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1年,戚繼光僅以傷亡20將士代價斬殺5000倭寇

史海撈底 發佈 2022-07-22T13:06:42.506554+00:00

到了明朝中期,倭亂更甚,他們不僅劫掠百姓,就連政府官船也不放過。倭刀是明代人對日本刀或仿製日本刀而成的刀械的稱呼,就文獻所知日本刀最早傳入中國是在於宋代,並且是當作收藏品一樣的使用,到明代時才開始作為兵器使用,如戚繼光等武將很早就開始採用此種類的刀為自軍配備,之後中國人也有用苗刀一稱來稱呼此類的刀,但是明朝軍隊對這種武器用的不習慣,特別是用來對抗發明這種刀的倭寇,完全不是對手。

倭患向來是東亞大陸國家在明朝時期的大問題。到了明朝中期,倭亂更甚,他們不僅劫掠百姓,就連政府官船也不放過。

為了嚴厲打擊倭寇勢力,維護沿海地區的穩定,明朝政府從山東調遣著名的大將——戚繼光,前往東南地區抗倭。

倭寇手中的倭刀長而且窄,在出擊速度上大大的克制了明軍用於衝鋒的長槍,並且倭寇雙手握刀,勢大力沉,往往才一交手就砍斷數十支長槍,給明軍士兵造成了巨大的恐慌。


倭刀是明代人對日本刀或仿製日本刀而成的刀械的稱呼,就文獻所知日本刀最早傳入中國是在於宋代,並且是當作收藏品一樣的使用,到明代時才開始作為兵器使用,如戚繼光等武將很早就開始採用此種類的刀為自軍配備,之後中國人也有用苗刀一稱來稱呼此類的刀,但是明朝軍隊對這種武器用的不習慣,特別是用來對抗發明這種刀的倭寇,完全不是對手。


起初,戚家軍的抗倭成果並不明顯。他們初來乍到,對當地的情況了解不多,與此相反,倭寇常年在此地活動,早已經對明朝官兵的武器和兵法瞭然於心。在這些兇猛的倭寇面前,戚家軍也陷入了困境。

為了贏回抗倭主動權,戚繼光從西南地區引進了一種兵器,同時改變了戚家軍的作戰方式,終於讓抗倭局面明顯好轉。而這一扭轉乾坤的利器,就是古代冷兵器的翹楚——狼筅。


而「狼筅」是根據倭刀的劣勢發明的,它取自於南方地區生長的毛竹,老而堅實,體型長度一般在五米左右,然後在毛竹的頂端裝有長槍槍頭,可以用來阻擋敵人的進攻和刺殺敵人,兩旁九個枝節上的枝杈則被火燙的有直有鉤,不僅敷有毒藥,而且還繫著鐵箭頭。

不過總的來說,狼筅要靠和鴛鴦陣中的其它武器相配合,才能發揮作用。單個狼筅手,丟出去,那根本就是個渣,或者說,鴛鴦陣中的任何一個單獨的兵種,丟出去單兵和倭寇作戰,都是必敗的。鴛鴦陣的威力,在於長短武器的配合。當然了,相比之下,倭寇的武器也比較單一,以前能玩死明軍,主要還是因為江南地區的特殊地形,普通的兵種配合作戰展不開。而戚繼光的鴛鴦陣,其實就是一種兵種配合的「微型化」。

1561年,倭寇大軍強攻浙江,分別從台州、象山、奉化入侵,戚繼光率領戚家軍在寧海抗擊倭寇,手持狼筅的士兵在「鴛鴦陣」中遊刃有餘,身後的刀手和槍手斬敵無數,倭軍無力回擊,最後倉皇逃回海上,這就是著名的「台州大捷「。

在此次戰鬥中,明朝軍隊以20名將士的犧牲為代價,消滅倭寇五千多人,十三次戰役皆大獲全勝。可謂是「一筅當先,萬夫莫開」。

或許今後不會再有人了解「鴛鴦陣」和「狼筅」,可這份共御外敵、保家衛國的精神始終流淌在每一位中華兒女的血液之中。武器,是為殺人而生;但為保衛家國而戰,是武器的無上光榮!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