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海林評價相聲代表人物:郭德綱不錯,但對姜昆的貶低是一種無知

華子愛喫娛 發佈 2022-07-29T21:07:29.759709+00:00

如今說到相聲界的代表人物,很多人第一時間都會想到兩個人,一個就是代表體制內主流相聲的姜昆,一個則是代表民間相聲團體的郭德綱。

如今說到相聲界的代表人物,很多人第一時間都會想到兩個人,一個就是代表體制內主流相聲的姜昆,一個則是代表民間相聲團體的郭德綱。

但這麼長時間以來,圍繞他們二個人之間,網上更多的是爭論、爭吵而不是藝術上的探討!

有人力挺郭德綱, 認為他是如今相聲界當之無愧的代表人物,不管是論能力還是論影響力,他實至名歸!

再加之,郭德綱那極具傳奇色彩的人生經歷,從社會最底層到如今的大明星、大藝術家。他的成功,似乎讓很多喜歡他的粉絲找到了共鳴。

當然與此同時,也有人認為郭德綱代表不了如今的相聲界,他僅僅是一個利用相聲賺錢的商人而已。

他的目的不是將相聲繼承、發揚和創新發展,而僅僅是想利用相聲這個平台,達到個人的商業目的罷了!

因為長期以來,德雲社早已穩居相聲市場的霸主地位,當然在此過程中資本的力量功不可沒,而不是作品的力量。

因為如今相聲明星、大腕雲集的德雲社,卻拿不出一個堪稱經典,能夠載入相聲史冊的作品。

反之,他們的很多作品都是一些網絡段子的堆砌,富有娛樂性,但毫無主題、藝術性可言!

如今隨著德雲社粉絲越來越多,影響力越來越大,粉絲越來越年輕化,他們的相聲卻深陷三俗的泥潭不可自拔!

敢問這樣的相聲,是前輩們期望看到的嗎?這樣的相聲,做到了繼承和發展了嗎?

因為三俗包袱可以讓演員付出最低的成本就可以換來觀眾們的笑聲,進而達到變現的目的。

不需要創作、不需要較強的基本功、再加之炒作下的明星偶像效應,這樣就可以讓觀眾心甘情願的追捧和買單!

可以在這方面,德雲社屢試不爽!

但是作為文藝工作管理和監督單位的曲協,必然是要站在文化發展的高度,對這些現象進行規範管理。

但誰也未曾想到,一場「反三俗」運動,卻惹毛了德雲社以及他的粉絲們。

當然在此過程中,作為領頭人的姜昆,自然被眾多德雲社的粉絲罵得體無完膚。

「什麼不會說相聲,不會貫口,什麼只會《虎口遐想》等!」

這不就在近日,《人物》發表了一篇題為「姜昆:誤解的總和」的文章,引發網友熱議。

他在文章的開頭即寫道:

這些年,姜昆不斷目睹著原來世界屬於他的某一部分在消逝。採風不再是創作的必修課。尖銳諷刺變成一種「奢侈品」。

那個在春晚舞台無所不能的自己停留在過去。接受成為生命的主題,接受衰老,接受平淡,接受誤解。

隨後這位作者詳細講述了姜昆,從1976年被馬季選中,到1983年第一次登上春晚,並擔任全場主持人。再到他的巔峰之作「如此照相」,還有認識作家梁左後的《虎口遐想》。

如今再到2022年重登春晚後的反響平平,確實寫出了作為一個相聲演員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歷。

隨後這位作者更是詳細講述了郭德綱與姜昆的「誤解與恩怨」!

比如他在文中寫道:

在陳印泉曾說,就算姜昆與郭德綱二人有理念分歧,不過是隊伍內部的「問題與主義之爭」,如今卻演變成了非此即彼的簡單對立。

但是從姜昆嘴裡從未說過任何郭德綱不好,一點都沒有!

另外這位作者還提到,在2006年的時候,有領導曾暗訪過德雲社,但這個消息是姜昆提前泄露給了德雲社,目的當然是讓他們有所準備。

由此文章作者想證明一點:姜昆對郭德綱不僅沒有做出網友眼中的「打擊報復」的事,反之是支持、鼓勵和引導!

但反觀如今的輿論,似乎假想敵早已成為了為郭德綱打抱不平的自媒體與粉絲。

當然成也流量敗也流量,這不恰恰是因為炒作導致的結果嗎?

對此某知名博主發文表示:

某種程度上我是從小聽著姜昆的相聲長大的。我很喜歡郭德綱,他是一個相聲表演大師。但在創作能力上,他和姜昆、馬季這些前輩相去甚遠。當很多鋼絲攻擊姜昆時我是有些震驚的。

對此就有網友表示:

不可否認姜昆早期的創作能力,但是他對相聲這個行業的傳承和發展不敢苟同。

平心而論,德雲社出現之前,我們是不是都認為相聲行業就此沒落了,聽著春晚上並不可樂的相聲,我們是不是覺得很雞肋,可有可無!

對此這位博主則回懟道:

那現在德雲社的相聲如何呢?還能稱之為相聲嗎?老郭的那些徒弟乾的不正是老郭當年批判的事嗎?

其實說到這裡,不得不提到如今個別德雲社演員的道德素養問題,比如張九南出軌風波,陳霄華耍流氓事件等。

在相聲方面,在很多網友眼中,德雲社的主力軍們早已「不務正業」,有人拍電影,有人上綜藝,有人演電視劇。

這些東西,不恰恰是當年郭德綱在舞台上痛批的現象嗎?

對此著名編劇汪海林也公開留言表示:

姜昆的創作能力很強,郭德綱也不錯,差別在於劇場相聲尺度大,更活潑一些。對姜昆的貶低,是一種無知!

對此就有網友留言表示:

郭德綱的創作邏輯混亂,東拉西扯,一段相聲幾個拼湊,上趟廁所回來再聽以為換了個段子,其實還是那個話題,比較適合流量。

對此有網友回復道:如今郭德綱很多相聲就是油腔滑調的段子,就是單純為了圈錢。但姜昆的也不咋地,實在笑不起來,半斤八兩吧!

其實客觀來說,不管是主流相聲演員還是非主流相聲演員,都有屬於他們的觀眾,誰也並沒有淘汰誰。

兩者並不是「你死我活」的對立,而是互補共存。

郭德綱領銜的娛樂相聲,做到了站在觀眾和市場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但如今的問題就是「飯圈化」太過濃重,樹立了一種唯流量論英雄,而不是唯作品論英雄的畸形價值觀。

但作為主流相聲演員來說,缺乏的恰恰是德雲社這種市場化思維。很多時候都是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一種教育者的姿態,卻忘記了相聲的初衷是為了娛樂,育人是更高層級的追求!

高雅的相聲本沒有錯,但如果沒有了包袱,這跟演講又有什麼區別呢?

所以說,他們都是這個時代造就的相聲領軍人物,但他們卻都將相聲領向了兩種極端。

一個高高在上,一個低俗不堪,要說誰促進了相聲新時代的發展,他們似乎都沒有做到。

對此你怎麼看?歡迎留言交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