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證科 | 徐佳瑩《給》:「女明星」與「鄰家女孩」相互拉扯

羊城派 發佈 2022-07-31T15:38:56.387377+00:00

徐佳瑩被寄予厚望的轉型之作《給》並沒能贏得好口碑,反而展現出一線女歌手的常見困境:知名度有了,獎項也有了,算是打通關了;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胡廣欣

鑑定對象:徐佳瑩《給》

發行時間:7月8日

徐佳瑩被寄予厚望的轉型之作《給》並沒能贏得好口碑,反而展現出一線女歌手的常見困境:知名度有了,獎項也有了,算是打通關了;但下一個關卡要怎麼走,又不甚清晰。

不得不承認的是,當下華語樂壇中,中生代女歌手比同輩的男歌手更具進取心,「突破」仿佛是她們必須經歷的一次洗禮。雖然很多樂迷都吐槽「神婆化是不是華語女歌手的歸宿」,但追求更先鋒的曲風、追求用音樂進行更深度的表達本身並沒有錯。正是因為有那麼多功成名就的女歌手願意踏出舒適圈,才讓華語樂壇有了如《蓋亞》《怪美的》《3811》等從概念到音樂都非常優秀的專輯。

只不過,把賴以成名的標籤打碎之後,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找到合適的路。徐佳瑩的《給》就是如此。專輯同名歌曲《給》是一次非常冒險的嘗試,這首歌與過去的徐佳瑩幾乎完全斷裂:它重氛圍輕旋律,是徐佳瑩以往較少觸碰的歌曲類型;她在演唱上做了調整,但刻意的咬字和大量的氣聲,都不是聽眾所習慣的徐佳瑩;這首歌還打破了流行歌曲常見的主副歌結構,最洗腦的hook反而是全曲的情緒低點,種種反常規的處理都讓這首歌顯得沒那麼「好聽」。都說「不破不立」,這首歌曲的確打破了徐佳瑩的流行標籤,卻沒能成功「立」起來。

把目光投向整張專輯,曲目的排序更把這張專輯的問題放大了好幾倍。徐佳瑩剛剛在《准明星》和《切歌》裡展現出自己作為一名天后級女歌手自信、灑脫和成熟的一面,下一首突然又回到老路,在標準的芭樂情歌框架里,唱最普通的失戀心事《沒有第三者的分手》;喜歡徐佳瑩早期曲風的聽眾或許會被這首歌打動,但下一首就是挑戰大眾審美的《給》。而在專輯後半段,徐佳瑩剛唱完《離開動物園的獅子》,高呼「我正開始找回自己了」,下一首歌卻是暴露自己脆弱的《我想到你就再也不怕》。

這張《給》沒能讓徐佳瑩擁有一個完整、清晰的新形象,大家反而看到了徐佳瑩的糾結:她在「女明星」和「鄰家女孩」兩種身份之間反覆橫跳。當創作者都沒想清楚自己想成為什麼的時候,聽眾自然無所適從。(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邵梓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