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圖與天下:西洋地圖對「中國中心」文化與政治的瓦解

大學專業深一度 發佈 2022-07-26T17:10:11.067650+00:00

地圖現在成為生活出行必備的工具,但在交通不便的古代,繪製地圖之難不難想像。地圖在古代不僅僅是工具,背後反映的是文化與政治。

地圖現在成為生活出行必備的工具,但在交通不便的古代,繪製地圖之難不難想像。地圖在古代不僅僅是工具,背後反映的是文化與政治。

不同的朝代對地圖的繪製都會有各自的特點,在西洋地圖知識傳播的明清時期,地圖已經展現出世界的面貌,對中國傳統華夏文明其實是很大的衝擊:天下九州之外存在著很多的國家,中國也不是世界的中心,與此相對應的是文明也不是唯一的文明,那麼基於文明的政治合法性自然就會受到懷疑。

中國地圖的歷史淵源流長

在傳說時代,中國人文始祖伏羲女媧畫像中分別持有規矩(圓規和直尺),是測量和繪圖的工具。河圖洛書的神秘傳說,左圖右史的傳統,也說明古人對於地圖的深刻認識。

中國現存第一幅地圖是20世紀70年代出土於河北平山縣的《兆域圖》,「兆域」的意思就是陵園。中山國後期的君主中山王厝,要求工匠們把他對墓地的設計刻在銅版上,完成了這幅《兆域圖》。

20世紀80年代,在甘肅出土的放馬灘地圖,是西漢初年的紙質地圖,同時出土還有一批時間更早的繪製在木板上的地圖,是世界上留存至今的最早的地圖文物。

魏晉時期,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以「地圖學家」的身份載入史冊的大師裴秀出現。當時中國的地圖所參考的主要典籍為古老的地理著作--《禹貢》,成書時間為東周。但是到晉朝時,其中所載的許多內容早已過時。裴秀根據自己對《禹貢》的考證,繪製一份全新的地圖集,這便是在中國製圖學的里程碑之作——《禹貢地域圖》。裴秀提出繪製地圖的理論---製圖六體一直被中國歷代的製圖學家所沿用,直到明清時期才被西方傳入的製圖理論所取代。

地圖的文化和政治意義:地理與文化的融合

地圖是用來描繪世界的,世界本來是真實的存在,並不因地圖的繪製而發生改變。地圖的繪製則傳遞出繪製者的意圖。

儘管地圖繪製技術很高,但地圖繪製總是脫離不了文化的影響。地圖繪製以文明劃分,以文明的角度理解和繪製「天下」。

從地圖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文明的思路。總是把地圖命名為禹貢、華夷、輿地圖,禹貢是《尚書.禹貢》的五服理論,按照遠近親疏劃分;而華夷是中華文明的遠近劃分;輿地,是舟車所能到達的地方,不能到達的地方自然不是所屬。

有人會說,古代能到達的地方很少,實際上古代中國與世界的交流並不少,與大秦、阿拉伯的交流,唐宋的海外貿易,明朝的鄭和下西洋,天下的範圍不斷在擴大,但出現在地圖上的信息並沒有隨著交通的發達而有多大改變。華夏文明的核心地位和唯一性,其實在不斷地被侵蝕,印度的佛教進入被接受,其實是外域文明的存在證據。

以中國為中心的地圖,進一步強化文化上的中心地位。

西方地圖的潛在影響:瓦解中國中心論

利瑪竇進入中國,發現中國人想像的中國那麼大,幾乎容不下世界;想像的世界有那么小,幾乎容不下西方。地圖以小知大,他以西方最新的地理知識指出世界分五大洲,按照這種知識,傳統天下、四夷自然失去了根基。

因其準確的繪製,明朝的士大夫中的一些人很快接受這種地圖。但關於民族和國家的文化背景仍舊不能改變,「小中國而大四夷」的地圖很難被廣泛接受。利瑪竇繪製的《山海輿地全圖》為了迎合國人的思維,把中國放大。不僅是士大夫接受了《山海輿地全圖》,萬曆皇帝把此圖印在皇宮的屏風上。

利瑪竇之後,艾儒略的《職方外紀》也引用了利瑪竇的地圖,介紹了歐羅巴,其後出版了《西學問答》,以問答的方式解釋了西方的風土人情。

但,地圖這種現在看來會瓦解中國中心的器物,對國人思想的影響非常緩慢。乾隆年間的《大清一統志》對西洋的論述混亂,後紀曉嵐校訂《清朝文獻通考》中的《四夷考》批判《職方外紀》講的太誇張,把亞細亞的用法,明顯是小瞧國人,因為亞是微、次、丑的意思。250年後,徐繼畲編撰《瀛寰志略》時,已經知道了世界的國家很多,但仍舊說「坤輿大地以中國為主」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