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象之爭:我國連續28年貿易順差,印度連續49年貿易逆差

古史新談 發佈 2022-07-21T19:19:54.357085+00:00

印度和我國是世界唯二的兩個人口超過10億的超級人口大國,一直被大家拿來比較,也被稱為龍象之爭。2021年我國人口14.13億,印度人口13.

印度和我國是世界唯二的兩個人口超過10億的超級人口大國,一直被大家拿來比較,也被稱為龍象之爭。2021年我國人口14.13億,印度人口13.93億,和我國相差2000萬人,但是印度人口增長率遠高於我國,一年增長一兩千萬,而我國去年只增長了48萬,預計最遲明年也就是2023年印度人口就會超過我國。


從人口發展趨勢來看,印度人口規模肯定會和我國拉開一定趨勢,根據聯合國的預測到2050年印度人口會達到16.68億,而我國人口會降到13.17億,按照這個數字,到2050年印度人口會比我國高3億多人。

因為印度人口可能會超過我國,而且印度人口結構更年輕化。所以很多人認為印度也會和我國發展歷史一樣,從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走出口型經濟的路線,逐漸進行產業升級,發展壯大,因為印度人口更多,所以潛力無限,趕超我們中國都很有可能,那麼真的如此嗎?


印度雖然和我國都是人口大國,如果單看青壯人口,印度可能比我國還要多。理論上印度可以和我一樣依靠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對外貿易,逐漸積累資金,進行產業升級。

但是理論是理論,實際是實際,印度實際上和我國走了一條差別很大的道路。我國著力發展工業製造業,不斷進行產業升級,而印度選擇了優先發展服務業。兩種不同的選擇導致了印度要在前期走出口導向型經濟,積累資金和技術,沒有太成功。


從1947年印度建國到2021年整整75年的時間,印度貿易順差竟然只有2年時間,分別是1950年和1972年,從1973年至今,印度連續49年時間是貿易逆差,印度出口賺的外匯還不夠印度進口用。

更可怕的是,印度的貿易逆差呈現不斷擴大的趨勢,1973年印度貿易逆差只有2.94億美元,而2021年印度貿易逆差高達1922.4億美元,是1973年的654倍。


主要原因就是印度工業、製造業發展水平跟不上國內需求,國內工業品的自給率不高,需要從國外大量進口。

而我國因為選擇了和印度不同的方向,雖然開始時更艱難,但是基礎很牢固,厚積薄發。讓我國工業品自給率不斷提高,一些產業已經走到了國際第一梯隊。從1994年開始我國連續28年實現了貿易順差,順差額從1994年的53.91億美元,增長到了2021年的6764億美元,是1994年的125倍,我國也繼續蟬聯全球第一大貿易順差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