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時期十大歷史事件

迷茫的憂傷 發佈 2022-07-28T11:53:37.349845+00:00

五代十國是中國歷史又一段大分裂時期,出現了合稱五代的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個中原正統朝代,以及合稱十國的前蜀、後蜀、南吳、南唐、吳越、南閩、南楚、南漢、南平、北漢十個地方割據朝代,一共15個朝代。

@頭號周刊

五代十國是中國歷史又一段大分裂時期,出現了合稱五代的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個中原正統朝代,以及合稱十國的前蜀、後蜀、南吳、南唐、吳越、南閩、南楚、南漢、南平、北漢十個地方割據朝代,一共15個朝代。

那麼大家對於五代十國的歷史又有多少了解呢?五代十國有哪些重大歷史事件呢?

所以今天小編就來盤點一下,中國五代十國時期十大歷史事件,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十、清流關之戰

早在北宋建立前夕,趙匡胤的大名就威震江南,尤其是江南的南唐帝國。

事情還要從後周世宗皇帝在在位初期說起。

柴榮是一個有作為的君主,因此登基不久,先是挫敗北漢和契丹的入侵陰謀,緊接著,又把目光對準了割據江淮的南唐帝國。

此時的南唐皇帝還不是李後主,而是李璟。

李璟和李煜一樣,平日裡熱衷寫詩填詞,因此對於磨刀霍霍的後周,還沒完全認清。

因此,當後周軍隊大舉進攻南唐的時候,後周軍隊可謂長驅直入,很快攻占南唐大片土地。 南唐皇帝慌了手腳,急忙派遣十餘萬唐軍前去迎敵。

而周軍雖然武力強大,但畢竟此時在人家南唐地盤上,南唐軍力雖差,但畢竟占地理優勢,因此,南唐軍隊發揮長處,在清流關(今滁州境內)安營紮寨,利用有利地形,抵禦周兵。

柴榮聽說南唐軍隊駐紮清流關,也知道清流關一時半會兒難以攻克,因此猶豫了——這戰爭還要不要繼續進行下去?

此時,趙匡胤前來請命:表示願意率領兩萬軍隊,攻陷清流關。

雖然趙匡胤主動出頭,但柴榮還是猶豫:畢竟清流關地勢險要,而且關內指不定有多少南唐精銳…… 倒是趙匡胤有一番分析:南唐方面無非依靠有利地形,倘若關內真有精兵,只怕早就出關迎戰了,也不至於這樣躲在關內。

柴榮認為趙匡胤分析的有道理,於是命他派人攻打清流關。 趙匡胤領兵出來以後,倒也不急著攻城,而是趁著夜色,偷偷帶兵埋伏在清流關附近,等第二天天亮,清流關的唐兵探子出關的這個機會,趙匡胤趁機沖入關內,因周兵進關。

南唐軍士對此一切毫無準備,如今聞聽周兵入城了,立馬軍心潰散,可憐十餘萬唐軍,死的死、降的降。

這一戰,南唐損失慘重,而趙匡胤也憑此戰威震江南。

九、柏鄉之戰

五代初,後梁太祖朱晃(即朱溫)與據有河東的晉王李存勖為擴展各自勢力,加緊爭奪河北諸鎮,矛盾日益加劇。柏鄉之戰就是河東晉王李存勖援助成德節度使趙王王鎔,在柏鄉(今屬河北)地區抗擊後梁的作戰。柏鄉之戰是梁晉爭霸過程中最具戰略意義的大戰,此戰敗後,梁朝的精銳兵力損失慘重,朱溫為之驕傲的「龍驤」「神捷」軍全軍覆沒。河北的形勢也發生重大變化,王鎔、王處直全面倒向李存勖,梁朝從此一蹶不振。李存勖基本控制了河北地區,後晉的優勢越發明顯。

朱晃早疑王鎔與李存勖相通,深恐其日後勢強難以控制,欲儘早除之。後梁開平四年(910年)十一月,朱晃以討盧龍節度使劉守光為名,遣杜廷隱率兵3000進駐深州(今深州市),殺王鎔所屬該城守兵,王鎔乃遣使乞援於李存勖。適值義武節度使王處直亦遣使自定州(今定州市)至晉陽(今山西太原南晉源鎮),欲共推李存勖為盟主,合兵攻梁。晉將疑其有詐,李存勖認為疑而不救,正中梁計,遂遣蕃漢馬步總管周德威率部出井陘口(今井陘東北),屯趙州(今趙縣)。

十二月初四,朱晃聞晉、趙聯兵,命寧國軍節度使王景仁為北面行營招討使,潞州招討副使韓勍為副,自河陽(今河南孟縣南)率兵4萬北上,會魏、洺、邢(今大名東北、永年東南、邢台)等州兵3萬,於二十一日進抵柏鄉。王鎔再次向晉告急。李存勖親領大軍經贊皇(今贊皇縣)東進,二十五日,至趙州與周德威會合;王處直亦派兵5000支援。二十七日,晉軍進至柏鄉北五里之野河北岸待機。

李存勖急於取勝,主張乘後梁軍不明晉軍虛實,出其不意,速戰速決。周德威鑑於彼眾己寡,後梁軍閉城不出,晉軍難以發揮騎兵之長,建議退兵高邑(今高邑縣),誘其出城,突襲破之。李存勖納其策,退兵高邑,並遣游騎襲擊出城刈草之後的梁兵,致梁軍斷馬草,坐騎多死。

五年正月初二,晉諸將率精騎迫後梁軍壘門詬罵,後梁將王景仁、韓勍被激怒率軍出戰。晉軍且戰且退,將後梁軍引至高邑南,時晉將李存璋已以步兵陣於野河之上。後梁軍橫亘數里,爭先奪橋,被守橋之趙王軍和晉軍力戰擊退。李存勖欲親自率軍反擊,周德威以為後梁軍士氣尚銳,難以力勝,建議待其飢疲而後戰,為晉王所納。兩軍對峙自午至暮,後梁兵饑渴,士氣銳減,王景仁引東陣兵稍退。晉將周德威見勢大呼「梁軍敗逃了!」晉軍大喊而衝擊,後梁軍驚怖潰退。周德威、李嗣源從東西兩翼夾擊,李存璋亦引步兵奮力追殺,後梁軍倉皇敗逃,死2萬餘,精兵損失殆盡,杜廷隱等聞訊,也屠掠深、冀二州而去。周德威等乘勢南進,連克數城,於二月退兵。

八、湖廣內亂

湖廣一帶有荊南、楚、武平、南漢和靜海。荊南又稱南平國,其疆域約為今湖北省西部。建立者高季興為後梁太祖的將領,907年被封為荊南節度使,治所為江陵。荊南地小勢弱,因而向四周各國稱臣。其君主高季興貪圖各國貢品而攔截搶奪,遭各國發兵威脅才願歸還,被稱為「高賴子」。

後梁滅亡後,高季興改向後唐稱臣,在公元924年被後唐唐莊宗封為南平王,正式立國,建都江陵,他即武信王。後唐滅前蜀時,高季興表示願意協助伐蜀,但並未實際行動,而後又向後唐索要前蜀土地。這些使後唐唐明宗大怒而發兵南征,所幸江南雨季使唐軍糧草不濟而退。南平國與後唐的關係直到其子文獻王高從誨繼位後才和好。

楚國則由武安軍節度使馬殷所建。秦宗權之亂時,秦的部署孫儒攻打兩淮楊行密,孫儒部將馬殷帶部分人馬經江西至湖南割據。907年後梁建立後,馬殷向後梁稱臣而被封為楚王,即武穆王。其勢力涵蓋今湖南與廣西北部,對外臣服五代各朝,對內平定亂軍、強藩,並且採取保境安民的政策,使楚國國勢強盛。

927年後唐封馬殷為楚國王,定都潭州,即長沙府。楚文昭王馬希范時期擴地至今廣西東北部,國勢頗盛。然而馬希范在947年去世後國勢大亂,楚將擁護次子馬希廣繼立,使長子馬希萼不滿而叛變。

950年馬希萼成功攻下長沙,即楚恭孝王。然而他縱酒荒淫,使得楚將王逵、周行逢舉兵叛變。他們擁護宗室馬光惠為武平節度使,以劉言為武平軍留後,率軍占據朗州(湖南常德)。不久徐威也擁護馬希崇為武安軍留後,放逐馬希萼。而馬希萼則于衡山再度被擁立。

楚國分裂成馬光惠、馬希崇與馬希萼三派後,南唐元宗趁機於951年派邊鎬攻占長沙,馬希崇與馬希萼先後投降,楚國亡。同時間南漢北取桂州(廣西桂林)一帶,占據整個嶺南地區。隔年武平軍留後劉言不願降唐,派王逵、周行逢攻下潭州,至此南唐全面退出湖南地區。

劉言被後周封為武平節度使,由於與王逵對立而被王逵與周行逢所廢而死。而王逵貪得無厭,也被部下潘叔嗣所殺,武平軍之位最後由周行逢繼承。周行逢革除楚國劣政,愛護百姓,提倡廉潔。對將領用法嚴厲,果斷誅殺。湖南地區又恢復平穩,直至962年周行逢去世為止。

南漢是由清海軍節度使劉隱所建立,907年被後梁封為彭郡王,後又先後封為南平王、南海王。劉隱穩固嶺南後重用當地士人,為日後建國打下基礎。911年劉隱去世後,由其弟劉龑繼位。劉龑再統一嶺南後於917年稱帝,即南漢高祖。國號大越,都番禺,號興王府(今廣東廣州)。隔年改國號為漢,史稱南漢。南漢高祖與鄰國和好,推廣科舉制度。然而本身殘酷奢侈,每視殺人則喜,寵幸宦官,以至政事不寧。

942年南漢高祖去世,其子劉玢繼位,即南漢殤帝。南漢殤帝貪圖享樂,當時有張遇賢叛亂,隔年被其兄劉晟所殺。劉晟自立為帝,即南漢中宗。在位期間,雖然奪取楚國容州(廣西北流)、邕州(今廣西南寧),但是提倡嚴刑立威,為人殘暴,大肆屠殺皇族和大臣將領,先後有15個兄被他殺害,南漢只剩宦官、宮女執政。

958年去世後,由其子劉鋹繼位,即南漢後主。其間靜海(今越南北部)開始脫離中國統治。西漢第一次統治交趾,而南漢是最後一次統治這裡。

七、白藤江之戰

白藤江之戰(越:Trận Bạch Đằng)指的是938年中國南漢政權與靜海地區(今越南北部)軍閥吳權之間的戰爭,因發生在白藤江而得名。

930年,南漢君主劉龑派李守鄘、梁克貞討伐交趾,擒靜海節度使曲承美而歸。但不久曲氏的部將楊廷藝就驅逐了南漢軍隊,自稱靜海節度使。

937年,楊廷藝為牙將矯公羨所殺。938年,楊廷藝的女婿吳權在愛州(今清化)起兵,反對矯公羨。矯公羨見吳權勢力強大,於是向南漢求救。

劉龑早已有吞併交趾的野心,趁機任命兒子劉弘操為靜海節度使,封交王,以支援矯公羨的名義,率水軍出兵交趾。劉岩自己則屯兵海門(今廣西省博白縣),為劉弘操的後應。

南漢崇文使蕭益認為此節氣多雨且又道路難行,勸諫劉龑暫時放慢進兵的速度,多用鄉導帶路。但劉龑不聽,仍命令劉弘操率水軍進兵,從海口(下龍灣)進入白藤江。

此時,吳權已經攻破大羅城(Cổ Loa),殺死矯公羨。在得知南漢軍隊到達白藤江之後,命令手下的軍士砍伐樹木,製造木樁,並在木樁頂端包上鋒利的鐵皮。吳權將這些木樁插在白藤江入海處的險要的江心裡,同時在河岸一帶設下伏兵。

白藤江江水因漲潮而上升,淹沒了這些木樁。吳權當即命令部下率水軍向南漢軍挑戰。南漢水軍向前攻擊,吳軍佯敗而退。劉弘操果然命令南漢軍追擊,到達了吳軍的埋伏地點。

敗退的吳軍返回死戰。不久以後,江水退潮,江水下面的木樁全部暴露了出來。許多南漢的大船被刺穿了底部,相繼紛紛沉沒,不少士兵也溺水身亡。吳權的伏兵四起,趁機駕小船襲擊南漢軍,與之展開白刃戰。

南漢軍大敗,損失過半,主將劉弘操陣亡。在得知劉弘操陣亡後,南漢君主劉龑慟哭,率殘部回國。

吳權擊敗南漢軍後,在939年稱王,建立吳朝,都城古螺(Cổ Loa)。從此以後,南漢不再南下攻打交趾。而越南(交趾)開始走向自主獨立發展道路,至968年丁朝建立,越南(交趾)正式從中國獨立。

六、高平之戰,又稱巴公原之戰,指的是後周顯德元年(954年),北漢、契丹聯軍與後周在澤州高平縣南的巴公原(今山西晉城市高平市與澤州縣交界處的巴公鎮)一帶進行的一次關鍵性戰役,此戰中,後周初戰不利,柴榮冒著矢石親臨戰場,終於扭轉戰局,此戰以後周的大獲全勝告終,中原王朝從此由弱轉強。

高平之戰是後周和北漢、契丹聯軍之間進行的一次關鍵性戰役。也是五代十國時期最為重要的一次決戰。

五、郭威滅漢

郭威滅漢發生在五代十國時期,也算是一次政權的更迭。當時說來也是神奇,這後周的開國 皇帝 郭威原本是後漢建立的主要開國功臣之一,因此受到了漢高祖劉知遠的極度寵愛,並且受任他崇高的職位。

後來在劉知遠病重之際,他就委託郭威成為了顧命大臣,輔佐年幼的君主。奈何現今的地位已經不能使郭威得到滿足,

因此他便發動了政變,最終覆滅了後漢政權,自己登基為帝,建立了後周,這也是五代十國時期的最後一個朝代。

公元950年,時任後漢樞密使兼鄴都留守、天雄 節度使 的郭威正式帶領 軍隊 起兵攻入了東京,覆滅了他一手輔佐創建的後漢政權,開始了他的統治。

根據歷史記載,在漢高祖劉知遠去世之後,他的兒子也就是隱帝劉承祐繼承了皇位。對於郭威這位國家的棟樑之材,他也很是尊重,拜他為樞密副使。在郭威的幫助之下, 他成功的坐穩了皇位,也開始對國家的事物精心處理。

公元948年,河中地區以及陝西地區的割據勢力相繼帶領軍隊反抗後漢政權的統治,郭威接受任命,前往平定這些混亂。

這郭威本來就頗有軍事才華,因此等他到了之後不久便成功地結束了這些叛軍首領的性命。在這個過程中,郭威所展露的軍事才華以及對士兵們的關心得到了大家的一致愛戴,這也為他後來覆滅後漢政權奠定了基礎。

乾祐三年,後漢統治者本就年輕,因此對於朝中人的意見來者不拒,尤其喜愛他人的讒言,因此在小人的刻意冤枉之下,竟然不顧忠臣含冤殺害了一批先帝時期的有功之臣,並滅他們九族。甚至在這之後又暗中讓軍隊中的人前去暗殺郭威,以及其他朝廷重臣。

後漢皇帝害怕這件事情泄露之後威脅自己的統治,於是便急忙命令各地方的節度使立馬率領軍隊進入京城護駕。所有的一切都在順著皇帝的安排所進行的,卻不料他所派遣前去刺殺郭威的人認為郭威忠君報國,實在是國家不可多得的人才,因此不願意殺害他,反而勸他帶領軍隊起兵,打著清君側的名義入京,與皇帝共同治理天下。

郭威聽從了他的建議,便將此人作為前鋒率領騎兵在前面先行,自己則率領著主力部隊跟在後面。他們沿著黃河一路南下,

等到皇帝知道兵變的消息傳來之後,就急忙派遣手下將領趕往河南一地阻擊。當時郭威的軍隊已經到了澶州,當地的節度使李洪義竟然不戰而降,並主動帶領著自己的軍隊跟在郭威身後。

在這之後,陸陸續續的也有其他官員效仿,就這樣,郭威在行進的過程中力量不斷擴大,令皇帝害怕不已。

為了穩固自己的統治,皇帝急忙派遣了左神武統軍袁支、前鄧州節度使劉重進等人率領京城中的禁衛軍埋伏在赤崗一帶。

等到郭威到了之後,便與他們形成了對峙之勢。由於敵我情況不明,因此誰也不敢貿然出兵,都選擇按兵不動。

第二天皇帝前來前線慰問軍隊,沒想到軍中一將領慕容彥超為了在皇帝面前表現自己,竟然直接率領軍隊對郭威發起了猛烈的進攻,郭威也毫不畏懼,立馬讓人前去迎戰。在這場戰爭中,慕容彥超的坐騎不慎跌倒,倉皇之下只好選擇撤兵。

與此同時,郭威還派遣了另外一股軍隊直搗黃龍,打進了皇帝所在的大本營,最後皇帝也被亂軍所殺死,郭威就這樣順利的進入了東京,邀請太后臨朝稱制。也是在這一年,遼朝軍隊前來掠奪,得知消息之後,郭威立馬奉命出師抵禦遼人入侵,等到軍隊到了州,將士們不滿郭威現今地位,便決定擁護郭威為皇帝。就這樣,後周代替後漢,後漢正式滅亡

實際上自己登基為帝只不過是郭威的一個安排罷了,他早在北上抵禦契丹人入侵的時候就已經做了徹底的打算,只不過是通過這樣的方式使自己能夠名正言順得到天下人的支持罷了。

郭威滅漢,最終導致後漢滅亡,並建立了五代時期的最後一個王朝,也就是後周。這也宣布著五代十國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後周時期。

作為一個較為強大的王朝,後周的出現為北宋王朝統一天下奠定了基礎,極大的推動了歷史發展的進程。

四、洛陽兵變

洛陽兵變是發生在中國五代十國後梁時期的一場兵變。乾化二年(公元912年),朱溫病重,欲立養子朱友文即位,其子朱友珪得知後,殺死朱溫,秘不發喪,矯詔監國,令均王朱友貞殺友文。

後朱友珪趕赴洛陽稱帝,群臣不服,均王朱友貞見狀趁勢起兵,與掌握重兵的楊師厚擊禁軍。乾化三年(公元913年)二月,朱友貞兵至洛陽,數千禁軍倒戈,突入宮中。

朱友珪見大勢已去,與妻子張氏一起自殺。朱友貞返回開封即皇帝位,是為梁末帝。朱梁王朝在晉軍壓境之際,同室操戈,逐使國力日衰,不久便為後唐取代。

三、朱溫篡唐

唐哀帝天祐四年(公元907年)四月,朱溫篡唐稱帝,國號梁,建都東京汴梁,稱洛陽為西都。

簡介: 唐哀帝天祐二年十月(905)年,朱全忠因急於謀劃篡唐自立之事,遂返回大梁。 天祐三年(906年),朱全忠為控制河北,對割據幽、滄(治今北京,河北滄縣西南)的盧龍節度使劉仁恭與其子劉守文發動進攻。占據河東的晉王李克用乘機攻占戰略要地潞州(治今山西長治),朱全忠被迫燒營而退,恐內外離心。

天祐四年(907年)正月二十五日在開封稱帝,國號梁(後梁),改元開平。自此,開始了中國歷史上五代十國的時期。

二、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

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這個事件對宋朝立國和國勢都有著非常大的影響。燕雲十六州,又稱「幽雲十六州」「幽薊十六州」,是指中國後晉天福三年(938年)石敬瑭割讓給契丹的。十六州位於今天北京、天津以及山西、河北北部的十六個州。「燕雲」一名最早見於《宋史·地理志》。

契丹建國後,就是我們說的907年至916年時,雖然常常向南侵擾五代的北部邊境,但是阿保機稱帝時曾派使者向後梁稱臣以求得冊封,後梁封契丹為「甥舅之國」。後梁取代的是唐朝,之前契丹一直是向唐朝稱臣的,據說建國後還是很畏懼後梁的。

契丹與中原王朝是朝貢的關係,但契丹的勢力不斷壯大,武力已完全可以抗衡中原,只是還沒有機會長驅深入中原。唐朝時契丹就經常會騷擾農業地區,從北部草原深入到中原,深入到南部農業區,但是當時的軍隊或者說是藩鎮,還是能夠抵抗得住它的。

公元936年,這是一個歷史的拐點,後唐河東節度使石敬瑭在河東反唐自立,反對後唐,向契丹求援。契丹出兵扶植其建立晉國,遼太宗與石敬瑭約為父子。此時的遼太宗只有三十多歲,而石敬瑭已經快五十歲了,但是石敬瑭為了懇求遼太宗出兵,就稱遼王為父王,他們以父子稱呼。後來,後晉的滅亡也是因為石敬瑭的後代不願意稱比他晚一輩的人為父親,不聽從遼朝,遼朝出兵把後晉給滅了,這是後話。作為條件,兩年後(公元938年),石敬瑭把燕雲十六州獻出來,使得遼國的疆域擴展到長城沿線,這對遼朝的發展非常重要。契丹是典型的遊牧民族,其主要生活的區域就是現在的內蒙,它沒有真正的農業區,到農業區只是來騷擾。

燕雲十六州具體指:幽州(今北京市區)、順州(今北京市順義區)、儒州(今北京市延慶區)、檀州(今北京市密雲區)、薊州(今天津市薊州區)、涿州(今河北涿州)、瀛州(今河北省河間市)、莫州(今河北省任丘市北)、新州(今河北省張家口市涿鹿縣)、媯州(今河北省張家口市懷來縣)、武州(今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蔚州(今河北省張家口市蔚縣)、應州(今山西省應縣)、寰州(今山西朔州市東)、朔州(今山西省朔州市區)、雲州(今山西省大同市雲州區)。因為北京也稱為是燕,所以說燕雲十六州就是大同到北京這中間的一大塊地方。在歷史上這個地方應該是比較富饒的,農業還是比較發達的,特別是在唐朝的時候。

十六州中間有七個州——幽、薊、瀛、莫、涿、檀、順七州位於太行山北支的東南方,就是我們現在的北京和任丘、涿州到保定這一塊在太行山的東南方,其餘九州在山的西北,就是我們現在山西的那些地方,也包括張家口那邊。燕雲十六州東西寬約600公里,南北長約200公里,總面積約120,000平方公里。它所處的地勢居高臨下,易守難攻,往後中原數個朝代都沒有能夠收復它。我們說宋朝的經濟文化很發達,但是宋朝的軍事武力不行,有一個客觀因素就是與燕雲十六州的失去有很大關係。宋朝軍事比較弱有兩個客觀原因,一是防禦遊牧民族的天險沒有,二是宋朝一直處在一個農業區,它沒有草原,如果跟少數民族決鬥的話,一定要組建騎兵。

漢武帝時期和唐太宗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漢族武功強盛的時候,他們那時候強盛就是因為有草原,有河西走廊,有垻上草原,這些草原使得中原王朝能夠組建一支騎兵。再加上農業的先進生產技術,這樣就能夠把少數民族的侵擾危害減低到一個最低程度。

宋以後的王朝在騎兵建設就明顯不行了,所以明朝比宋朝要強多了,但是還是不能跟少數民族相比。割讓燕雲十六州主要是讓中原王朝的北部失去了天險。

遼朝占領十六州以後把皇都改為上京, 把原來的南京(遼陽)改為東京,又在南京、幽州建立了相應的許多官職,視為腹地,儼然以大國的姿態屹立於宋朝對峙的北方,成為大遼帝國。要注意的是,北京視為中國的首都就肇事於遼朝幽州,後來金朝又繼續在這裡營建都城,然後再到元朝在這裡建立大都,再到明朝北京、清朝北京都是首都。

所以中國歷史上北京作為首都可以講到春秋戰國時期的燕國,但是那個時期是割據紛爭的,燕只能作為一個小國家,不能作為是一個中原王朝或者一個盛大王朝來講。所以北京的建立就可以追溯到遼朝在這裡建為南京。割讓燕雲十六州的戰略意義是致使中原政權感受威脅持續長達近二百年。

一、陳橋兵變又稱陳橋驛兵變,是趙匡胤發動的取代後周,建立宋朝的兵變事件,此典故又稱黃袍加身。

公元959年,周世宗柴榮病死,此時他七歲的兒子繼位,朝政由他的母親管理。這時邊境傳來遼軍壓境的消息,太后不知所措問計於宰相。宰相范質不明真假,急令趙匡胤領兵禦敵。

但是趙匡胤卻以兵少將乏為理由不想出兵,不得已,范質給了趙匡胤權力可以調動全國的軍馬,趙匡胤這才答應了下來。

陳橋兵變的故事發生於公元960年正月初三,趙匡胤帶領著兵馬出了京城。當大軍到了一個叫陳橋驛的地方的時候,部隊便停下不走了。此時軍中有人故意散布謠言,說當今皇上年幼,他們辛苦的功勞會被忘記。

這天晚上一批將士把早就準備好的黃袍披在了假裝醉酒的趙匡胤的身上,並且高呼萬歲。此時的趙匡胤半推半就的答應了將士們的請求,但是對將士們約法三章:進了東京城,一定不准燒殺劫掠,不准擾民。將士們都齊聲答應了。

後來趙匡胤就帶著這批軍隊回到了後周的京城,由於朝廷裡面有內應,所以趙匡胤很容易的就占領了京城,接著趙匡胤又平定了一些擁有重兵的節度使的反叛,以上就是趙匡胤陳橋兵變的故事了。

陳橋兵變的歷史意義介紹:陳橋兵變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一次兵變,也是最成功的一次兵變,陳橋兵變最大限度的減少了人員的傷亡和戰亂的影響。

隋唐之後,中國版圖再次混亂不堪,進入五代十國時期,混亂的紛爭中不管哪次兵變都是伴隨著流血和犧牲,而陳橋兵變卻是通過近乎和平的方式讓皇帝選擇了禪位,成就了兵不血刃進行王朝更迭的奇蹟;因此陳橋兵變的歷史意義在中國歷史上是非同一般的。

陳橋兵變的歷史意義在於改變了政權的爭奪方式,五代十國時期的政權爭奪過程中,輕則擄掠,重則屠城,而這種通過多方政治手段,如此平和的兵變實屬罕見。除了爭奪方式的變化,陳橋兵變的歷史意義在加強中央集權方面的影響尤為突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