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將李如松:抗倭援朝一戰成名,讓日本300年不敢正視華夏

夢崖攬佳人 發佈 2022-07-22T04:19:40.658840+00:00

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國始終在世界歷史上占據著重要的地位。而中國的強大,也從未對其他文明構成威脅,反而促進了周邊國家的繁榮。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便是亞洲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國始終在世界歷史上占據著重要的地位。而中國的強大,也從未對其他文明構成威脅,反而促進了周邊國家的繁榮。

在明朝時期,作為大明帝國忠實盟友的朝鮮在受到倭寇侵襲的時候,明朝大將李如松便率軍出擊,拯救朝鮮於危急存亡之際。這一段歷史也充分地體現了華夏文明的氣魄。

也正是因為這一次成功地出擊,打破了日本妄圖以朝鮮作為跳板,繼而侵擾大明帝國的陰謀。明軍主將李如松也讓倭寇清醒地認識到蠶食中原王朝如同痴人說夢,自此以後300年不敢再有任何非分之想。

太閤的野望

公元1588年,豐臣秀吉結束了日本戰國時期的混戰,統一了日本,成為了日本真正的當家人。這位當初因身形瘦小而被嘲笑為「猴子」的貧農子弟,此時卻成為了日本最有權勢的人物。

然而即便如此,這位商人出身的大名其野心仍然無法得到滿足。在他看來,日本無論是地理位置還是國土面積,都很難使大和民族成為強國,即便實現了統一也只能偏安一隅。

於是,在成為太閤之後,豐臣秀吉將目光投到了大海的對面。儘管哪裡有著一個強大的帝國,但蠶食的計劃已經初步在他的腦海中形成。只要計劃順利進行,將大明帝國納入自己的版圖也並非不可能。

公元1591年,豐臣秀吉派出使者向朝鮮國王李昖遞交國書,告知其將要借道朝鮮入侵大明帝國的計劃,並要求李昖為其軍隊提供必要的幫助和補給。很明顯這是「假虞滅虢」的伎倆。

對於這份國書,朝鮮上下立刻陷入慌亂之中。所有人都深知日本人的狼子野心,但由於朝鮮國內重文輕武,以至於此時的朝鮮根本沒有信心抵抗日本的入侵。於是,大明成為了他們最後的救主。

然而對於向大明求援的方式如何實施,朝鮮內部仍然存在很大的分歧,以至於在向大明帝國求援時遮遮掩掩,沒能將日本的真實意圖和情況告知明朝,使明朝在後來的戰爭中一度陷入被動。

而就在朝鮮含糊不清地向明朝告急時,日本卻極其迅速地完成了集結,並於1592年4月13日發動了侵略朝鮮的戰爭。十五萬日軍浩浩蕩蕩地度過了海峽,一場轟轟烈烈的侵略戰爭就此開始。

臨危受命

倭寇在朝鮮登陸之後,便展開了瘋狂地進攻。在日軍猛烈的攻勢下,朝鮮官兵根本沒有任何還擊的能力,因此僅一個月的時間,日軍便占領了朝鮮90%的國土,國王李昖也被迫向北逃竄,成為了流亡政權。

儘管此時的朝鮮將領李舜臣率領艦隊給予了日軍重創,但由於當時的戰爭形式以陸戰作為主導,海戰僅僅是陸戰的延伸,無法成為戰場的主導,因此日軍依舊高歌猛進。

而由於前期大明帝國得到的信息嚴重錯誤,因此當祖承訓率領的三千遼東鐵騎進入朝鮮戰場之後被打得丟盔卸甲,明朝援助朝鮮的第一戰也以失敗告終。

在得知日軍的真實兵力之後,明朝迅速徵召全國的精銳部隊,並將主帥更換為李如松,再次整頓軍隊開赴朝鮮。明軍與倭寇的正式較量就此開始。

就在日軍開始暢想全部占領朝鮮之後,如何將這裡變為自己真正意義的戰略後方時,明軍進入朝鮮的消息也隨之傳來。坐鎮平壤的日軍將領小西行長在接到報告後,臉上的笑容瞬間凝固了下來。

報告上的信息顯示,明軍將領李如松已率領步騎軍隊五萬人進入朝鮮,其轄下的士兵沿途秋毫無犯。李如松究竟是怎樣的將領,小西行長無從得知,但這五萬人嚴明的紀律卻讓他感到大事不妙。

作為一個將領,小西行長深知率領部下攻城略地,打家劫舍十分容易,但一支令行禁止的軍隊,其戰鬥力則更加可怕。於是,小西行長決定以和談來解決明軍的支援。

在接到小西行長的和談請求之後,李如松十分爽快地答應了下來。然而到了和談當日,原本應該出現在平壤城外的小西行長卻全副武裝地站在城樓之上,而李如松也率領著大部隊集結在了城下。

至此,和談雙方的態度已十分明顯。於是明軍毫無顧忌地展開了猛攻,很快明軍帶來的各種火炮和火銃便讓平壤城內的倭寇苦不堪言。明軍的火炮幾乎做到了無死角覆蓋,很快便拿下了平壤。

而逃跑後的小西行長自此便患上了「恐明症」,對其他日軍將領描述著明軍的可怕,以至於其他的將領常常奚落這個敗軍之將。然而李如松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沉著應戰

就在李如松率領軍隊一路高歌猛進之時,日軍也在積極地調整自身的戰略。雖然豐臣秀吉野心勃勃,但糧草的供給也早已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能力邊界,明軍的到來更讓他們感到無法再像之前那樣勢如破竹。

於是,在了解到明軍擁有良好的火炮作為遠程武器之後,日軍果斷地放棄了原來的戰鬥方式,決定在野外進行一次伏擊戰。因為火炮的架設與轉向需要很長的準備時間,伏擊戰可以使明軍的火炮無用武之地。

儘管在戰前李如松便感覺到了日軍的陰謀,但由於朝鮮急於結束戰爭,李如松還是派出了查大受和祖承訓作為先頭部隊,自己則親率三千遼東鐵騎開赴漢城。

在日軍誘敵深入的戰略下,查大受和祖承訓很快便被日軍包圍,而李如松在派出斥候催促楊元前來救援之後,則率領著三千騎兵火速與二人匯合。日軍在得知李如松加入戰局之後,便展開了更加瘋狂的進攻。

然而遼東鐵騎與蒙古人多年的戰鬥經驗,讓這場早已被設計好的伏擊戰徹底成為了日軍的噩夢。原本打算一舉殲滅明軍主帥的日軍,在遼東鐵騎的衝擊下節節敗退,三千人將三萬日軍打得潰不成軍。

而在楊元的援軍趕到時,李如松親自率領幾十名騎兵為大部隊殿後,日軍在見識到李如松神勇的表現之後,徹底喪失了鬥志,最終只能撤離朝鮮。自此以後300餘年再也不敢妄圖進犯中原。

結語

自古以來,只有國家強大,國民才能獲得尊嚴。朝鮮軍隊的無能,使得日軍對戰爭有了足夠的信心,也讓他們認為豐臣秀吉的願望並非不可實現。

而在遇到李如松率領的明軍之後,日軍才意識到之前的戰績只不過是遇到了軟弱的對手。也正是因為大明展現出來的強悍的戰鬥力,才讓日本人不敢小覷。可見一支強有力的軍隊對於國家來說是何等重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