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為何叫寺,廟為何叫廟,寺和廟有什麼區別,作為炎黃子孫要了解

遊古思今 發佈 2022-07-30T21:55:09.389329+00:00

近日,南京玄奘寺供奉日本侵華戰犯一事鬧得沸沸揚揚,使得這些平常無欲無求,超脫世俗的出家人和寺廟受到大家的重視。但就在大家思考事件本末的時候,有沒有考慮過為何要叫寺廟呢?

近日,南京玄奘寺供奉日本侵華戰犯一事鬧得沸沸揚揚,使得這些平常無欲無求,超脫世俗的出家人和寺廟受到大家的重視。但就在大家思考事件本末的時候,有沒有考慮過為何要叫寺廟呢?並且還分為了寺和廟,例如棲霞寺、靈隱寺;廟宇最常見的則是土地廟、城隍廟、媽祖廟、孔廟。

那麼廟和寺到底有什麼不同呢?其稱呼又源自何處,有著怎樣的特點。

祭祀之地——廟

現代人總是將寺廟合在一起使用,其實這種用法本就是錯誤的。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狀況主要是因為在文化的發展過程中,為了使其更加簡便,能夠滿足大部分的需求,便逐漸弱化了寺廟的區別。相對於寺,廟的出現更早,也更重要,和我們日常生活聯繫也更緊密。許慎的《說文解字》之中解釋道:「廟,貌也。先祖形貌所在也。」而貌,則指的是先祖的牌位。

其實簡單來說廟宇,就是供奉先祖的地方,也就是宗廟。如此一來便很好理解了,現在很多大家族都有自己的祠堂,在祠堂之中供奉著先祖的牌位。因此我們也能夠將祠堂稱之為廟,但自己家族的先祖地位相對來說不高,且規模也小,稱廟顯然不合禮制,因此便稱之為堂。

廟,這個字最早在西周金文之中發現,其就是用於供奉祖先的場所,只有周天子以及諸侯的祖先供奉之地才能夠稱之為廟,一般叫宗廟或者是太廟。

為何古代皇帝死後會有廟號,因為廟號就是他們入宗廟之時牌位之上所寫內容,便於子孫後代祭祀。隨著時代的發展,皇族供奉廟宇也分為了家廟和太廟。家廟一般就是自己子孫供奉之地,而太廟則是整個皇族祭祀之地。皇帝駕崩之後,先在家廟祭祀供奉,數年之後便回入太廟,同先祖一同供奉。因此會發現先秦時期的廟宇是供奉先祖之地,並非祭祀鬼神之地。

但隨著鬼神祭祀的增多,一些專門祭祀鬼神的廟宇也被建立起來。民間最常見的土地廟便是代表。再有較為著名的祭祀孔子的孔廟;關羽的關帝廟;福建地區的媽祖廟。因為在民間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世間達賢位逝者,亦可依律建廟。其次就是常說的寺,將寺用於供奉佛教佛祖之地還是在東漢之後,因為在這之前,中國本土並無佛教。那麼寺在這之前又是用於做什麼的呢?

法度之地——寺

許慎《說文解字》之中:寺,廷也。有法度者也。並且寺也有侍奉之意。證明寺其實和法律以及服務等事務掛鈎,最常見的莫過於大理寺、鴻臚寺等。大理寺源起於秦漢時期的廷尉一職,在北齊時期改為大理寺。律法便是其最主要的職責。而鴻臚寺的職責其實類似於禮部,主要負責內外往來事宜,是朝廷之中的服務機構。

可以說在先秦時期,寺代表的是官方機構,和所謂的佛家寺宇毫無聯繫。但為何又和何佛家掛鈎呢?其實主要受到了寺建立原因的影響。和廟宇不同,寺的建立是非常昂貴且艱難的。廟宇之中神像,很少有用純金打造的,大都是泥塑。這就意味著廟宇的建立並不需要太多的資金,地方鄉民籌錢就能夠建立。

但佛教之下的佛像卻需要塑造金身,這就意味著建立一座供奉佛像的寺,要花費大量的錢財。規模越大,佛像越多,花費越大。因而佛像供奉之地大都是達官貴人出錢修建的。佛教傳入中國後興建的第一座官辦寺院——白馬寺,便是由漢明帝下令建造的。並且寺的使用也和白馬寺有關。

佛教和寺

東漢明帝時期,漢明帝聽聞西方有異神,便派遣官員前往天竺求法,最終經過三年的遊歷,派遣出去的官員同天竺僧人歸來,並且還帶來了佛經、佛像等。回到洛陽之後,漢明帝便將僧人以及佛像、佛經等安排到了鴻臚寺之中。鴻臚寺作為處理外交事務的地方,將天竺來的僧人等置於此地,其實多有不妥。

因為天竺僧人僅僅是佛教代表,並非天竺官方代表,因而便打算將其從鴻臚寺移居他出。但此時東漢有廟宇,有道觀,但就是沒有供奉佛像之地。於是在漢明帝授意之下,便在洛陽修建一個新的場所供奉佛像。在取名的時候,將白馬馱經和鴻臚寺相結合,命名為白馬寺。而寺則成了中國寺院的主要稱呼。

加上古代佛寺大都是達官貴人修建,甚至是政府參與,相對來說具有更多的官方身份,稱之為寺,也能夠展現其地位。作為本土教派,道家的場所則被稱為觀。觀,其實是古代的軍事防禦建築,主要修建在宮廷外圍,承擔瞭望指責。而隨著時代發展,觀也被用到了越來越多的建築之上,尤其是一些高聳、華美的建築。道家的修道場所大都建在山巔,高聳入雲,外觀精美,因此被稱為觀。

在歷史發展過程中,道觀相對來說更加獨立。而寺和廟則逐漸被放在了一起,甚至功能之上都有所重合。尤其是佛寺,佛寺本來是供奉佛像之地,但在古代便有人將先祖牌位供奉於佛寺之中,直到現代,越來越多人的選擇將祖先牌位供奉於佛寺之中。使得佛寺有了廟的功用,因此逐漸用寺廟來代之佛像供奉之地。加上現代社會之下,對於這些具體場所的分辨並不重視,大家也就對寺廟共用習以為常了。

總結

其實不論是寺還是廟,其都有著供奉的作用。廟用於供奉先祖,而寺則是供奉佛像。供奉先祖乃是對先祖的祭奠和思念,是人之常情。而供奉佛像則是為了尋求安寧,在心神不寧之時可以向佛祖禱告。但寺廟之中,供奉的一定都是該供奉的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