的狀態,實賴以上廣東學政在任時重視端正學人士子詩文風采,致力於培養學術人才,尊崇歷史經典傳揚,激勵士人養成廉潔奉公的品德,重視金石篆隸文字之研究,以至帶動學者士人貫通古今,分清歷朝成敗得失,都起了首樹風氣的作用。從而造成後來清代廣東人才輩出,詩、文、書、畫如百花迎春,呈現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 二 ) 厲行科舉,考選人才

清代厲行科舉考試,是學政的重要任務。是否在科舉考試拔選有用之才,列為學政成績好壞的標誌之一,所以歷任學政必每年定期巡視所屬府、州、縣各地,收集每次取錄的秀才覆核發榜、審核報送學人才子參加舉人考試,選拔舉人上京參加全國會試考選狀元。所屬各地考試成績如何,都例由學政將中選人數、試卷優劣、思想質素、學識高低等等奏請朝廷,提出改進的建議。學政鄧鍾岳,員生每學完一課,必巡視各地,召見知名教官和學生親自考問,作為考核成績,選拔人才的依據。各級員生自然刻苦用功,不敢怠慢,所以學規肅然,學風勃興,得人最盛。

學政翁方綱對廣東科舉考選情況,也向乾隆奏報粵中士人質素和文風趨向。指出「廣州以東各地人遴聰慧;廣州以西各縣人多樸魯」,認為氣質之轉變,一時難以奏功,於是曾令飭各地學官對在學員生實行嚴格甄別,對過於低劣、抗不遵課都予以「禠革衣頂」。在這些明智而盡職的學政帶領下,使廣東自乾隆時代以後學人士子的成才益見大增。據記載:廣州、惠州、潮州和嘉應州等三府一州,每屆考試人數多達二三千人,文飭為之座滿,甚至有堂前堂後在露天應考。足見學人讀書應試之盛,為前所未見。

( 三 ) 收授學生,親自講學

自古以來文教官員常有實行官教合一的制度。既當官,又任教。如唐代各級傳士官員,每有定製分配學生給以授課,培養人才。明代提學使,清代學政使也承接親自講學授徒的傳統。康熙學政惠士奇,以收授學生和門徒眾多而著名。曾有廣東何夢瑤、勞孝輿、羅天尺、蘇珥、陳世和、陳海品、吳世忠和吳秋時,都受教於惠士奇而成名,稱「惠門八子弟」,有詩有文,揚名於世。帶動了乾隆、嘉慶以後學者文人接踵而來。翁方綱收授學生常在藥洲九曜石古榕樹下論詩講道。有一批學生每因受翁氏門下的嚴格教育贏得「飛騰而去」的讚揚。學政孫人龍針對學生對古學知識不足,而上奏朝廷闡述「士貴通才、學宜稽古」的道理,主張科舉人才要「時藝與古學」並重,即對時代詩文和歷史知識不能偏廢,使學人士子成為通曉古今之人才。由於學政位於一省文教之尊,其思想言行都廣受愛戴而易於實行,因而對培養廣東人才發揮了領先和示範的作用。

( 四 ) 維修古蹟,搜羅遺書

學政使為保護維修名勝古蹟,搜集整理遺書遺文,訪求遺賢逸士,做出了不少成績。各任學政巡視各地,見有名人祠墓荒蕪,廟宇殘破和遺書遺賢及遺物的發現,每能督導各地府、州、縣的學官開展工作。翁方綱連任廣東學政計8 年,曾親自搜羅廣東各地金石碑刻,編成《粵東金石略》等著作,對傳揚廣東歷史文化發揮了重要作用。據學政徐琪《續葺各處名勝奏摺》所載,他向清廷奏報維修廣東各地的名勝古蹟就有韓愈、張九齡、劉瞻、蘇東坡、邱浚等人的祠宇和遺址多處;還有博羅、增城、羅浮山和南雄大庾嶺等地種梅造景,增美名勝,還發布搜羅地方遺書遺文告示,及保護參觀九曜石告示等。這些事跡,對弘揚民族文化,都發揮了重要影響。

( 五 ) 興利除弊,革新舊制

科舉時代的文人舞弊屢禁不止。廣東紈絝弟子為科場考試實行私賄和舞弊之風也很盛。而文教事業的振興和文場歪風的收斂,每能依靠公正廉潔的學政處置得力才得改變。如學政惠士奇下車伊始就焚香設誓:「不妄取一文,不妄徇一情」,還頒令條規,實行學人能背誦五經,背寫三禮、左傳者給以諸生食餼和童子青其衿的獎勵,備受學人愛戴,尊為「紅豆先生」。學政章鋆一到任就盛行禁絕舞弊,一度打擊了文場行賄之風,將貪官收受的贓款倡建了義學10 多所,從而受惠於貧家弟子,使其有讀書機會,文場積弊也得以收斂。

學政汪鳴鑾與廣西學政李殿林也在張之洞的支持下,聯合奏請朝廷創立廣雅書院。會合粵桂兩省實力,延聘精明學者掌教,選取了優秀員生入學。為了加速培養適應時代需要的人才,而大力進行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革新。院內創新設立經學、史學、理學和經濟學四門課程,分別教學。隨後又增設西學,這就包括了中、西方的科學課程。書院教學宗旨正如張之洞撰寫的對聯所說:「雖富貴不易其心,雖貧賤不穢其行;以通經學古為高,以救時行道為聖。」還有在同治三年(1864 年)又奏准設立廣東同文館,目的是我國早年少有的幾間同文館之一,是培養翻譯外語人才。下設英館、俄館、東館和法館,分別培養英文、俄文、日文和法文人才。學業成績優良者,列入貢生待遇,可作縣丞之用。

這就帶動了粵人學習外語,輸送人才出國留學等,都有促進作用。這些清代晚期的革新措施,對廣東跟上時代潮流、振興文教事業都有積極的作用。

作者:陳以沛

  來源:《嶺南文史》雜誌

版權說明:本文來源網絡若侵權請聯繫刪除,版權歸原創作者或原平台所有。

(本文為直接轉載的文章,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於原作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