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人生」是大智慧

夕陽不是黃昏 發佈 2022-07-22T06:14:16.576658+00:00

不說從前什麼「頹廢」、「沒落」、「陰暗」,就是現在寬容度大大提高了,依然散發著一種玩世不恭的痞子味。人生是寶貴的,是嚴肅的,是無可替代的,怎麼容許去「遊戲」,怎麼捨得去「遊戲」呢?



「遊戲人生」不是個好詞。不說從前什麼「頹廢」、「沒落」、「陰暗」,就是現在寬容度大大提高了,依然散發著一種玩世不恭的痞子味。人生是寶貴的,是嚴肅的,是無可替代的,怎麼容許去「遊戲」,怎麼捨得去「遊戲」呢?


話是不錯。可是我想,換一個高瞻遠矚的角度,假設有種高智慧的外星人俯瞰地球;正如我們小時候,愛蹲在螞蟻窩邊上觀察,就會覺得那些勤勞的小生靈(人也是「小生靈」呀)實在是好玩極了。「好玩」不就是遊戲嗎?這是從空間的角度說。從時間的角度說,如果真有位歷史老人,他穿越時光隧道,看到人類數千年在那裡「大眼對小眼」「台上握手,台下絆腳」,肯定發笑:何必!本來就是一場遊戲,擠干腦,伴上命,值嗎?

其實用不著外星人或歷史老人,過去和現在並不乏這樣有「大智慧」的人。我第一個想起了莊子,妻子死了,非但不哭,反而笑著擊鼓號歌;他認為這是人生的必然,何悲之有?37歲的陸幼清先生癌症病情已經發展到了晚期,知道自己的生命只剩下100天,沒有被疼痛和悲痛擊倒,反而用詼諧的語氣,詳細記錄了自己的各種感受,用一本《死亡日記》,給人們留下了對人生真實而平靜的思考。還有子尤小朋友是這樣描繪自己的絕症:「上帝準備今年送一個金燦燦的腫瘤給一個人……他就準備送給我,我是超越一切的!我把這叫享受。」當你參透了世上萬物生生死死、生生不息的規律,當你意識到生命只是命運的「遊戲」,當你知道人生最大的公平就是死亡,那麼,一切厄運都成了一種體驗,你都有了接受的勇氣——痛苦並快樂著。

從局部來說,能「遊戲」一下,對人生也是種保護。記得侯寶林先生在一次」批鬥會」上,造反派呼口號:「永世不得翻身」,他就「乖乖」倒在地上,把殺氣騰騰的會場攪成了遊藝場。還有位「反動權威」乾脆在萬目睽睽之下閉目養神,思考起自己的「課題」來。咬一咬牙,閉一閉眼,甚至委屈一下自己,一切都會過去;「而那過去了的一切,將會變成親切的懷戀。」這是普希金寫的。時間是最有效的清洗劑,把人生當成遊戲,你就能安度逆境,休養生息,迎接明天。

當然,遊戲人生並非頹廢和放蕩;恰恰相反,你要認認真真充分享受遊戲的快樂。想一想,我們兒時的「打彈子」「踢毽子」「老鷹抓小雞」「官兵捉強盜」,那都是多麼難忘的遊戲哪,遊戲的快樂是最純淨的了。你不能破壞規則,亂來一氣,否則,不但自己毫無快樂可言,而且破壞了大家的快樂,這可是「罪當誅」了。

我這把年紀,應該是把人生看得比較「透」了。「透」,不是像魯迅寫的,在嬰兒的滿月酒宴上說什麼:「這孩子終究要死的」;而是以儘可能平和的心態,面對在未來一定會遭遇到的一切;同時對這個世界上許多喧囂的事,看一眼,笑一笑,然後,該幹什麼幹什麼。因為屬於我的時間不多了。其實,誰的時間又是多得用不完呢?

在當前充滿著太多不確定性的年代,所謂的「百年大變局」,不少人或者「吃瓜」或者「打醬油」,這當然是對自己好心態的保護,可是「遊戲」更技高一籌,因為你是那個躲迷藏的人,看著那位蒙著眼睛的小朋友東沖西撞,間或發個聲音逗逗他,豈不樂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