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蠻荒時代進入數字經濟:中國網際網路基建三十載 #電腦報30周年#

電腦報 發佈 2022-07-28T04:27:05.568612+00:00

「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 」——1987 年9月20日,北京中國兵器工業計算機應用研究所的錢天白教授,發出了我國第一封電子郵件,這封郵件當時具有極為深遠的意義,它被視為中國與網際網路的第一次「親密接觸」。

拿出還沒焐熱乎的工資,滿心激動地在北京電報局買一張163上網卡,匆匆忙忙趕回家後打開電腦,泡上一杯茶後等待Windows滾動條結束,進入視窗系統後第一時間點開數據機撥通北京電報局163上網電話,就能進入Internet的世界……」有多少人還記得家裡曾經那隻56K「貓」?從撥號上網的固話時代到如今的光纖入戶,三十載春秋足以讓嬰孩步入而立之年,而中國網際網路用了不到三十年時間從一片荒蕪的蠻荒時代步入當下數字經濟時代,這一切,都得益於三十年前的網際網路基建。

01

始於足下:國家級四大骨幹網絡

「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 」(「越過長城,我們能到達世界的每個角落。」)——1987 年9月20日,北京中國兵器工業計算機應用研究所的錢天白教授,發出了我國第一封電子郵件,這封郵件當時具有極為深遠的意義,它被視為中國與網際網路的第一次「親密接觸」。而錢天白教授,也被世人稱為「中國網際網路之父」。

1987 年9月20日,錢天白教授發出我國第一封電子郵件

然而,當時錢天白所使用的網絡,並不是我國自主建設的 Internet 骨幹網,而是 1986 年計算機應用技術研究所與德國卡爾斯魯厄大學合作建設的一個國際聯 網 項 目——中 國 學 術 網 (Chinese AcademicNetwork,簡稱 CANET)。

這封郵件的傳輸路徑,也頗為曲折。郵件發出之後,首先通過義大利公用分組網ITAPAC 設在北京側的 PAD 機,跨過半 個 地 球,進 入 意 大 利 本 土 的ITAPAC 主網。然後,再進入德國的 DATEX-P 分組網。最終,到達卡爾斯魯厄大學。當時,這條線路的速率,僅僅有 300bps。

正是這封郵件拉開了中國網際網路時代的序幕。此後,越來越多的國內高校和科研院所,開始加入網際網路的研究中,並嘗試組建更大規模的計算機網絡。

全球骨幹網結構圖

0 2

千里之行:蹣跚學步

1994年,一條64K國際專線,將中關村和網際網路連在了一起。中國,成為第77個全功能加入網際網路的國家。緊接著,1995年,中國網際網路開始商業化應用,浪潮開始了。1996年,網吧的電腦上機收費是每小時30元。當時,使用國際長途電話打往美國和澳洲一分鐘就高達21元多,打往歐洲地中海地區是每分鐘26元。

當我們賦予網際網路生活以時間的力量,意味著網際網路世界有了它獨特的紀年。芸芸眾生,因為網際網路的技術革命而互聯互通,我們的生活因為網際網路而變得更為方便快捷,一個全新世界的大門已經打開,人類的故事開始不斷在網際網路上書寫、湧現。

1995年1月,郵電部電信總局分別在北京、上海開通64K專線,開始向社會提供Internet接入服務,彼時「上網」仍是奢侈品,國內能與其接觸的人可謂少之又少,「上網衝浪」更成為那個年代的時髦詞語。對於網際網路友而言,通過電話線和56K「貓」(Modem,數據機)上網的方式絕對是暴露年齡的存在。

在熬過幾十KB下載速度即能讓人驚喜的歲月後,ISDN「一線通」上網開始成為新的主角,雖然其與電話撥號上網一樣,同為窄頻接入,但其接入帶寬已提升至64/128Kbps,實際上網時的速度更是可達10KB/s以上,相比56K「貓」有了成倍的增長,再往後就是大眾最為熟悉的ADSL寬帶的舞台,從512Kbps到1Mbps再到後來的4Mbps、8Mbps……直至如今,光纖入戶帶來千兆5G、千兆寬帶、千兆WiFi的「三千兆」時代。

註:1997年12 月,四大骨幹網實現互聯互通。

03

百舸爭流:在試錯中成長

有誰能記得網際網路最早期的用途主要是收發郵件,按字節收費的電子郵件,一封4K到5K的「信」就需要人們付出30多元的費用,這還是20世紀90年代大部分人收入並不高的時候。

1991年聖誕節,第一次飛往國外的李羅賓去了美國學習。他不認為自己會在8年後的同一天回來,放棄高薪和綠卡,開啟一個巨大的商業帝國。作為網景公司上市的地方,Yahoo!AOL.Amazon.Craigslist和ebay抓住了網際網路的潮流,先後成為細分領域的佼佼者,使網際網路成為美國的熱門產品,並在大洋彼岸的中國埋下了一堆種子。回首過去三十年歲月,第一代海歸打開了中國網際網路的上帝視角,將美國網際網路模式引入中國。第一代程式設計師以產品為導向,以技術為優勢,奠定了自己的領先優勢。從這裡可以看出,海歸和程式設計師構成了第一代網際網路人的基礎,而第一代網際網路公司也為中國網際網路奠定了內容基礎。

1995年5月17日,在北京西單電貿大樓,郵電部專門設立了一個業務點,普通人只要交一些費用,填一張表格,就可以用上網際網路了。這一年年初,北京的張樹新夫婦把全部家當抵押給銀行,貸出1500萬元,創辦了一家名叫瀛海威的公司。不久之後,瀛海威時空橫空出世,這是國內第一個面向普通人開放的網絡,用戶可以在裡面閱讀電子報紙、在論壇中和陌生人交流。「坐地日行八萬里,縱橫時空瀛海威」成為當年多少年輕人的口頭禪?當時的「瀛海威時空」,有「論壇」「郵局」「遊戲城」「新聞夜總匯」等欄目,「新聞夜總匯」匯集各大紙媒的新聞,而這種形式直到1998年才被王志東、張朝陽、丁磊等所模仿,並上線利方在線、搜狐、網易等網站。

讓瀛海威「出名」的廣告牌

如果說瀛海威啟蒙了國人整體網際網路思維,那8848則可看作國內電商平台的先驅。8848的前身是北京連邦軟體公司,也是中國第一個傳統企業做網際網路的案例,其最初隸屬於連邦電商部,隨後從北京連邦獨立成為北京珠穆朗瑪電子商務網絡服務有限公司。該網站自1999年1月從四個人、約16萬元人民幣起步,迅速發展成為中國電子商務的標誌性企業。1999年11月,Intel公司總裁貝瑞特訪華,稱8848是「中國電子商務領頭羊」,贊助中國網際網路歷史上第一場秀——72小時網絡生存測試更讓8848聲望達到巔峰。

除了上面兩個先驅,擁有夢幻創業陣容的億唐對於中國網際網路內容基建同樣有著推動作用。五個哈佛MBA、兩個芝加哥大學MBA,在億唐員工中有一半來自復旦、清華、北大、交大、科大等國內名牌院校,「明星創業陣容」令億唐輕鬆拿到大量融資並在全國範圍內瘋狂燒錢,尤其是在各大高校攻城略地讓不少人記憶猶新。

「今天你是否有億唐」能喚起多少人心底年輕的歲月,貼著「明黃一代」的網際網路新貴雖已成為過去,可「當億唐隊的球迷們從睡夢中醒來,擰開億唐牌的牙膏,用億唐牌的牙刷刷完牙,倒上一杯億唐牌的牛奶,登上億唐網站,先看今天的億唐新聞,再到億唐本地指南中為晚上的聚會訂好億唐晚餐,然後穿上億唐牌的牛仔服,蹬上億唐牌的旅遊鞋,騎著億唐牌的自行車匆匆上路」的夢幻文章如今早已被小米、華為等生態企業踐行。

04

格局初成:四大門戶割據

「中國人離信息高速公路有多遠——向北1500米」——27年後的今天,瀛海威在中關村豎起的廣告牌早已成為記憶中的烙印,眾多網際網路先驅啟蒙民智的同時,更讓後來者看到了前行的方向。

網景上市時,馬雲終於第一次了解到網際網路。丁磊辭職南下廣州,李彥宏開始每年回國考察。搜狐和新浪成立於1998年,網易成立於1997年,雅虎在中國的三名學徒敲開了中國網際網路的大門,開啟了中國網際網路時代,而後,四大門戶網站逐漸在百舸爭流中脫穎而出,中國網際網路內容基建也正式進入2.0時代。


四大門戶網站

四大門戶的成長歷史恐怕要追溯到1994年,斯坦福華裔學生楊致遠製作了一個分類搜索網站,創立了雅虎,隨後由雅虎衍生出國內門戶網站概念。門戶網站的出現,解決了「上網做什麼」的問題,早期的門戶網站在新聞資訊之外,也會做郵箱、社區、視頻等一系列業務,「大而全」本身就是分類搜索留給門戶的基因。

雅虎的成功,極大激勵了對網際網路創業擁有極大興趣的張朝陽、丁磊們。1996年,張朝陽懷揣導師的17萬美元風險投資創立了搜狐網前身「愛特信」,兩年之後,孵化出搜狐網,彼時的搜狐基本照搬雅虎新聞的模式,每日更新近300條新聞。幾乎同一時期,做郵箱的丁磊,連續創業的王志東,擁有史詩級社交產品QQ的馬化騰,都被門戶網站所產生的巨額利潤所吸引,相繼成立門戶網站,充分享受門戶網站賣廣告賺錢的紅利。

1998年到1999年是中國網際網路內容基建的一次小頂峰,搜狐、新浪、網易以及最晚創立的騰訊成為國內網際網路領域四大門戶網站後,依靠內容展示和檢索,成功掌控網際網路入口進而瓜分網際網路流量,創立不到三年時間,搜狐、新浪、網易三家門戶網站於2000年在納斯達克上市。2003年,丁磊成為第一個網際網路起家的中國首富,並且留下了一句話:「如果以房地產作比擬,那麼網絡門戶是網際網路中最昂貴的地段。」

然而,21世紀後移動互聯時代開始降臨,經過多年成長的網際網路網民們開始明白自己想上網做什麼,在內容索取上具有更明確的指向性,門戶網站的實用性逐步走低,同時納斯達克指數在2000年4月毫無預兆地崩盤了,「網際網路泡沫破滅」之下,整個內容基建擠泡沫的同時也開始重構。與此同時,隨著技術和市場需求的疊代,新一輪的網際網路基建也開始浮出水面。

05

新基建:東數西算

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中國網際網路產業的快速起飛,孕育出阿里巴巴、騰訊、百度、京東、網易、新浪、搜狐等一系列世界級企業;馬雲、馬化騰、李彥宏、陳天橋、丁磊、張朝陽、王興……網際網路創業家們同樣成為耳熟能詳的「明星」。而描述這場巨變的維度還有很多。其中,有一個維度格外鮮明,那就是網際網路對人們生產生活方式超乎想像的改變。

對於未來,中國網際網路基建從未停下腳步。繼國家級四大骨幹網絡聯網夯實中國網際網路基建後,「東數西算」成為數字時代新基建的主旋律。

「東數西算」分布圖

2022年2月1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正式發布消息,同意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等地啟動建設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至此,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完成總體布局設計,「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啟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