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遺產之 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古蹟

文明雜誌 發佈 2022-07-27T13:07:36.464947+00:00

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古蹟東方宇宙觀,精華薈萃天地之中Historic Monuments of Dengfeng in 「The Centre of Heaven and Earth」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古蹟包括11處歷史建築物。太室闕位於嵩山南麓。

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古蹟

東方宇宙觀,精華薈萃天地之中

Historic Monuments of Dengfeng in 「The Centre of Heaven and Earth」

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古蹟包括11處歷史建築物。

太室闕位於嵩山南麓。始建於漢安帝元初五年(公元118年),分為東西兩闕,闕身雕飾有漢代社會風俗和信仰的畫像,是現存最早的廟闕。

中嶽廟位於東太室山南麓,是清代官式建築的代表,也是五嶽中現存最大的歷史建築群。

少室闕是少室山廟前的神道闕,始建於漢安帝延光二年(公元123年)。闕身雕刻有馬戲、月宮圖、蹴鞠等圖像。

啟母闕位於嵩山萬歲峰下,始建於漢安帝延光二年(公元123年)。與太室闕、少室闕並稱「漢三闕」。

嵩岳寺塔位於嵩岳寺內,始建於北魏永平年間(公元508~511年)。塔身上段為拋物線形輪廓,下段塔門採用火焰券形門洞和門獅子的裝飾等,剛勁挺秀,製作精緻。

少林寺建築群中現存歷史建築包括少林寺常住院、初祖庵、塔林和周邊古塔等。初祖庵是寺僧為紀念佛教禪宗初祖菩提達摩而建的紀念性建築,塔林為少林寺歷代高僧的墓塔群。少林寺不僅是中國佛教禪宗的祖庭,還是中國武術最大流派—少林派的發源地。

會善寺位於太室山積翠峰下,前身是北魏孝文帝元宏的一所離宮,魏亡後舍宮為寺,現存建築是嵩山地區唯一的元代木結構建築。

嵩陽書院位於太室山峻極峰下,是中國四大書院之一。大門前立有《大唐嵩陽觀紀聖德感應之頌》巨大石碑。

觀星台位於告成鎮告成村,創建於元至元十三年至十六年(公元1276~1279年),是保存完好的元代天文觀測儀器。郭守敬所建27個觀測站的中心天文台也是中國現存最古老天文台,世界現存最早觀測天象的建築之一。元代觀測與推算的結果,在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頒布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授時曆》,精確度與《格里高利曆》相當,並早了三百年。

西周時期就有關於周公測尋先民們篤信的天地中心點的記載,並為公元8世紀的唐代人再次立石追記。這種「天地之中」的理念與政權的正統性、神佑的靈應相聯繫,並為封建帝王所推崇。這是不同宗教、學術流派,乃至古代天文科技的觀測點,也是國家祭祀設施競相在此建設最高等級建築物的根本原因。這也構成了「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作為世界遺產所必須的內在一致性的邏輯基礎。2011年版的《世界遺產公約實施指南》實現了系列遺產項目內在關聯性由相對單純的同類型組合要求,到概念、功能等更多樣的內在有機關聯這一重大發展。

2010年在巴西巴西利亞舉行的世界遺產委員會第34屆會議上,基於以下標準將「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古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標準Ⅲ:天地之中的天文觀念被強烈地關聯到皇權思想;關聯到在天地之中建都的吉利含義;關聯到自然環境特徵,嵩山及與之相關的慶典與儀規。這一系列項目反映了這個地區的威信和佑護效應。

標準Ⅵ:宗教與世俗構築物在登封地區的匯聚,反映了天地之中強大和持久的傳統。與持續享受皇家供奉和祭獻的聖山相關聯,逾1500多年,在中國文化中形成傑出意義。這裡的佛教建造物與神山也構成共生關係。

打開淘寶app,複製連結並搜索進入店鋪,

即刻訂閱各期文明雜誌

https://shop177692594.taobao.com/search.htm?spm=a1z10.1-c.0.0.3a613a27JW5D4Z&search=y

掃描封面右下方二維碼,關注《文明》雜誌公眾號:WENMINGZAZHI,了解更多精彩內容。

版權聲明:《文明》雜誌所使用的文章和圖片屬於相關權利人所有,因客觀原因,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敬請相關權利人隨時與我們聯繫及時處理。版權作品,未經《文明》雜誌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客服郵箱:ylrnewlife2020@163.com 電話:010-67135553/67112221;13146832364/15611146084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