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掙1000塊,我又失業了,怎麼辦?

靜水人生 發佈 2022-07-28T22:53:20.917425+00:00

01靜水姐,我剛掙了1000塊,又失業了,焦慮得要死,怎麼辦呢?我正在焦頭爛額整理我的文稿,接到M的求助。隔著屏幕,我都能感受到她搖搖晃晃的不安感,作為一名曾經的重度焦慮症患者,我太熟悉這種感覺了。不廢話,直奔主題。首先在這裡要跟各位老鐵們,掰扯清楚一個概念。


01

靜水姐,我剛掙了1000塊,又失業了,焦慮得要死,怎麼辦呢?我正在焦頭爛額整理我的文稿,接到M的求助。

隔著屏幕,我都能感受到她搖搖晃晃的不安感,作為一名曾經的重度焦慮症患者,我太熟悉這種感覺了。

不廢話,直奔主題。

首先在這裡要跟各位老鐵們,掰扯清楚一個概念。那就是病理性焦慮症是一種心理障礙,這個需要你配合做心理治療,需要一個過程,我當初走向心理學學習道路,也是為了自我療愈。

20多年了,我終於把我的焦慮水平調整到正常水平了。我的焦慮症雖然是一種病態的心理障礙,但我告訴大家,自從我從一個全職媽媽,漸漸蛻變,真正地能掙到一些錢後,真的有效地緩解了焦慮。

真正的根治,伴隨著漫長的自我療愈過程,具體成因和走過的心路歷程,日後再跟大家分享。

02

今天就跟大家談談來自現實的因素。

在我看來,中年女人的焦慮,無外乎兩個字:錢與愛。尤其疫 情這幾年,對於中年人真的是赤 裸 裸的考驗。

從35歲到50歲這15年,可以說,人生漸漸達到頂峰的同時,壓力也像充足了氣的氣球一樣,你必須小心翼翼,甚至屏氣斂息,它才不會破。上有老小有小,肩膀上扛的都是責任。

一睜眼,孩子的教育費,父母的藥費,房貸,車貸,在這個車水馬龍的城市裡,你渺小地找不到你自己,但對於一個小家庭,你卻是頂天立地大寫的人字。

我的一個鐵粉是某大學教授,在談到兩性關係時,她說了一句特別經典的話:我們現在的文化太分裂了,女人靠男人養已經被恥笑了,不再天經地義了,男人讓女人犧牲卻還總是習以為常,理所當然。

所以,女人就格外難。

娃學習不好,說你不會教育,老公出軌,說你不夠善解人意,公婆罵你,說你不懂老公的辛苦。

但偏偏好多女人,既沒智商也沒情商,更沒逆商,反而認同了這種投射性指責。

03

來找我做諮詢的學員,9成都是女性,其中不少人的主訴是挽回和修復婚姻,並羅列了一堆自欺欺人的理由,來認同男人對她的指責。

作為一名心理諮詢師,我會帶著她去探索行為模式背後的成因,但心理諮詢解決不了現實的問題,比如,我因為不上班在家帶孩子,被老公嫌棄不掙錢。

這樣的問題,表面來看,是因為孩子,所以,我上不了班,理由似乎很充分。

往深里探討,你選男人的眼光有問題,你根本沒有弄清楚關係背後的邏輯,就憑著荷爾蒙結婚了。結婚了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你在赤 裸 裸地挑戰一個人渣的人性。其實人渣已經算不上人了,冠之一名的「渣性」就更不值得探討。

所以,我經常鼓勵女人,要有一顆搞錢的心。

賺錢會提高人的見識,你相信嗎?反正我是相信了。

昔日,我也是那個哭著求著婆婆給我看娃,我努力上班掙錢的女人。可惜啊,娃是你生的,給你看不看是別人的事情,你能不能解決問題就是你的事情了。

當我下定決心不再求人,一咬牙一跺腳回家後,我就開始了拼命地升級打怪。

這五年我是怎麼走出來的,真的是一言難盡,我是時常被焦慮所困的那個人。

每焦慮一次,我就給自己抽絲剝繭,有意識探索一次。

04

昨天我跟一個閨蜜分享這幾年的成長,她一句話戳痛了我,她說你似乎一直很焦慮,一直在像個女戰士一樣奮鬥,直到這幾年心好像才稍稍放下來。

我突然感受到,她說的的確是我的狀態。自從大學畢業,我就似乎一直不甘心,自從當完北漂回到家鄉那個小城,潛意識裡我是不甘心的,不認同的,我一直覺得自己委屈,那個小城市的歲月靜好並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所以一直在尋尋覓覓,不斷調整自己的人生方向。這期間我甚至遺憾過為何我有個哥哥,有個嫂子,因為他們讓我活的有負罪感,似乎因為我,讓這個家的創收受到影響,所以,我放棄了繼續追求自己,放棄考研也是我不甘心的原因。

42歲,我決定重新去拼一把,考研,至少這樣我不會遺憾。

系統學習心理學這幾年,我不斷察覺自己的行為模式,不斷自我療愈。

應該說我的焦慮表現,表面來看,是對金錢的焦慮,實則是人格體系基礎不牢固,不夠健康導致的價值觀的焦慮,直到我弄清楚我想要什麼了,這種感覺才慢慢停止。

我不甘心回到小城市,我羨慕那些有夢想的同學,羨慕憑著一腔孤勇在北上廣深紮根的同學,這是我潛意識深處的劇情。

來到天津這2年多,我覺得似乎自己的心找到了一個依附點,真的不願意再回去了,每次我從地鐵里鑽出來,腦海中總能跳出三個字:希望感。

大央企的光鮮並不能給我帶來這種感覺,除了虛榮,除了得到別人所謂的羨慕,真的無法給我心安意平。

今天聽李雪的課,認栽是最高級的人生,突然有感而發,認栽這些年,並沒放棄追求自己的夢想。

至此,我感謝焦慮這種偉大的情緒,一直提醒我沒有放棄自己,我和這種情緒在一起20年了,今天太陽很好,突然有種想擁抱焦慮的美好。

心有了依附點,剩下的就是餬口和看風景。人習慣留戀自己的舊模式,不捨得離開,又在不舍中忍受,周而復始,惡性循環。

我昨天做夢,又夢見了我家八十年代做生意,我幫著我爸爸清點化肥水泥的數量,那種大汗淋漓讓我踏實讓我有種安全感的感覺。你看,不管過去了多少年,舊模式對你的影響一直都在,父母那裡永遠是你尋找自己的根源。

當我慢慢找到根源後,我時常對我的重要他人,說出我被壓抑的感受,慢慢地,我發現天不會塌,地不會泄。

05

周國平說:「因為不知道自己要什麼,然後看看別人,他有,我沒有,就焦慮了。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人,他要的一定符合自己性情和秉性的,追求這些東西,他才會平靜從容。」

我們經常會這樣,總是看著別人的風景,過著自己的生活。掙錢這個事情,不具備可比性,但人類的怪處就在於處處攀比。

越是這樣小心翼翼地活著,看別人的什麼都覺得好,這種人的心就越是脆弱敏感,根本就是不堪一擊,一旦失衡,馬上崩潰。

我現在只跟我自己比,只要今天的我比昨天的我有進步,我覺得我就是最棒的自己。

我只想努力生活和掙錢,也知道了快樂的重要性,人生能自由選擇自己的生活,不在意外界的評價,即便別人討厭我,諷刺我,都不重要,這並不影響我變得更好啊!

沒錢就去想辦法掙錢,掙不到多的,先掙少的,連少的也掙不到,先填飽肚皮再說。

你看看,這樣一拆解,生活就簡單了好多。

所以,最後,我帶著M妹妹進行了探索,以結果為導向,追根溯源,當一個人開始內歸因的時候,似乎一下子通透了。

因為牽涉到個人隱私,具體諮詢過程就不再分享。

帶著覺察去生活,你會發現,生活每天都很美好。

以此文,與所有的中年女性共勉!

END

作者:靜水,暢銷書作者,心理諮詢師,家庭教育指導師,38歲裸辭,一支筆寫盡人間冷暖,陪你把孤單過勇敢,已出版情感勵志暢銷書《經歷過依賴的痛,再走向獨立的美》,《女人有底氣才能活得高級》。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