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藝妓:名揚世界,卻又不為人知的職業,曾經賣藝又賣身

youtube精選解說組 發佈 2022-07-29T20:13:38.581617+00:00

說起日本藝伎,我們腦海中都會浮現出現這樣一個形象:一個女人穿著和服。頭髮被高高挽起,最明顯的標誌莫過於是那種白得有點嚇人的妝容。讓人總是忍不住懷疑這個日本人的審美,但是對於日本人來說呢,藝妓可以說是他們國家的國粹,至少在官方層面上是這樣的。

說起日本藝伎,我們腦海中都會浮現出現這樣一個形象:

一個女人穿著和服。頭髮被高高挽起,最明顯的標誌莫過於是那種白得有點嚇人的妝容。

讓人總是忍不住懷疑這個日本人的審美,但是對於日本人來說呢,藝妓可以說是他們國家的國粹,至少在官方層面上是這樣的。

因此藝妓們始終堅持宣稱自己是賣藝不賣身,可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在日本藝妓始終都與妓女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但這樣一個不太光彩的職業,卻在日本明治維新的關鍵時期走上了歷史舞台,成為改變歷史走向的重要力量,甚至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的妻子伊藤梅子都是藝妓。

但是奇怪的是呢,曾經能夠代表日本文化被各國元首欣賞的藝妓,如今尤其是在疫情期間,卻又一步步走向衰落,甚至可能在未來消失。

那所以從這我們就能發現,藝妓作為日本文化的一個典型代表,本身也處處體現著日本這個國家的矛盾性。

那麼今天,咱們就來聊聊名揚世界卻又不為人知的職業,歷史中呢,

就講到過,起初的日本賣淫是違法的,但是這東西,他們現在都管不了你,更別提古代了。

那秉持著日本打不過就加入的一貫傳統。那日本政府幹脆就自己建立了吉原(日本第一花柳街吉原是江戶時代公開允許的妓院集中地)

在日本的監管下進行賣淫專營,實現了妓院國有化。

那於是很多人,為了避免日本政府做中間商賺差價,就假借唱歌表演的名頭,順便提供上門服務。

那這些人,就叫做暗娼。

恰好啊,此時明處的吉原呢,也處於激烈的內卷。

妓女們紛紛學習琴棋書畫來滿足高端客人的品位需求。所以啊,藝妓和妓女,從這個時候就開始緊密的聯繫在了一起。

而有關於花柳一詞的來源呢,有一種說法就是說花指妓女,柳指暗娼。那柳暗花明便是色情行業最真實的寫照。

那只不過發明這些說法的老色痞呢,顯然不是日本人。

其實,無論是妓院的諧音吉原還是藝妓這種風俗,其實都來源於某個神秘的古老大國。那只不過這就是另一個話題了。

那咱們說回藝妓,其實真正讓藝妓走入日本上流社會的呢,是德川家康。

他在開設幕府之初,為了加強中央集權,鞏固自己的統治,1615年頒布了武家諸法度,規定各地領主必須在江戶定期居住。

那對於這種變相軟禁,各路諸侯雖然心裡不服,但是這胳膊擰不過大腿,幾輪制裁後,大家也只能認慫。

於是啊,這群日本最最有錢的人都聚集在了江戶。

帶來的就是各種紙醉金迷,夜夜笙歌的生活。

一說這個夜夜笙歌,大家應該就不困了。

但是這裡的笙歌,跟大家想的不太一樣。因為此時的江戶,不僅僅是經濟中心。更重要的呢,還是政治中心。

武士階層是主體,而武士又是男性。這就導致江戶的男女比例甚至達到了3 : 1啊。

一對是情侶,剩下一對就是基情了。

但事實上可能連一對情侶都湊不齊,因為當時這個男尊女卑的思想,異性戀都屬於是饞對方身子,那是下流的。那麼才算上流呢,男性身份這麼高貴,當然搞男人才是成功人士的選擇了

所以男的多,大家也覺得挺好,這時啊,真正意義上的藝妓才出現,但本質上呢,也依舊是那啥為主,表演為輔。

所以當時江戶的上流社會畫風呢,經常就是一個俊俏小哥在台前風騷熱舞,下面的王公貴族們一個個興奮的不得了。

那可能是幕府都覺得這畫面呢,實在是辣眼睛,於是開始禁止男歌舞伎表演。

甚至為此,給男藝伎們剃了發,強行謝頂來試圖打消貴族們無處發泄的欲望。

於是啊,在政府的干預下,少女的溫婉嬌俏就更加凸顯了出來,漸漸的,藝妓行業也就只有女性了。

但是咱們前面也說了那當時日本的暗娼就是借著表演的名義去賣淫,所以在很多嫖客的觀念里,勾欄聽曲,唱曲的那就約等於妓女。

那這對付出多年努力苦苦練習技藝的藝妓呢,就造成了很大影響,只想嫖的人把藝妓當妓女來對待,那想整點高雅的人呢,又找不到真正有水平的藝妓。

這可以說是一種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了。

那所以為了競爭外面的暗娼,這吉原的人們就開始互相約定賣藝的不准賣淫,那終於算是從表面上將賣藝與賣淫徹底分離開了。

那也是從這開始,藝伎有了很多與眾不同的獨有裝扮。

比如藝伎呢,要在和服後面的袋子上打結,衣領要用白色。

髮髻上會插兩隻簪子,一把梳子,以此用來區分藝妓和妓女的身份。

但是這麼做的目的真的是要把藝妓當做純粹的藝人單獨對待了嗎?那別忘了,這裡可是吉原,這麼做的目的顯然是為了製造稀缺性,讓藝妓徹底的區別于吉原的妓女和打著藝妓名義的暗娼,用品位和舉止來滿足相對高端的客戶。

所以只做裝扮的區分是遠遠不夠的。藝妓呢,還形成了一套完善的運作模式,首先就是森嚴的等級,比如新來的少女呢,往往要經歷漫長的學藝過程。所以剛開始的新人呢,只能叫做舞伎或者叫半玉,那一般只能在後面伴舞,甚至不允許與客人講話。那經過五年以上的學藝之後才有機會晉升成為藝伎,也叫一本。

拿比較淺顯的對比呢,就是半玉是拿一半工資的學徒,一本呢,是拿全額工資的熟練工。

但是從半玉到一本,還需要經歷一個很特殊的過程,那就是要找一個男人過夜才行,這個男人通常被稱為旦那。

源於佛教用語檀那,有贈予的意思。言外之意呢,就是這個人是藝妓的贈予人,那這個贈予當然不只是贈予DNA,而是要長期的贈予金錢才行

甚至從藝妓還是少女的時候,藝妓學藝的各種費用:裝扮、行頭、日常起居都要負責,堪比現實版的少女養成了。

而能做到這一步的呢,通常也是實力地位相當雄厚的人

所以當時,藝妓能夠在日本上流階層流行的也是這個原因。能夠成為旦那,蓄養一名藝伎,那遠比穿金戴銀這種暴發戶行為要講究的多

那同時呢,藝伎的言行舉止也直接體現了旦那的品味。

那不過從這也能看出呢,就算成為一名合格的一本。藝伎的人身自由實際上還是被牢牢掌控在別人的手裡。

那藝伎們通常會有一位叫做見番的人來負責監視,每一名藝伎都要登記在冊。連獨自外出都是不被允許的,而且由於幕府進一步打擊暗娼,連藝伎去武士商人家裡表演都被禁止了,間接導致藝伎的活動地點被限制在茶屋這類場所里。

結果就像變成了茶屋用來招攬生意的一件工具。

那當然,幕府這麼做的目的顯然不僅僅是為了從吉原賺錢。更重要的是防止被軟禁的權貴們試圖謀反,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

但是隨著西方殖民者的到來,幕府一方面要對內維持自身地位,一方面呢,要對外抵抗殖民侵略。

這種壓力下,也就給了幕府的反對勢力成長的機會,倒幕運動隨之開始,那本來就是為武士階級服務的茶屋與藝伎呢,就成為了倒幕運動的情報機構,甚至還負責暗殺任務。

比如日本著名的勤王藝妓中西君尾,本來是與維新派的井上馨一見鍾情,但是恰好幕府勢力的高官島田也看上了君尾。

於是在井上馨的要求下呢,軍尾接受了島田的求婚,並且憑藉島田的寵愛為維新派提供了大量的情報,甚至最後直接刺殺了島田,為倒幕運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這可是一次成功的美人計啊,完成了三國演義中貂蟬不曾完成的特殊使命。

雖然這段歷史被粉飾成為英雄美顏的佳話。但是從結局上看呢,似乎並不是這樣,維新派成功之後,井上馨也成為了高官,但是卻沒有跟自己鍾愛的中西君尾結婚。

最終君尾以藝妓的身份孤獨一人死去

如果只是從情感上看呢,究竟是身居高位又願意迎娶君尾的島田更愛她

還是功成名就就忘記軍尾的井上更愛她呢?

不過君尾的結局其實是藝妓這個群體的一個縮影。

在倒幕運動中,藝伎為維新派的成功立下了汗馬功勞,那加上維新派成功之後,很多高官都與藝伎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藝妓們也就成為了上流階層的一部分。加上和服和比較奇特的妝容,使得藝伎成為了一種符號文化在國際上流傳開。

那說到這兒可能有人好奇,那這些日本高官的審美都這麼奇葩嘛。

那藝妓這種慘白的妝容,它到底好看在哪兒?

其實有一種說法呢,是由於日本當時,都是靠燭光照明,昏暗的燭光下,這種慘白反而看著順眼一些,那我個人來說是無法想像這種畫面的

但是到了後面呢,也就作為一種傳統在藝伎這一行流傳了下來,那藉助倒幕運動的東風,藝伎可以說是登上了這個行業的巔峰

不僅身份地位高,在文化上都能成為日本這個國家的一種文化名片。但是說到這兒呢,大家應該也能發現,藝妓所謂的賣藝不賣身,其實從一開始就只是一個噱頭

藝伎的伎從來都是寫作伎,但是在每個人心裡都讀作妓

那儘管藝伎看上去溫婉動人,知書達禮,處處體現著日本女性的知性美

但是他們為此所做的一切終歸還是為了在生理方面取悅男人,為了日本的男權勢力服務。

本質啊,和吉原的妓女沒有什麼區別,都是社會的穩定劑。


所以藝伎的輝煌註定只是曇花一現。

但健忘的日本人淡忘了藝伎為國家做出的貢獻時,他們第一個想到的卻是以與伎一同存在的腥臭污濁又包含血淚的日本歷史。

這是他們對此沒有絲毫罪惡感,反而在二戰期間和美軍占領期間,每當日本需要有女性被獻祭的時候,第一批被送進篝火的就是藝伎。

所以哪怕日本人再不要臉,藝妓文化的出身與經歷都很難說得上是一張文化名片,而隨著西方文化的滲透,在日本無論高層還是底層,都有了更符合現代審美,同時看上去也更加體面的消解欲望的方式。

因此啊,當年興盛一時的一妓文化也就不需要再去為男性的生理需求服務,那作為一種文化符號呢,他們自然也不希望再從事這種不光彩的事情。

但是對於日本人來說,一件好看但不實用的東西又有多少存在的意義呢?於是啊,在各種新文化的衝擊下,藝妓文化也慢慢的在走向衰落。

似乎在不遠的未來,藝妓就會隨著日本那些不堪入目的過去一同被時間沖刷乾淨。

那麼究竟要如何評價日本的文化呢?我覺得,從藝伎的發展就可見一斑,其實日本的很多方面都透露著一種極端的實用主義。

比如對中國儒家文化的學習,中國儒學的核心思想是人,而且人這個概念顯然也是符合中國作為一個大國的理想抱負的,但是對於統治者來說呢,人也變成了一種束縛。

在咱們眼裡,很多歷史人物只要涉及到濫殺無辜,尤其是濫殺平民百姓,那就算他功勞再高,歷史評價也不會有多高了。

於是到了日本呢,統治者就把忠放在了首位,而且對於忠的詮釋,也是有偏差的。

中國的儒教說法很多,但是最終呢,還是會理解為人道主義

而日本的儒教呢,解釋的也很多,但最終呢,還是會走向民族主義。

那兩種思想最終也會體現到兩個國家的格局上,那就像藝妓這件事兒

藝妓這個群體誕生的目的就是通過滿足務實階層的生理需求來穩定社會,那儘管標榜賣藝不賣身,但是藝妓這個行業,始終都在執行這項社會功能。

這就導致藝妓所做的一切努力,其實都是圍繞這些比較功利的目的在運轉,可一味的對利益的追求,儘管看上去很實在,但是呢,也相當於摒棄了自身存在的價值,徹底淪為了一種工具。

那所以在幕府需要的時候,藝妓是安慰劑,在維新派需要的時候,藝妓是情報網,而到了外國人需要的時候,藝妓又成了文化符號。

但是到了如今,日本社會還要藝伎做什麼呢?

恐怕只能成為一段歷史了,因此,就算是和平時期用來滿足男人生理需求的工具,在西方審美的衝擊下,也變成了另一個完全獨立的行業。

那這便是日本藝伎文化尷尬的一面,一方面藝伎與日本骯髒的歷史密不可分,但另一方面,這就是日本文化的結晶與產物,否定它不就是在否定日本的過去嗎,可接受它不就等於接受了日本的過去嗎。

所以啊,日本這種實用主義看上去非常靈活。

好處也非常多,但是本質上就是一種純粹的投機主義

從藝妓行業的起伏過程也能看出來,他們也常常見風使舵,誰有權有勢有潛力就攀附於誰,最終呢,也只能在社會的跌宕起伏中隨波逐流。

所以為什麼總說日本文化是空洞的,因為他不具備自己的評判標準,誰厲害誰就說的對。

總之,他們知曉禮而無大義,畏危而不懷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