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白華論中國書法的節奏性

直爽侃歷史 發佈 2022-07-31T21:06:51.921617+00:00

宗白華(1897~1986),原名宗之櫆,字伯華,江蘇常熟虞山鎮人,原籍浙江杭州。宗白華是中國著名的哲學家、美學家、詩人,在美學方面的成就尤為突出,是我國現代美學的先行者和開拓者之一,被人們譽為「融貫中西藝術理論的一代美學大師」。

宗白華(1897~1986),原名宗之櫆,字伯華,江蘇常熟虞山鎮人,原籍浙江杭州。宗白華是中國著名的哲學家、美學家、詩人,在美學方面的成就尤為突出,是我國現代美學的先行者和開拓者之一,被人們譽為「融貫中西藝術理論的一代美學大師」。他曾經擔任中華美學學會顧問和中國哲學學會理事,主要著作有《宗白華全集》、《美學散步》等,所翻譯的著作有《判斷力批判》、《海涅生活與藝術》等,詩集有《流雲》和與郭沫若、田漢合著的通訊集《三葉集》。


 宗白華的美學研究注重對中國藝術門類的創造和欣賞,他的有關著作和論文涉及中國詩歌、繪畫、音樂,甚至園林建築和自然文化遺產等各方面。對於具有中國特色的藝術門類——書法,宗白華也進行了深刻的研究並做了詳盡的論述,其主要美學思想集中體現於他的論文《中國書法里的美學思想》,又在《中國書法藝術的性質》得到深化:「中國的書法,是節奏化了的自然,表達著深一層的生命形象的構思,成為反映生命的藝術。因此中國的書法,不像其他民族的文字,停留在作為符號的階段,而是走上藝術美的方向,而成為表達民族美感的工具。」

  在《中國書法里的美學思想》中,宗白華認為,書法要成為「反映生命的藝術」,就必須像一個有機的生命體一樣,具有骨、肉、筋、血四個要素,不同的是,它需要「通過較抽象的點、線、筆畫,使我們從情感和想像里體會到客體形象里的骨、筋、肉、血」。他還從中國的「字」分析了它之所以成為藝術品的原因:「中國人寫的字,能夠成為藝術品,有兩個主要因素:一是由於中國字的起始是象形的,二是中國人用的筆。」中國的文字,最初是以圖畫的方式來表達思想的,有很多惟妙惟肖的人物、動物形象;第二個階段,「圖畫佐文字時期」,「在一篇文字裡往往夾雜著鳥獸等形象」。之後,隨著文字的發展,時代的變遷,才演變成為純粹文字的表現方式。

  在《中國書法里的美學思想》中,宗白華還從美學的角度分別考察了中國書法藝術的用筆、結體和章法三個方面。用筆是「運用單純的點畫而成其變化,來表現豐富的內心感情和世界諸形象,像音樂運用少數的樂音,依據和聲、節奏與旋律的規律,構成千萬樂曲一樣」。「中國畫家在萬千繪畫的形象中見到這一筆畫,而大書家卻是運此一筆以構成萬千的藝術形象。」這種「一筆」的筆畫正是創造出中國特有的藝術形象的要素,「所以中國人這支筆,開始於一畫,界破了虛空,留下了筆跡,既流出人心之美,也流出萬象之美」。又說「中國人用筆寫萬象世界,從一筆入手,但一筆畫不能攝萬象,須要變動而成八法,才能盡筆畫的『勢』,以反映物象里的『勢』」。「一筆而具八法」,這樣才能在各種筆法間體現出中國文字的節奏感。「字的結構,又稱布白,因字由點畫連貫穿插而成,點畫的空白處也是字的組成部分,虛實相生,才完成一個藝術品。」字需要有虛有實,筆畫和空白有著同樣的價值和審美意義,「無筆墨處也是妙境」。同時,宗白華還將唐代大書法家歐陽詢遺留下來的真書字體結構法36條一一列舉出來,有排疊、避就、頂戴、穿插、向背等,成為後人研究中國美學思想的範疇。字體結構36條中的「相管領」和「應接」也就是文字的章法問題:「『相管領』好像是一個樂曲里的主題,貫穿著和團結著全曲於不散,同時表達出作者的基本樂思。『應接』就是在各個變化里相互照應,相互聯繫。這是藝術布局章法的基本原則。」

  宗白華認為,中國書法也能像音樂和詩歌一樣,表達出人內心的喜怒哀樂,是「節奏化了的自然」,是中國特有的藝術門類,具有豐富的美學思想和極高的藝術價值。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