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退休潮」將至:60後、70後別迷茫,需要做好以下三種準備

布衣粗食 發佈 2022-07-28T17:18:14.594708+00:00

說起退休,很多人會想到「一身輕鬆、隨時旅遊」之類的畫面。辛苦了大半生,看多了職場的臉色,總要好好享福了。

01

說起退休,很多人會想到「一身輕鬆、隨時旅遊」之類的畫面。

辛苦了大半生,看多了職場的臉色,總要好好享福了。每個月有退休金,啥也不用擔心。

之前,《半月談》發文表示,從現在開始至未來10年間,我國將迎來史上最大「退休潮」。平均每年新增的退休老人,達到了2000萬人。

「每日經濟新聞」指出,從人口出生率等數據來分析,新增勞動力數量減少,退休人員增多;60後和70後,將在2022-2035年前後步入老年期,成為退休的「主力軍」。

不難發現,我們站在了退休的節骨眼上,需要面對現實的難題。例如,考慮養老金的變化,退休後,能不能有預期的收入;考慮家庭的變化,兒孫是否靠譜。

俗話說:「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

與其渾渾噩噩地等待退休,不如積極作為,為自己創造良好的退休環境。要相信,幸福的生活,需要持續的「汗水和智慧」,終究會留給有準備的人。

02

第一,在繳納養老金的同時,預留存款、房子等財產,注重健康投資。

退休了,退休金有多少呢?受到工齡、地域等因素影響。從實際情況來看,很多人的退休金,只能保證基本生活。尤其是只有15年工齡的人。更高層次的生活,仍舊要自己去謀劃。

我的三叔,從本地的木材公司退休。每月退休金只有一千多,但是他的生活卻很好。

在退休之前,三叔在市區買了房子,兩個小門面。門面的租金,每個月有兩千多。

另外,三叔準備了一些存款,醫療保險繳足了。

中年的時候,很多人都在想盡辦法賺錢,有一份主業,還有一份副業。甚至有幾份兼職。比方說,白天上班,夜裡開計程車、做代駕等。

老年的時候,同樣要採用中年的生活模式,一份收入,加另一份收入。如果老人有了存款、房子、睡後收入,那麼旅行、發展愛好、健身等,就能夠真正實現了。

人這一生,做人的底氣,是錢給的。

俗話說:「健康是最大的不動產。」

身體健康,是一筆無形的財富。對於收入不高的人來說,沒有了病痛方面的開支,生活水平也變高了。

人老了,在自由的同時,還要自律,別一直閒著,別省去了鍛鍊身體的時間。根據身體狀況,合理運動,雖然沒有直接創造收入,但也有了無形的財富。

03

第二,要幫兒女創業、成家,提升經濟實力,創造孝順的附加條件。

有人說:「養兒養女靠不住,最後還得靠自己。」

又說:「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給兒孫做牛馬。」

養老靠自己,想法沒有錯,但是沒有人可以說,完全和兒女斷絕關係,100%依靠自己養老。

當老人生病了,走不動了,起碼要有人照顧,關鍵時候,要有人拿主意。

作為60後、70後,應該看一看父母這一輩的人,是如何養老的。父母多半生活在農村,一輩子都不能退休,並且他們也沒有很多的存款。

我的父母,生活在湘南的山溝里。靠種地為生,到了六十五歲之後,勞動的能力下降,需要兒女們給贍養費。

有一天,母親和我認真算了一筆帳,最後的結論是:父母老了,存款只有五萬左右。並且,這筆錢還是使勁摳出來的,主要源自養豬和賣菜。

如果我的父母不依靠兒女,他們的老年生活,情何以堪。

從父輩的身上,也能看到我們這一代人變老後的樣子。時代在變化,養老的條件在改善,但是「養兒防老」的傳統,並不能徹底丟掉。

想要兒女孝順,不能單純靠家風教育。有的兒女,人品很正,但是經濟水平很低,孝順父母,心有餘而力不足。

力所能及地幫助兒女成家立業,當兒女有了好的工作、收入比較穩定的時候,再談孝順的問題,就容易多了。

家風、經濟、事業趨勢、家庭合力等方面,都要提前謀劃,不能眼睜睜看著兒女像無頭蒼蠅一樣,瞎混。

04

第三,別盲目追捧大城市、想著發大財,做人隨遇而安,堅持「低配生活」。

《錢江晚報》上有一條消息。

浙江麗水的陳金英,退休後辦企業,加入服裝行業。剛開始,生意還行,從2011年開始,遇到了困難,然後陸續虧損,負債千萬。

接下來的十多年裡,陳金英通過賣房子、擺地攤、轉變經營模式等方法,再次崛起,並且把債務還清了。被大家稱為「誠信奶奶」。

當我們給奶奶點讚的時候,有沒有深度思考一番,萬一錢還不上,怎麼辦?誰來還?

成功的方法可以借鑑,發財的勇氣可以點燃,但是要保持頭腦清醒。不是任何人,都有大器晚成的徵兆。

言歸正傳。60後、70後面臨退休,就不得不思考退休之後,去哪一座城市養老,還能不能回故鄉養老,是不是要根據兒女定居的城市,進行隨遷。

在「人往高處走」的思維模式下,很多人想去大城市定居,或者趁著還沒有退休,去大城市闖蕩一番。也許,在六十歲之前,還有機會崛起。

古人說:「此心安處是吾鄉。」

有多大的能力,就做多大的事業。不要拼命想著發財,去遠方。要早一點學會「退讓」,看清年齡、身體的變化,在一座比較靠譜的小城市安定下來,也未嘗不可。

年紀大了,堅持低配生活,每天省吃儉用,做出花錢的規劃,哪怕收入不高,也能現世安穩。

「懶螞蟻效應」告訴我們,在一個團隊裡,有人很忙,有人很閒。一旦出現了問題,很閒的人總能指出方向。原來,閒著的時候,一直在觀察和思考,在研究未來的趨勢。

奔五、奔六的年紀,不服老不行。因此在發財方面懶一點,立足實際謀發展,才是正道。

05

有一種工作方式,叫「彈鋼琴」。也就是說,要靈活用手指,黑白鍵都要用起來。

有一種取勝方式,叫「組合拳」。不要總是用一個套路去戰勝對手,要靈活多變。

以此類推,養老的模式,要多樣化。退休是人生的關鍵節點,也是人生的另一種開始。

退休了,不要迷茫,而是要保持本色,別弄丟創造幸福的本事。

這一生,簡單就是幸福,幸福卻從不簡單。

經濟和思想上,多一種準備,有備無患。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