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5G專網進展跟蹤

智造匠人的羊皮卷 發佈 2022-07-25T22:06:03.888585+00:00

三大運營商5G專網發展進展分析。去年8月,對當時專網的發展現狀及面臨的挑戰進行了總結和分析。時隔一年,國內5G專網進展如何?1. 5G專網已成為面向企業用戶服務的關鍵基礎設施,GSA數據顯示全球已有296家組織正在部署,超過70家運營商和50家設備供應商參與了5G專網項目;2.

三大運營商5G專網發展進展分析。去年8月,對當時專網的發展現狀及面臨的挑戰進行了總結和分析。時隔一年,國內5G專網進展如何?

1. 5G專網已成為面向企業用戶服務的關鍵基礎設施,GSA數據顯示全球已有296家組織正在部署,超過70家運營商和50家設備供應商參與了5G專網項目;

2. 截止6月,中國移動最新落地5G專⽹數量達到4400餘個,並帶動DICT項⽬簽約⾦額超160億元;中國電信已累計落地了2500餘個5G定製⽹項⽬;中國聯通則有1700個5G ⾏業虛擬專⽹項⽬;全國目前已部署5G行業虛擬專網(不包括5G混合專網和獨立專網)超過5323個。

3. 5G專網仍處於早期階段,據華經產業研究院數據,全球2020年5G專網市場規模為9.2億美元,預計2020—2027年的複合增長率將達到37.8%。目前我國5G專網發展還受到網絡運營成本高,行業標準不統一,產業鏈不成熟等因素的制約,需要持續突破。

1、整體進展

自5G正式商用三年來,中國5G發展邁入快車道,取得積極進展。5G網絡建設上穩步推進。截止6月,已累計開通160萬個5G基站,覆蓋全國所有地市和縣城城區;5G終端市場快速發展,截止今年3月底,共有761款5G終端獲得進網許可,其中手機終端548款,5G行動電話用戶數達4.03億。

應用方面,個人領域5G用戶戶均移動數據流量已超20GB,行業應用上,部署5G行業虛擬專網(不包括5G混合專網和獨立專網)超過5323個,5G正在工業、醫療、教育、交通等多個行業領域發揮賦能效應,形成多個具備商業價值的典型應用場景,已覆蓋國民經濟97個大類中的40個。

5G專網作為面向企業用戶服務的關鍵基礎設施,是運營商不斷深入企業生產經營,發掘更大服務價值的重要抓手,在商業變現的同時幫助行業實現數智化轉型。據GSA數據顯示,截止今年6月,全球已有296家組織正在部署基於5G的專用行動網路,同時有超過70家運營商和50家設備供應商參與了專用行動網路項目。應用領域上,製造業成為專網部署領域最多的行業,其次是教育、礦業及電力公司。

國內三大運營商5G專網模式主要分為三類,包括與公網完全共享、與公網部分共享和獨立部署,每種模式各自都有其名稱,對應關係如下圖。

據了解,三⼤運營商均已推出各⾃5G專⽹模式 2.0。中國移動最新5G專⽹數量4400餘個,並帶動DICT項⽬簽約⾦額超160億元;中國電信已累計落地了2500餘個5G定製⽹項⽬;中國聯通則有1700個5G ⾏業虛擬專⽹項⽬。

2、中國移動

1)累計落地5G專網項目4400個

中國移動非常重視5G專網發展,自2019年6月發放5G牌照以來,不斷加快從網絡能力向服務能力拓展,率先在業界發布5G專網系列方案,相繼推出5G專網運營平台、5G專網2.0。對B端客戶提供「自服務、自運維、自開發」網絡服務。目前在原有基礎上提出「優享+」、「專享+」、「尊享+」,將專網能力同晶片組、MEC、運營等能力結合起來,升級綜合服務能力。並推出了多套標準化的行業方案,方便各行業客戶更便捷地進行開通。

截至今年6月,已累計落地5G專網項目4400餘個,覆蓋多個重點行業。港口方面,中國移動同前十大貨櫃港口均有合作。比如中國移動聯手福建某港口建設5G智慧港口,通過構建5G+MEC專用網絡,實現1人遠程操控4台龍門吊,時延低至8-10ms、可靠性達到99.999%,明顯提升工作效率,增強工作安全。礦山方面,已建設200家智慧礦山。比如山西某煤炭企業5G智慧煤礦項目,建成了井下534米的5G專網,實現井下危險崗位單班減員10人,硐室人工巡檢距離減少5-6公里/天,大大降低井下危險作業區域安全事故發生可能性。此外,還有13家A+級鋼鐵企業,1000餘家5G智慧工廠,2大電網,180個5G智慧電力項目等。

2)攜手寧德時代,建設全國最大5G專網

今年,中國移動與寧德時代展開合作,拉開了全國最大5G專網項目建設序幕。僅僅歷時2個月,中國移動就為寧德時代建成橫跨福建、江蘇、四川等六個省份、七大基地總覆蓋面積超500萬平方米的5G企業專網創造了多項第一。

整張專網橫跨全國6省份8市40個廠區,是全國網絡覆蓋面積最大的企業5G專網,也是國內首次規模商用5G UPF+方案,實現了最高安全等級的5G專網。同時它也是中國移動5G專網平台的首次全國性使用,實現了企業5G專網的全面監管共維。藉助這張「巨輪級」5G企業專網,寧德時代構建了以5G為基礎的工業網際網路架構,依託其高帶寬、低時延、廣連接的技術先進性,解決極限制造的業務痛點。寧德時代已探索出22個具有高價值的業務場景,目前已落地9種5G融合應用。

3)兩大優勢,推進三大轉變

在5G專網發展上,中國移動有頻段和高精度定位兩大優勢。一方面,中國移動5G上有2.6G和4.9G,並與中國廣電共建共享700M頻段,具備完整的高中低頻段資源,已建成全球最先進和最大的5G SA網絡。另一方面,中國移動建成了全球最大的5G+北斗高精度定位網絡,持續推出5G TSN等新能力應用。比如杭州東站的5G高精度定位項目,可實現定位精度2-3m,準確率達90%以上。

中國移動稱後續將持續推進5G專網服務實現「三個轉變」:從盡力而為的網向可靠確定的網轉變、從單一組網向雲網融合的轉變、從集中管理到多樣管控的轉變,全面融入企業生產環境,賦能企業數位化轉型。

3、中國電信

1)落地5G專網項目2500個

截止今年6月,中國電信已累計落地5G專網項目超2500個。為了提升5G專網能力,推出「網、邊、雲、用、服」五位一體的NICES綜合解決方案,即:網絡能力(N,Network)、邊緣能力(I,stands for Intelligence)、雲邊協同能力(C,stands for Cloud computing)、應用隨選能力(E,Elements)和服務保障能力(S,Service),合稱「NICES」。力求通過「5G+邊+雲+X」打造一體化定製融合服務。

2)15個領域和數百個大型企業進行5G專網合作

產品分類上,根據不同的行業需求和場景,分別提供「致遠」、「比鄰」、「如翼」三類不同的定製網服務模式。其中致遠模式項目占比65%,主要面向廣域優先型客戶。比鄰模式項目占比約33%,主要面向時延敏感型客戶,通過多頻協同、載波聚合、超級上行等技術,可實現帶寬增強、低時延網絡。如翼模式占比約2%,主要面向安全敏感型客戶,提供一張隔離的、端到端高性能的專用網絡。

中國電信5G專網在工業、交通物流、醫療、教育等揚帆行動計劃的15個行業、與數百個大型政府企業開展合作。例如在智能製造方面,中國電信與中興合作,在江蘇實現了廠區智能物流場景,在南京濱江5G智能製造基地,實現40台AGV自動化調度。在智能礦山方面,中國電信與准能集團合作,建成了覆蓋兩大3000萬噸露天煤礦的103個基站的5G專網,實現200多台礦卡無人駕駛,項目實施5年預計可節省成本9億元。

4、中國聯通

1)已有1700個5G行業虛擬專網項目

截止2022年5月,中國聯通已有1700個5G ⾏業虛擬專⽹項⽬,5G行業虛擬專網服務客戶數達到1738個。

2020年,中國聯通發布了三種5G專⽹模式和兩款 5G專線產品:5G虛擬專⽹、5G混合專⽹、5G獨⽴專⽹和5G智選專線、5G精品專線。2021年12⽉,推出5G⾏業專⽹產品體系2.0—— 5G專⽹PLUS,相對於1.0實現了⽹絡跨越、⾏業跨越和服務跨越三⼤跨越,實現所謂的更強⽹絡、更懂⾏業和更優服務。

2)3種商業模式滿足B端客戶不同需求

在專網市場,中國聯通構建了基於流量和切⽚模式、基於⽹絡+ 平台+ 應⽤模式、⽹絡+ 平台+ 集成服務模式等 3 種商業模式,分別滿⾜5G To B客戶的不同需求,以5G專⽹帶動⾏業DICT的收⼊增⻓。

此外,布局了5G「 7+9+9」 ⾏業應⽤,聚焦⼯業互聯⽹(鋼鐵、家電製造、汽⻋再造、採礦)、智能教育、智慧城市、數字政府7 個成熟⾏業的 1-N規模化複製推⼴;培育智慧教育、⽣態環保、紡織服裝、港⼝、智慧⽂旅和融合媒體、計算機電⼦、住建、電⽹等9 個⾏業的創新突破;孵化裝備、化⼯、⻋聯⽹、智慧物流、智慧農業等9 個⾏業示範探索。其中,⼯業互聯⽹領域占⽐50%左右。

5、挑戰

1)全球5G專網仍處於早期市場階段

當前,全球5G專網仍處於早期市場階段。三大運營商對5G專網的數據披露都僅限於數量,並未披露具體收益。有分析認為可能相較於C端市場的收入量級,5G專網收入的差距仍然很大。據華經產業研究院數據,全球2020年5G專網市場規模為9.2億美元,預計2020—2027年的複合增長率將達到37.8%,5G專網市場規模隨垂直行業客戶的需求提升高速增長。若按我國占全球20%的比重,到2027年我國5G專網市場規模接近20億美元,甚至更高。

2)需要圍繞痛點持續探索

後續仍然需要緊緊圍繞行業用戶的痛點進行深入探索。5G專網不能自我孤立,而是要和客戶企業的業務深入融合在一起,才能真正為客戶帶來價值。目前我國5G專網發展還受到網絡運營成本高,行業標準不統一,產業鏈不成熟等因素的制約。

第一,解決網絡運營成本在運用新技術的同時,持續加深行業交流合作,真正深入各行業的核心流程,推出更貼近客戶痛點的好方案。

第二,跨行業的標準制定是產業融合的前提,同時5G專網服務涉及產業鏈較長,需要產業上下游加強合作,破解諸如終端或模組「價格高、市場碎片」等難題,構建良性循環發展的產業生態,讓5G專網從「能用」真正到「好用」。

第三,商業模式上需要不斷探索,在已有的智能製造、車聯網和醫療等領域之外,還可嘗試基於流量、以租代建、切片經營、平台模式等不同的模式探索,不斷推進專網市場發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