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陷入危險境地,東北軍長冒死密電彭德懷:給你們一個殲敵機會

紫金城之巔特別專欄 發佈 2022-07-29T15:39:27.246925+00:00

1936年,在翻越無數險峻的山嶺,跨過數條湍急的江河,踏過廣袤的草原,踩過皚皚白雪,歷時長達整整兩年的時間之後,紅軍終於結束了長途跋涉的轉移。

要想了解更多方面的精彩內容,就能關注我的頭條號,金哥等你哦。

大家好,這裡是紫金城之巔的《歷史人物故事匯》歡迎各位小夥伴們收看本期的精彩內容。

1936年,在翻越無數險峻的山嶺,跨過數條湍急的江河,踏過廣袤的草原,踩過皚皚白雪,歷時長達整整兩年的時間之後,紅軍終於結束了長途跋涉的轉移。

一路走來,除了險惡的自然環境帶來的危險,更有國軍的各種圍追堵截。

紅軍會師,蔣介石萬般不甘心,長征過程中,他一直在指揮所能用的各路人馬,想把紅軍消滅掉,雖然確實給紅軍造成了巨大的傷亡,但始終沒有能夠如願。

蔣介石一計不成再生一計,他認為紅軍剛剛結束長征尚且疲憊不堪,決意在紅軍剛剛到達新的地方,還沒有站穩腳跟之時把他們吃掉。

於是,蔣介石調集了他的數十萬精銳部隊迅速向紅軍撲了過去。

此時,紅軍的數量遠遠少於國軍所集結的兵力,危難之際,彭德懷卻收到了從國民黨部隊發來的電報。

根據電報得到的情報,紅軍以少勝多打敗了胡宗南部。

和共產黨之間交往

發來電報的人叫王以哲,時任東北67軍軍長,被授中將銜。

正是此次蔣介石圍剿紅軍的兩路大軍中右路軍的負責人。

值此紅軍絕境之際,王以哲電報告知彭德自己所屬部隊和左路胡宗南部的行軍路線以及時間,笑言:「給你們一個殲敵機會。」

1936年11月,蔣介石指揮胡宗南和王以哲向紅軍進攻,但王以哲故意破壞了電台,避開蔣介石的一道道催他馳援胡宗南的命令,為紅軍贏得了充足的時間。

共產黨事先已經得到王以哲發來的國軍作戰計劃,經過周密部署,紅軍在山城堡大敗胡宗南部,打碎了蔣介石消滅紅軍的企圖。

這並不是王以哲和彭德懷之間的第一封電報,二人之間通信往來已久。

王以哲經常通報國軍這邊的消息給紅軍,從而給紅軍制定作戰計劃提供參考,讓他們能夠洞察先機打敗敵人。

王以哲是黑龍江人,父母是普通農民,但是他比較幸運的是,小時候得到了伯父的資助讀書上學。

後來,因為伯父經商失敗,失去援助的王以哲不得不中斷了學業,轉而報考了軍校投身軍中。

王以哲在東北軍中升遷得非常快,不過三年的時間,就從排長一步步升到了團長的職位,第四年就升為旅長授少將軍銜,這與他治軍嚴明、得張學良的賞識都分不開關係。

1934年,一直在前線抗日的王以哲部隊,被命令隨同張學良前去剿共,王以哲對此感到十分厭煩,態度上十分消極。

剛開始,他們和紅軍沒有遭遇,但雙方終究還是正面打了起來。

三次交手,王以哲的部隊吃了三次敗仗。

王以哲手下的兩個師長戰死,一個師、一個團被整建制消滅。

這樣的結果深深地觸動了王以哲和張學良,他們開始思考背後的原因。

恰在此時,共產黨看清楚王以哲積極抗戰消極內戰的態度,派了王以哲的老友前去接觸。

再然後,共產黨又放回了所俘虜的王以哲手下高福源,高福源不但詳細描述了在紅軍中的所見所聞,還帶來了彭德懷的親筆信。

在東北軍中,王以哲認識了不少進步的愛國人士,他對這些人一直抱有同情的態度。

張克俠等人就是在王以哲的關照之下,取道東北去了蘇聯的。

王以哲的部隊中有共產黨被國民黨發現通緝後,也是王以哲暗中幫助他們逃走。

王以哲有一個侄子是共產黨,在那個談共色變的環境中,王以哲得知此事後,不但沒有和侄子劃清界限,反而為了保護侄子,把他秘密送出國留學了。

有這些基礎,加上王以哲非常認同共產黨一致抗日的主張,所以在共產黨通過放回的俘虜和他聯繫上時,雙方一拍即合很快就達成了一些約定:政治上都主張共同抗日,軍事上劃定防區互不侵犯,經濟上互相往來。

九一八傷痛終身

對於東北人來說,九一八事變是個永遠的傷痛。

對王以哲這個東北人出身的東北將領來說,不抵抗政策更是他一輩子的悔恨。

在九一八事變之前,日軍已經製造了萬寶山、中村等多個事件,長期密切關注日軍動態的王以哲很快就敏銳地感覺到了這一不尋常的狀況。山雨欲來風滿樓,王以哲判斷日軍可能近期就要發動對東北的侵略。

1931年8月,時任第七旅旅長的王以哲親自趕往北平,面見張學良進行報告,並詳述了他的想法,希望張學良能夠為即將到來的戰爭做好準備。

1931年9月18日的晚上,王以哲的部隊駐地遭到了日軍的炮火猛攻,然而王以哲不得不忍痛執行上峰的不抵抗命令。

但是,他的手下卻並不願意屈服,趙鎮藩、王鐵漢率部開始抵抗進行突圍。

王以哲追上了撤退的部隊,為自己的錯誤鞠躬道歉。

作為軍人,執行命令是他的天職,但是他不能不為自己部隊考慮,應當及時突圍。

然後就率部避開日軍,穿過深山老林,撤到了山海關內。

以後的日子裡,每每想起九一八事變,王以哲就痛悔不已。王以哲悔恨當初執行了不抵抗的命令,只能眼睜睜看著他的家鄉淪陷。

曾經美麗富饒的松花江畔,如今成了日本侵略者的天堂東北人民的地獄。

當又一個不抵抗命令到來之時,王以哲不再執行,他不願再做讓自己後悔的事情,不想再成為國家和民族的罪人。

1933年,時任67軍軍長的王以哲率部出古北口,殲滅日軍1500餘人。

同年,王以哲拒絕了蔣介石許以河南省省長、5萬元的權力、金錢拉攏,以張學良為藉口拒絕了蔣介石的剿共要求。

此時的王以哲一心想的是抗日,對「攘外必先安內」的說法十分痛恨。

西安事變功成卻痛殤

在共同抗日的感召下,王以哲和共產黨來往日漸密切。

這期間,通過和大量共產黨人的接觸,王以哲深感共產黨的不平凡,王以哲請了共產黨的聯絡人員在他的部隊進行宣傳,鼓舞官兵的愛國志氣。

王以哲看到紅軍十分困難,於是他儘可能地從各個方面給予紅軍幫助,送錢、送武器、送藥品,在他的防區內開闢了一條道路,掩護了很多途經西安與蘇區往來的共產黨和進步人士。

王以哲親自安排了周恩來和張學良的秘密見面,從一路上的安全保障到保密問題,無不親力親為。

正是這次會談,確定了逼蔣抗日的思路。

1936年12月,在蔣介石到西安督戰之際,王以哲積極支持張學良扣留蔣介石逼他抗日的想法,於是,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就發生了。

爾後,在一片殺掉蔣介石的聲音中,王以哲不顧個人安危,表態贊同中共提出的和平解決方案。

並在張學良送蔣介石回南京反而被扣之後,從大局出發,力主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

王以哲深明大義的主張,卻招致了東北軍一些青年軍官的懷疑,他們散布王以哲收賄受賄的謠言,叫囂著要除掉王以哲。

1937年2月2日,王以哲在家中身中9彈不幸死去,時年41歲。

小結:

生於東北,長於東北,從軍在東北,王以哲將軍大半輩子都是東北度過的。

他深深熱愛著他的家鄉,卻因為不抵抗的命令眼睜睜看著家鄉淪陷在敵人的鐵騎之下。

大好河山被侵占,大量資源被掠奪,製造出來的武器又對向了中國人。

不抵抗是王以哲一生的傷痛,他餘生都為之後悔,都在想著如何抗擊日軍把東北奪回來把日本人趕出去。

於是,在共同理念的感召下,王以哲選擇了共產黨,幫助共產黨抵抗蔣介石的進攻,為西安事變及其和平解決立下汗馬功勞。

好啦,本期有關於紅軍陷入危險境地,東北軍長冒死密電彭德懷:給你們一個殲敵機會的精彩內容,我就給你們全部講述完了。

下期,我將會給你們接著講述有關於歷史人物方面的精彩內容,敬請期待,不要錯過哦。

關注我,每一次都會讓你們看到不一樣的精彩內容哦。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