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擊白崇禧後,程子華接到了中央的命令:離開部隊,去山西當書記

公孫鳳讀史 發佈 2022-07-31T12:37:46.746504+00:00

1947年夏季攻勢之後,東北民主聯軍進行了整編,除成立了一些野戰縱隊外,還成立了南滿和冀察熱遼兩個前方指揮所。

程子華將軍一生南征北戰,屢立戰功。他指揮的部隊,配合作戰獨具一格,是一員卓越的戰將。

「主力」外的主力

1947年夏季攻勢之後,東北民主聯軍進行了整編,除成立了一些野戰縱隊外,還成立了南滿和冀察熱遼兩個前方指揮所。程子華被任命為冀察熱遼軍區前方指揮所司令員。

這時候,冀察熱遼地區敵方有正規軍九個半師、一個旅、三個交警總隊又一個大隊,騎兵4000多和雜牌武裝三萬多人。

冀察熱遼軍區主力是8縱和9縱六個師、兩個獨立師、一個騎兵師,另有兩個軍區和五個軍分區的地方部隊。敵人在數量上、武器裝備上均占優勢。

隨即,林彪發起了秋季攻勢。程子華指揮部隊的任務是:出擊北寧線至錦榆段,切斷東北敵人和華北敵人的聯繫,誘使瀋陽地區之敵南調,力求在運動中殲敵,配合我東北主力作戰。

9月6日,正當他準備發起攻勢之際,敵暫編第50師、第22師(各欠一個團)擴為大占領區,確保北寧線,由綏中,錦西分兩路向建昌方向「掃蕩」。

7日,左路敵暫編第50師進抵建昌以東的梨樹溝門,右路敵暫編第22師進抵新台邊門。兩地相距只有30公里。

程子華立即抓住戰機,改變原定破擊北寧路的計劃,決心首先割殲暫編第50師。

8日,在他的指揮之下,8縱及獨立1師由寧城、凌源出動,九縱由冀東遵化出動,兼程向建昌方向急進。

14日晨,8縱主力進至梨樹溝門,先敵展開攻勢,結果,將敵暫編第50師大部殲滅。

次日,右路敵暫編第22師獲知左路被殲,立即東撤,企圖逃回錦西,8縱及獨立1師跟蹤追擊,連續作戰,於17日將其大部殲滅於楊家仗子地區。

這一仗只打了兩個半小時,就俘虜了敵少將副師長蘇景泰、少將參謀長寧堅及以下2500多人。

這時,第49軍以軍部率第79師、第105師(各欠一個團)由錦州西進,還在增援解救暫編第22師的路上。

程子華決心誘敵深入加以圍殲,19日,敵進至楊家仗子地區時,8縱及獨立1師立即將其包圍,並連夜冒雨猛攻。

22日,敵第49軍抵抗不住,突圍南竄,經8縱追殲和9縱截擊,於第二日將其軍部及兩個師的主力1.1萬人全部殲滅,並活捉了敵105師師長於澤霖。

在十天之內,在程子華的指揮之下,部隊以高度機動的運動戰,三戰三捷。

隨後,他們乘勝破擊錦州至山海關鐵路,並一度占領錦州機場。

敵人被迫將主力新編第6軍的兩個師,由鐵嶺地區調往錦州興城一線護路,至此,程子華順利達成了林彪調敵南下的目的。

在敵人大量增兵錦榆線時,程子華揮師轉移至義縣、北票間尋機殲敵。

此時,敵第92軍所屬第21、43師正向瀋陽前進,突然感覺到其側翼及後方受到威脅,於是轉向新立屯、阜新馳援。

為誘敵,程子華以一部分部隊圍攻北票、並攻占朝陽。

結果,敵軍繼續西進增援。途中,8縱、9縱在義縣以西九關台門地區將敵包圍並發起猛烈攻擊,於11月1日、2日將敵兩個師全部殲滅,並乘勝解放義縣。

1947年冀察熱遼的秋季攻勢,在9月14日至11月4日的50天內,共殲敵27900餘人,一度切斷了北寧路,有力配合了其他部隊在東北戰場的作戰。

這次戰役,充分顯示出司令員程子華善於當機立斷、捕捉戰機,善於組織部隊高度機動、連續作戰的指揮藝術。

1948年,林彪決定發動夏季攻勢。此時,為守住省城承德,敵第13軍在西北方向的隆化建立了一個據點。

隆化城西面可依靠比較高的苔山,山上有堡壘群,山頂制高點上的碉堡,可鳥瞰全城。

苔山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北側高州坡度大,直射火力不易發揚,且不易觀察到山腳底部。

江化東面有一條比較寬的伊遜河,河邊城內有一中學,學校築有外壕和堡壘。隆化易守難攻。

1947年5月,我軍曾試過拔除這個據點,但未能攻克。可是,攻克隆化不僅可以擴大解放區,又能鼓舞民心士氣,壯我軍威。

這一次,隆化守敵是第4師10團和保安隊,共1000多人。東北野戰軍的攻城部隊是剛組建不久的11縱隊。

戰前,司令員程子華和11縱隊司令員賀晉年,帶領團以上指揮員一起前去實地察看地形,然後決定結合步炮協同,充分作好準備,以苔山北側為主要突破點,夜間進入陣地,拂曉發起總攻。

戰鬥一開始,炮兵就摧毀了苔山上的碉堡,攻占了制高點,接著又攻占了縣城的大部分,敵人大部被殲。

但是,仍有一部分敵人堅守在隆化中學內。這中學有外壕和碉堡,尤其是東北角的一個碉堡,阻住進攻路線。

敵人依託碉堡群和堅固核心工事,憑藉交叉火力壓制了我軍發動的多次衝鋒,造成很大傷亡。

在前敵指揮所觀戰的程子華和賀晉年焦急萬分,命令部隊繼續發起攻擊,這時,一位英勇的班長夾起炸藥包,飛身沖向敵人火力最猛的橋頭碉堡。

接近碉堡,因碉堡太高,他毅然用一手托起炸藥包頂在敵碉堡底部,一手拉引爆線。

碉堡炸掉了,戰士們吶喊著:「為犧牲的戰友報仇!」衝進了學校,消滅了殘敵。

隆化從此回到了人民手中。這位毅然舉起炸藥包與敵人同歸於盡的英雄,就是董存瑞。

戰鬥結束後,程子華派他的秘書連夜下部隊採訪寫報導,隨後他自己也專門寫了《董存瑞同志永垂不朽》一文,加以表彰。這樣,董存瑞這位戰鬥英雄成為了家喻戶曉的人物。

程子華的生活作風非常樸素。他的小灶伙食很平常。當他招待手下的那些縱隊司令員時,也只是加幾個白糖餡的燒餅。

11縱隊司令員賀晉年到程子華那裡開會時就常說:「走,到程司令員那裡吃白糖燒餅去。」

1948年8月,東北野戰軍領導機關正式成立,冀察熱遼前方指揮部奉命改稱第二兵團,程子華擔任司令員。

遼瀋戰役中,程子華率部進行塔山阻擊戰。在戰鬥中,我軍以堅守和反衝擊相結合的戰法,浴血奮戰了六個晝夜,打垮了敵人數十次衝擊,並殲敵6000餘人。

在程子華的正確指揮下,我軍兩個縱隊和三個獨立師寸土未失,完成了阻擊任務,為東北野戰軍主力順利攻克錦州,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為了在華北就地殲滅傅作義集團,加速國民黨統治的崩潰,1948年10月下旬,在遼瀋戰役還未結束時,毛澤東和中央軍委即指示東北野戰軍組成先遣兵團,由程子華率領第4、第11縱隊、三個獨立師、一個騎兵師兼程先行入關。

隨後又令華北第2、第3兵團、先期到達冀東地區的東北先遣兵團和冀熱察軍區部隊,統歸東北先遣兵團首長指揮,擔負平張線的作戰任務。

遵照中央軍委指示,華北第2、第3兵團、東北先遣兵團相繼切斷了張家口敵人西逃道路,平張線被分割為數段。

我軍殲敵兩個軍五個師,打亂了傅作義的防禦部署,拖住了傅作義集團,為東北野戰軍主力入關,為分割包圍北平、天津、塘沽地區之敵贏得了時間。

12月5日,東北先遣兵團所屬第11縱隊解放密雲城,殲敵6000餘人。10日,4縱隊在康莊殲敵第16軍6600餘人。

這時候,懷來的敵第104軍的兩個師決意逃回北平。程子華獲知這個消息後,親自趕到四縱隊司令部,下令立即追擊。

結果,4縱未來得及打掃戰場,立即投入戰鬥,抄近路迎敵堵住敵退路,11縱堵擊潰散殘敵。

11日12時,追擊戰勝利結束,這一仗殲敵第104軍軍部、第31師全部等,共10900餘人,受到中央軍委的表揚。

隨後,11縱隊進占南口、昌平,消滅石景山北面山上青年軍6000多人,保護了鋼鐵廠和電廠,中央軍委通令全軍嘉獎。

程子華指揮的第2兵團是東北野戰軍最早入關的部隊,為完成對北平的包圍奪取了先機。

由於張家口解放和在新保安的第35軍被殲,北平守將傅作義嫡系主力喪失殆盡,西逃無望。

1月15日,東北野戰軍解放天津,他南逃也無望了,隨即接受了和平解放北平的條件,於1949年1月21日舉起了義旗。

1月31日,4縱第10師從西直門進入北平市。程子華擔任北平警備司令員兼政委。

2月3日,程子華組織和指揮了莊嚴雄偉的入城式,人民解放軍以坦克為先導,浩浩蕩蕩地從永定門經前門開進北平城,古城從此翻開了歷史的新篇章。

這時,部隊領導大多乘坐繳獲的吉普車,進駐北平城後,許多吉普車重新油漆了,第2兵團機關人員也打算把司令員的吉普車也油漆一下。

結果,一去請示,程子華不同意,說道:「很快就要南下,新漆又不能使吉普車跑得更快,我坐的車不油漆。」

結果,他的吉普車沒有新油漆。

痛擊白崇禧

4月21日,毛澤東、朱德發布了向全國進軍的命令,程子華作為四野第13兵團司令員,率四個軍沿平漢路南下。

臨出發前,他愛人因難產體弱,希望暫時仍住原住宅,可是黨中央有南下將領不得在京留公館的指示,程子華堅決執行之,叫秘書安排愛人搬家,同機關幹部家屬一起住到兵團留守處。

第13兵團南下第一仗是解放安陽。安陽守敵是第43師、第134師和偽軍冀豫邊區殘部等14000多人。

負責進攻安陽的部隊是第42軍,經過仔細偵察和周密的戰鬥準備,只用了兩個小時,就把敵軍全部殲滅。

安陽下面是新鄉,守敵是第41軍,軍長李正清率25000人全部投誠,新鄉和平解放。

5月,13兵團所部解放襄陽、樊城,在這裡休整,並利用漢水,練習水上作戰戰術,作橫渡長江的準備。

這時,國民黨白崇禧命宋希濂部向荊門、當陽地區發動所謂「機動攻勢」,擴大在長江北的占領地。

經中央軍委批准,13兵團以全部兵力發起宜(昌)、沙(市)戰役,右路第38軍、第47軍,左路第39軍、第49軍,於7月初進到荊門等地區。

宋希濂部恐遭全殲,向宜昌收縮兵力,程子華下令三面包圍宜昌。

7月16日,解放宜昌,荊州、沙市之敵被殲滅,鄂西地區全部解放。解放軍迅速地全部渡過長江,直達湖南省的常德地區。

因天氣太熱,部隊疲勞,在這一帶休整。8月4日,長沙和平解放,中南敵湘贛邊防線崩潰。

白崇禧將桂系主力五個兵團撤到衡陽、寶慶公路兩側。林彪集中兵力發動衡寶戰役。

程子華率第13兵團所部負責戰役迂迴,取道沅陵沿湘西南下,突破芷江地段防線,配合正面圍殲衡寶地區之敵。

白崇禧被打得一敗塗地,殘部敗退廣西,湖南省全部解放。程子華,這位人民軍隊中傑出的名將,在他軍事生涯的最後一場戰役中,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正在這時候,程子華奉中央命令離開了部隊,調往山西省擔任省委第一書記、省政府主席、省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

從此,他轉業地方,參加了新中國經濟建設及政權建設的領導工作。

手的故事

1928年3月,敵人向海陸豐根據地發動瘋狂的進攻。在惠州戰鬥中,一個敵人端槍向程子華胸口刺來,在千鈞一髮之際,程子華手疾眼快,向右猛一轉身,迅速用左手緊緊抓住敵人的刺刀。

兇惡的敵人隨即開槍,打傷了他的左手,從此他的左手就落下傷殘。

1931年,程子華擔任獨立3師師長,隨後在攻打江西瑞昌城的戰鬥中,他的手再次負傷。

1934年12月,紅25軍軍長程子華率領紅25軍,長徵到達陝南洛南縣,在庾家河時,遭到敵人的突然襲擊。

敵人占據了有利地形,向軍部猛攻。軍首長分頭指揮部隊與敵搶奪山頭陣地,戰鬥異常激烈,陣地多次失而復得。

激戰中,副軍長徐海東身負重傷。當程子華迎著炮火,舉著望遠鏡觀察戰場態勢時,突然一顆子彈飛來,打中他的雙手,望遠鏡打落在地。他的手腕骨碎裂,動脈血管被打斷,大量失血。

程子華的手第三次負傷時,正值紅25軍長征最艱苦的時候,他躺在擔架上,身子翻不過來,瘦得皮包骨頭,臉上沒有一絲血色,一雙手十個傷口經常化膿。

在缺醫少藥的惡劣條件下,只好用鹽水簡單消消毒,再用白布代替紗布,捲成布條,從傷口塞進去,拉出來,反覆多次,天天如此,他痛得難以忍受,但仍以堅強的毅力堅持著。

在行軍途中,許多戰士用擔架抬著他行軍,在戰鬥中掩護他、護理他,他於心不忍,幾次要求截肢,都被同志們勸阻,醫生也拒絕他的要求。

經過大半年的轉戰,直到1935年秋,紅25軍長徵到達陝北永坪後,他再次動了手術,傷口才逐漸痊癒了。

但是,從此他的左手成了一個伸不開的拳頭,右手的四個手指不能彎曲,兩個手腕關節不能活動,只有兩個大拇指經過多年鍛鍊才恢復了一些功能。

後來,美國著名作家索爾茲伯里在《長征——前所未聞的故事》中描述程子華的手為:「爪子似的傷殘的手。」

從血與火里滾爬出來後,程子華憑著一雙「爪子似的傷殘的手」,仍在孜孜不倦讀書寫字。

因為右手嚴重殘疾,那扭曲變形的手指,平時都握不成個拳頭,他寫字握不住筆,得把筆桿夾在食指與中指之間,寫起字來又顫動不止。

他必須靜靜坐下,慢慢地一筆一畫地寫,終於,他還是重新學會了寫字。

因為手受傷殘廢了,程子華的生活常常難以自理,洗澡都要人照顧。

抗戰全面爆發後,國共兩黨合作抗戰,程子華回到了山西,擔任第二戰區戰地總動員委員會高級黨團書記兼武裝部部長。

在一個月明之夜,警衛員悟塵打了一大盆冷水為他洗澡,他突然問道:「悟塵,你怕不怕我呀?」

這話把警衛員問得目瞪口呆,回答說:「首長對我這麼好,我才不怕你呢。」

過了一會兒,程子華像自言自語地說:「我過去脾氣可壞了,常愛罵人。自從手殘廢了以後,處處要別人照顧,實在不好意思再開口罵人,脾氣才慢慢改好了。」

說著,他又輕輕地笑了起來。

警衛員沒想到,大名鼎鼎的程部長還有著如此的經歷,難怪很多人說他是「關聖人」呢!

1937年9月後,在山西戰地總動員委員會擔任武裝部部長期間,程子華一直病著,身體十分虛弱,時常發燒、腹瀉、傷口疼痛。

閻錫山雖然和我黨合作,但給動委會只發很少的經費,程子華每月也僅有六元津貼費,藥品更是少得可憐。

有時120師師長賀龍、政委關向應讓師衛生部的同志送來一些,但他們的藥品也十分有限。

程子華於是對手下的工作人員定了一條:不准任何人再去麻煩賀、關首長。

這時沒有什麼首長小灶,吃飯都是警衛員從大廚房打回來。大廚房的飯菜缺油少鹽,醫生多次提出,到總務處領點錢,買些營養品,為程子華補補身體,可程子華堅決不許可。

一次,警衛員從廚房要來一隻雞,想給他燉湯喝,結果,程子華卻給他們講了許多不能動用大傢伙食的道理,硬是讓警衛員送了回去。

有一回,譯電員郭伯海興奮地跑來了,說:「毛主席來了電報,要給程部長補助100元錢。」

原來,毛澤東和劉少奇得知程子華的病情,特意於1938年7月4日發來了一份電報:

程子華:30日電悉。

一、動委會工作已經獲得很大成績,望在各方面進行鞏固。

二、你的身體現在怎樣?是否好了些?我們想找人來代替你的工作,使你能休息,但至今尚未找到人。望你特自珍重,並由北方局補貼你100元看病,由省委付給你。

程子華身邊的工作人員聽到這一消息非常高興。警衛員悟塵和醫生方忠賢立即對程子華說:「這一下,可以買幾隻雞補補營養了。」

程子華卻笑著說:「這是黨中央、毛主席對我的關懷,但這筆錢我們不能動用,你們要知道,他們在延安要比我們困難得多。」

方醫生聽後只得搖搖頭,輕聲地說:「真是沒有辦法。」

這就是程子華,一個來自關雲長家鄉的鋼鐵戰士。

讓毛主席睡好覺

程子華在山西任省委第一書記的時間並不長,1950年9月4日,一紙調令由京而至,他又被調回北京,10月後擔任全國合作社聯合總社的主任和黨組書記。

程子華在山西只待了八個月。儘管時間很短,他的心已全部撲在了山西人民身上,他的足跡遍布了山西的山山水水,名字已生根於淳樸的山西人心中。

回到北京後,他一直在經濟戰線上擔任領導工作,參與新中國的經濟建設。

在擔任合作社聯合總社的主任後,他先後擔任過國務院財貿辦公室副主任、商業部長、國家建設委員會和國家計劃委員會的副主任。

20世紀50年代末,中蘇關係急劇惡化,毛澤東不得不考慮防備北方的威脅,因此,下決心在內地建立一批骨幹企業。

1964年,黨中央提出了西南三線建設的戰略部署。59歲的程子華在國家計委副主任崗位上接到調令:擔任西南三線建設第一副主任,主持日常工作。

西南三線建設的第一個重點,就是要在大西南籌建一個大型鋼鐵廠。

程子華和工程技術人員在蜀道上忙碌,終於選出了攀枝花、樂山兩個廠址,然後,他和工程人員一起去北京報告毛澤東。

毛澤東聽完程子華的匯報後說:「樂山地址雖寬,但無煤無鐵,如何搞鋼鐵?我投攀枝花一票!」

「攀枝花產鐵礦石,但鐵礦石含鈦比例太高,冶煉困難,全世界都沒能解決這個大難題。」程子華擔心地說。

毛澤東聽了,好一陣兒沒有作聲,只是一個勁兒地抽菸。

過了一會兒,毛澤東伸出手,夾著煙在空中比劃了一下,又像是問別人又像是自言自語地說:「攀枝花鋼鐵廠,建起來以後,提不出鈦,煉不出鐵,後悔不後悔?」

程子華沒有搭腔。毛澤東又把手縮回去,堅定地說:「不後悔!」

毛澤東一番自問自答,把大家都逗笑了。

程子華佩服毛澤東的決心,馬上表示說:「我回去馬上組織科技人員攻關,一定要拿下這個世界性的難題,不讓您後悔!」

他回到重慶後,立即組織科技人員攻關,經過無數次的不懈努力,冶煉攀枝花鐵礦石的技術終於取得了突破。程子華馬上派人寫報告向黨中央、毛澤東傳報喜。

1965年2月,毛主席感到了時局的緊迫,一旦有事,大西南將成戰略後方,這個後方能負起這樣的重責嗎?毛澤東寢食難安。

一次,他對回京的程子華等人說:「攀枝花建設要快,但不要潦草。攀枝花建設不起來,睡不著覺。」

程子華深刻地理解毛澤東的擔憂,回去後就號召建設者們加倍努力,說:「不怕千難萬險、千辛萬苦,一定要搞好攀枝花建設,讓毛主席他老人家睡好覺!」

結果,攀枝花建設緊鑼密鼓,從未停止。

程子華帶頭定了一個規矩:不坐機關,不靠文件往來,都到現場,就地研究解決問題。建設者們克服無法想像的困難,努力奮鬥。

1970年,攀枝花鋼鐵廠終於煉出了第一爐鐵,這也為毛澤東解除了一塊心病。

重建民政部

1978年3月,程子華被任命為民政部部長,重新組建國家民政部。

此時,原來承擔國家民政事務的內務部已撤銷整整十年了,大部分民政幹部已分配到其他部門,改行做其他工作了。

組建民政部,首要的任務就是要調集幹部,搭起班子,然後才能開展工作。

如何選調幹部,選調什麼樣的幹部到民政部工作,這成了擺在程子華面前的一個重要問題。

為解決這一問題,他廣泛聽取大家的意見,然後提出了符合實際的解決辦法,並經以他為書記的部黨組研究後,制定了一套選調幹部的基本原則:

一是堅持五湖四海。既要從原來熟悉業務的幹部中調回一部分,以滿足儘快開展工作的需要,又要從其他部門、行業中調入部分優秀幹部,以適應新時期民政工作的要求。

二是堅持任人唯賢。不論原來是否從事過民政工作,都必須政治素質好,有業務專長,符合新時期民政工作的要求。

三是黨組堅持集體審查調進幹部,不管是原內務部的幹部,還是外單位調進的幹部,都按照本人條件,量才使用,妥善安排。

根據這些原則,部黨組立即開展工作,在短短的兩個月中,就搭起了各司局的架子,並且展開了工作。

這時,民政系統長期積累下來的問題成堆,多數幹部是新手,對業務不熟悉。

面對這種情況,程子華組織了一系列的調查研究,為了打開工作局面,5、6月間,他組織11位黨組成員,帶領司局長和業務幹部40多人,到全國各地去召開會議調查研究,摸清民政工作的現狀和主要矛盾。

此時,百廢待興,工作千頭萬緒。經過幾個月的調查研究,程子華當機立斷,快刀斬亂麻,力主召開全國民政會議解決各種問題。

經黨中央批准,1978年9月,第七次全國民政會議,在程子華的主持下召開了。

這次會議著重研究了如何貫徹黨和政府的民政工作方針、政策問題。

會議後,黨中央批轉了《全國民政工作會議紀要》。這個會議和文件使各級民政部門澄清了路線是非,廣大民政幹部提高了思想覺悟,也明確了工作方向和任務,隨後,各級民政機構開始建立和加強,工作也開始走上正軌。

第七次全國民政會議後,程子華狠抓了一系列落實政策的工作。

10月下旬,他專門召開機關工作人員大會,親自作報告,系統闡述了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只有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才能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基本原則。

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他又主持召開了十幾次黨組擴大會議,傳達學習三中全會精神,總結第七次全國民政會議以來的工作,研究民政部門的工作如何適應全黨工作的重點轉移。

在他的主持下,起草了《關於民政部門工作重點轉移的意見》。

經過一年多的工作,全國的民政工作走上了正軌,出現了新的面貌。

在民政部工作期間,程子華還主持《選舉法》的修改工作,親自帶隊深入基層進行選舉試點,並組織領導了80年代的第一次全國縣、鄉選舉。

1991年3月30日,程子華在北京逝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