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管理音樂的機構

直爽侃歷史 發佈 2022-07-31T21:22:50.762186+00:00

唐代管理音樂的機構稱為教坊,又稱為樂坊,是教習音樂歌舞的場所,專門培養歌舞藝伎,同時也負責雜技的組織和訓練,是一個功能比較健全完備的官方機構。教坊最初是在唐初武德年間由唐高祖開設的,隸屬太常寺。

唐代管理音樂的機構稱為教坊,又稱為樂坊,是教習音樂歌舞的場所,專門培養歌舞藝伎,同時也負責雜技的組織和訓練,是一個功能比較健全完備的官方機構。教坊最初是在唐初武德年間由唐高祖開設的,隸屬太常寺。武則天在位期間(684~704),教坊曾一度改名為雲韶府,唐中宗初年(705)恢復舊稱。唐玄宗愛好俗樂,將俗樂引入宮廷。開元二年(714),唐玄宗將教坊重新進行規劃和設置,分為內教坊和外教坊。內教坊設置在蓬萊宮旁邊的東內苑,外教坊有兩處,設在東京洛陽;此外禁城外又設有左、右兩處教坊。右為光宅坊,左為長樂坊,右善歌,左善舞。這些教坊都由宮廷委派內監擔任教坊使,不再隸屬於太常寺。此外,玄宗在長安西北禁苑內設梨園,這個由他親自訓練的音樂團體稱為「皇帝梨園弟子」。內外教坊和梨園實際上取代了太常寺而成為當時真正的音樂中心。


 唐代開元、天寶年間是唐朝最強盛的時期,教坊音樂得益於當時的政治經濟環境,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開元、天寶年間的教坊曲共324曲,其中雜曲278曲,大曲46曲。教坊曲內容豐富,有用於歌唱的,也有說唱和歌舞。用於歌唱的歌詞形式有齊言聲詩和長短句兩種,後來有79支曲子演變為唐五代的詞調。教坊音樂是供宮廷宴飲時演奏的,到中、晚唐時期也在社交場所流行,推動了教坊音樂的傳播。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