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甘為人梯,後世稱千古伯樂

一直健走 發佈 2022-07-27T06:47:36.746575+00:00

#歐陽修都舉薦了哪些人,才被稱為千古伯樂#【作者】神木市特殊教育學校 楊宇2022年7月24日一、歐陽修生於綿州,父親任軍事推官北宋景德四年六月二十一日寅時,歐陽修生於綿州,父親歐陽觀任綿州軍事推官 ,已經56歲了。

【作者】神木市特殊教育學校 楊宇

2022年7月24日

一、歐陽修生於綿州,父親任軍事推官

北宋景德四年六月二十一日寅時,歐陽修生於綿州,父親歐陽觀任綿州軍事推官 ,已經56歲了。大中祥符三年,歐陽觀去世,年僅4歲歐陽修與母親鄭氏相依為命,往湖北隨州投奔歐陽修叔叔歐陽曄。歐陽曄任推官二十五年,為人正直,廉潔自恃,其為人對歐陽修產生了重要影響。歐陽曄家不富裕,好在鄭氏出身江南名門望族,知書識理,用蘆杆當筆在沙地上教歐陽修讀書寫字。歐陽曄也不時關懷,沒讓歐陽修失去基本教育。

二、甚愛其文不釋卷,詩文革新播種子

歐陽修十歲,得到韓愈的《昌黎先生文集》六卷,甚愛其文,手不釋卷,為日後詩文革新播下種子。歐陽修科舉路坎坷,宋仁宗天聖元年,17歲應試未中,天聖四年再試未取。22歲,歐陽修跟隨知漢陽軍的胥偃前往京師。天聖七年春,由胥偃保舉,歐陽修就試開封府國子監,該年秋天,歐陽修參加國子監解試,在廣文館試、國學解試中均獲第一名,成為監元和解元,又在禮部省試中獲第一,成為省元。

三、未奪魁鋒芒過露,眾考官挫其銳氣

天聖八年,歐陽修參與仁宗主持的殿試,唱甲科十四名,進士及第。 據晏殊回憶,他未能奪魁,是鋒芒過露,眾考官挫其銳氣,促其成才。雖沒中狀元,歐陽修也獲得不錯名次,被授任將仕郎,試秘書省校書郎,充任西京留守推官。金榜題名同時,迎來洞房花燭。宋代有「榜下擇婿」的風俗,朝中高官都喜歡在進士中挑選乘龍快婿。歐陽修中進士,就被恩師胥偃定為女婿。天聖九年三月,歐陽修抵達洛陽,與梅堯臣、尹洙結為至交,互相切磋詩文。

四、歐陽修不滿駢文,力圖破陳腐文風

同年,在東武縣迎娶胥氏 ,當時他上司為吳越忠懿王錢俶之子錢惟演。錢惟演厚待歐陽修,很少讓年輕文人承擔瑣碎事務,公然支持他吃喝玩樂。青年才俊吃喝玩樂之餘,也吟詩作賦。當時文壇流行駢文,歐陽修等人不滿駢文卑靡拘謹,憑藉自己豐富學識,效法先秦兩漢古人手段,力圖打破陳腐文風,推行「古文」。錢惟演支持下,歐陽修有充分時間去琢磨古文創作。錢惟演政治失意,離開洛陽,由名臣王曙接任。王曙管束部下嚴格,不滿於這些人的散漫。

五、范仲淹呼籲改革,歐陽修隨聲附和

有一天,王曙把歐陽修等人集中起來,嚴厲地教導說:「你們看寇萊公,尚且因耽享樂被貶官,何況你們這些人,怎麼還敢這樣呢?」歐陽修反駁:「寇萊公倒霉,不因耽於享樂,而是因一把年紀不知退隱。」王曙聽後,默然無語。景祐元年,歐陽修被召試學士院,授官宣德郎,回京任館閣校勘,參與編修《崇文總目》。宋仁宗時,北宋積貧積弱,貧富差距拉大,社會矛盾突出。景祐三年,范仲淹呼籲改革,歐陽修認為冗官冗員是根本問題。

六、歐陽修也受牽連,被貶為夷陵縣令

最終,范仲淹受到打擊,被貶饒州。歐陽修也受牽連,被貶為夷陵縣令。康定元年,歐陽修被召回京,復任館閣校勘,編修《崇文總目》,後奉命知諫院。慶曆三年,出任右正言、知制誥。當時,范仲淹、韓琦、富弼等人推行「慶曆新政」,歐陽修成革新派干將,提出改革吏治、軍事、貢舉法等主張。守舊派阻撓,新政又遭失敗。慶曆五年,范、韓、富等相繼被貶,歐陽修被貶滁州,後改揚州、潁州、應天府等地。在滁州,歐陽修寫下《醉翁亭記》。

七、輕鬆慵懶政寬簡,治理得井井有條

他依舊保持輕鬆慵懶的態度,為政「寬簡」,使得官民稱便。但就是在這樣的執政方針下,滁州反而被治理得井井有條。皇祐元年回朝,先後任翰林學士、史館修撰等職。至和元年八月,歐陽修又遭誣陷被貶。命令剛剛下達,仁宗就後悔了,等歐陽修上朝辭行時,仁宗親口挽留:「別去同州了,留下來修《唐書》吧。」於是,歐陽修以翰林學士留朝,開始修撰史書。與宋祁同修《新唐書》,又自修《五代史記》(即《新五代史》)。

八、歐陽修主考禮部,取蘇軾蘇轍曾鞏

嘉祐二年二月,歐陽修任禮部貢舉主考官,翰林學士身份主持進士考試,提倡平實文風,錄取蘇軾、蘇轍、曾鞏等人。當時有個「太學體」,領袖劉幾最大特長是玩弄古書生僻字詞。歐陽修文通達平易,反對「太學體」。批閱試卷,歐陽修看到一份試卷,開頭寫道:「天地軋,萬物茁,聖人發。」用字古奧,其實很彆扭,意思無非是說,天地交合,萬物產生,聖人出來。歐陽修續道:「秀才剌,試官刷!」意思是這秀才學問不行,試官不會錄取!

九、蘇軾沒辜負期許,最終成文化巨人

這次考試,歐陽修看到一份較好答卷,估計是學生曾鞏的,畢竟是「自己人」,不好取第一,就取成第二。結果試卷拆封,才發現是蘇軾。一同被錄取的,還有蘇轍,以及北宋文壇一批重要人物。蘇軾考中進士,給歐陽修寫一封感謝信。歐陽修稱讚蘇軾,說讀著他的信,「不覺汗出」,蘇軾沒辜負歐陽修的期許,最終成為文化巨人。歐陽修晚年,常拿自己年輕時的文章修改。夫人規勸,歐陽修笑道:「不怕先生罵,卻怕後生笑

十、歐陽修樞密副使,次年任參知政事

放榜時,「太學體」考生沒被取中,紛紛鬧事,有人說要街上截住歐陽修痛打。仁宗給予他極大支持。北宋文風自此一振,就連「太學體」的領袖劉幾,也更名劉輝,重新參加考試,並獲取了功名。嘉祐三年六月,歐陽修以翰林學士身份兼龍圖閣學士、權知開封府。嘉祐五年,拜樞密副使。次年任參知政事。後又相繼任刑部尚書、兵部尚書等職。宋英宗治平二年,上表請求外任,不准。此後兩三年間,因被蔣之奇等誣謗,多次辭職,都未得允准。

十一、王安石實行新法,歐陽修有所批評

王安石實行新法,歐陽修對青苗法有所批評,熙寧三年,除任檢校太保、宣徽南院使等職,堅辭不受,改知蔡州,改號「六一居士」。熙寧四年六月,以太子少師的身份辭職,居潁州。熙寧五年閏七月二十三日,歐陽修家中逝世,獲贈太子太師。 熙寧七年八月,獲賜諡號「文忠」。熙寧八年九月,安葬開封府新鄭縣旌賢鄉。元豐三年十二月,特贈太尉。元豐八年十一月,加贈太師,追封康國公。紹聖三年五月,再追封兗國公。崇寧三年,改封秦國公。政和三年,改封楚國公。

十二、歐陽修文道並重,對駢文並不否定

歐陽修對文與道有新觀點,認為儒家道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歐陽修文道並重,把文學看得與道同樣重要,把文學藝術看得與思想內容同樣重要。柳開等人以韓愈相號召,主要著眼於其道統,歐陽修卻繼承韓愈的文學傳統。歐陽修自幼喜愛韓、柳古文,後來寫作古文也以韓、柳為學習典範,他取韓、柳文從字順的一面,對韓、柳文已露端倪的奇險深奧傾向則棄而不取。 歐陽修對駢體文並不一概否定,對楊億等人「雄文博學,筆力有餘」也頗為讚賞。

十三、無論議論是敘事,有為而作有感發

歐陽修理論上糾正柳開、石介的偏頗,又矯正韓、柳古文的缺點,為北宋詩文革新建立正確指導思想,開闢了廣闊前景。歐陽修早年為應試,對駢儷文下過很深功夫,認真研讀韓文。他在洛陽結識尹洙後,向尹學習簡潔謹嚴的古文手法進行寫作,注意形式多樣化。歐陽修寫作態度嚴肅,反覆修改才定稿。歐陽修散文內容充實,形式多樣。無論是議論,還是敘事,都有為而作,有感而發。例如《與高司諫書》,揭露、批評高若訥在政治上見風使舵。

十四、歐陽修三朝元老,門生故吏遍天下

歐陽修,作為宋朝的三朝元老,一代文學大家,可謂門生故吏遍天下。而且,他對於人才,特別是自己的弟子,更是不遺餘力的舉薦,被議為「獎引後進,如恐不及,賞識之下,率為聞人」,成就了很多人。歐陽修舉薦之人,僅僅在《宋史》中記錄的有名有姓、地位顯赫者就有十餘位之多。特別是歐陽修曾經舉薦過唐宋八大家中的五位,更是讓歐陽修有了「千年伯樂」的美譽。

十五、恢復秦漢時散文,以表述內容為主

唐宋八大家,分別是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宋代的歐陽修、曾鞏、王安石,以及「三蘇」,即蘇洵、蘇軾、蘇轍父子他們之所以被稱為「八大家」,是因為他們是唐宋時期「古文運動」的倡導和引領者。每個人在文學方面的造詣都非常深厚,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所謂的「古文運動」,就是要解決魏晉南北朝時期流行的駢文,只注重形式,講究辭藻的華麗,以及四六字對仗,卻忽略內容的弊端;提倡恢復秦漢時期的散文形式,以表述內容為主。

十六、超然獨騖眾莫及,天下翕然師尊之

歐陽修是宋代古文運動的領袖人物,其詩文「超然獨騖,眾莫能及」,因此,「天下翕然師尊之」。當時的很多文人,都希望能有機會將自己的詩詞文章交給歐陽修品評,而歐陽修也有了發現人才、舉薦人才的條件。曾鞏12歲時,就作了《六論》一篇。歐陽修看過此文之後,「奇之」。到了20歲,曾鞏又做《時務策》,獻給了歐陽修,得到了歐陽修的賞識,並將其收為弟子。不過,曾鞏的科舉之路頗為不順。

十七、策論為主賦為輔,將曾鞏錄取進士

1042年,曾鞏第一次參加進士考試。當時駢文還比較流行,擅長古文的曾鞏落榜。不過,歐陽修非常賞識這名弟子,專門寫了一篇《送曾鞏秀才序》,用來鼓勵曾鞏。之後,曾鞏因為父親去世,需要侍奉母親,撫養弟弟、妹妹,數年沒有參加考試。到了1057年,歐陽修主持會試。這次,歐陽修堅持以古文的策論為主,而賦貼為輔,將曾鞏錄取為了進士。後來,又在王安石的舉薦下,任館閣校勘、集賢校理,整理出了大量的古籍。

十八、王安石中進士前,曾鞏薦給歐陽修

1042年,曾鞏第一次參加會試時,王安石也參加了當年的考試,兩人是好友。曾鞏沒有考中,王安石卻考了第一。只是,王安石的文章犯了宋仁宗的忌諱,被從第一降到了第四。王安石中進士之前,被曾鞏推薦給了歐陽修,得到了歐陽修的讚賞。後來,王安石任舒州通判。歐陽修舉薦王安石為諫官,被王安石婉言推辭。歐陽修又任命王安石為群牧判官,後出任常州知州。

十九、歐陽修大為賞識,向朝廷舉薦蘇洵

王安石非常有才,政績突出,很快得朝廷重用,最後躋身宰職之列,主持熙寧變法。蘇軾、蘇轍的父親蘇洵,是歷史上一個有名的大器晚成之人。27歲的蘇洵,才突然開始發奮讀書,結果,參加各種考試也是屢試不第。最後,閉門苦讀十餘年,學業才大有精進。1056年,已經47歲的蘇洵,帶著蘇軾、蘇轍兩個兒子進京應試,專門拜謁了時為翰林學士的歐陽修,並且獻上了自己所寫的二十二篇文章。歐陽修看了,大為賞識,並且向朝廷舉薦了蘇洵。

二十、歐陽修甘為人梯,後世稱千古伯樂

我認為,歐陽修甘為人梯,稱千古伯樂,實至名歸。蘇洵文章一出,「士大夫爭傳之」。蘇洵一戰成名,後經韓琦舉薦擔任秘書省校書郎。蘇軾的弟弟蘇轍也同時考中了進士,得到了歐陽修的舉薦。1057年的會試,歐陽修是主考官,一次錄取了曾鞏、蘇軾、蘇轍三人,歐陽修自然是三人的恩師了。王安石同樣是他的學生。對於自己的弟子,歐陽修非常了解,自然是會不遺餘力的舉薦了,被稱為「千年伯樂」是自然而然的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