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去哪玩(21) | 頂流文物三星堆來深「出差」!一起探索三星堆之謎的深圳解法

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 發佈 2022-08-01T05:35:23.150871+00:00

來源:【讀特】沉睡三千年,一醒驚天下頂流文物三星堆來深圳「出差」了!這些「奇奇怪怪,可可愛愛」的青銅造型一出土便驚艷了世人圖片來源:央視頻截圖三星堆考古發現帶給人驚世快意的同時也讓許多人產生好奇這些形狀各異的三星堆文物究竟要表達什麼?是神巫所造?還是外星文明?

來源:【讀特】

沉睡三千年,一醒驚天下

頂流文物三星堆

來深圳「出差」了!

這些「奇奇怪怪,可可愛愛」的

青銅造型

一出土便驚艷了世人

圖片來源:央視頻截圖

三星堆考古發現

帶給人驚世快意的同時

也讓許多人產生好奇

這些形狀各異的三星堆文物

究竟要表達什麼?

是神巫所造?還是外星文明?

@深圳er,這個周末

讓我們回到古蜀國

體驗三千年前的蜀祭場景

一起來探索

三星堆之謎的深圳解法!

視頻地址獲取中..請稍後

廣告剩餘:-S

視頻來源:深圳報業集團視聽中心

深圳博物館「理解三星堆」大展開幕

體驗三千年前蜀祭場景

7月29日,由深圳博物館、南方科技大學主辦,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協辦的「理解三星堆:祭祀場景中的銅器、玉器與象牙、虎牙」展覽在位於同心路的深圳博物館古代藝術館開幕。

圖片來源:深圳博物館

這個展覽由著名考古學家、南方科技大學講習教授唐際根策展,他將帶領觀眾體驗三千年前的蜀祭場景,讓觀眾了解古蜀國的文化傳承,並領略中國文化的南北通融、多元一體。唐際根以實物加科技的展覽手段,用實物文物和3D列印文物復原這個祭祀場景。那些難以解讀的、一度被視為「外來文明」、籠罩在三星堆文明上的厚厚迷霧就這樣在深圳撥雲見日。

在這些文物中,銅器、玉器、象牙、虎牙、海貝等皆是祭祀的遺存。縱目面具代表「受祭者」;青銅立人代表「施祭者」;高大的神樹代表溝通人神的媒介。「從祭人」雙手托起的銅尊,正是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的青銅文明交流與融合的產物。

圖片來源:深圳博物館

談及本次展覽展品的選擇和布展,唐際根表示,過去的三星堆展覽多是局限於文物的陳列,這次展覽重在解讀。這種趨勢是近年博物館理念的變化,也是其所一直踐行的展覽的革新和嘗試。這一次的展覽著重還原了祭祀場景,在空間布置上儘量把文物的關係體現出來。

開展首日人氣爆表

觀展提示:重點要留意文化的解讀

本次展覽開展首日便吸引了一大波深圳市民前來觀展。

記者了解到,本次展覽側重學術研究成果展現。是深圳博物館與南方科技大學的一次「跨界合作」。展覽規模雖然不大,僅一個展廳,但貴在「小而精」。

距今3200-3000年的虎牙(祭器)

輝煌燦爛的古蜀文明是多元一體的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最為精彩的三星堆遺址和金沙遺址出土的各類珍貴文物一直吸引著世人的目光。

玉璋(祭器)

本次展覽以聚焦模擬重現的三星堆祭祀場景為核心,分為施祭者、建木通天、受祭者三個單元,共展出來自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和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的文物15件(套),其中一級文物14件(套)。其餘皆為3D列印仿品。本次展覽的的學術意義在於——模擬重現了三星堆祭祀場景。而這正是源自於南方科技大學唐際根教授的學術研究。

人頭像(受祭者)

在展覽第一單元「施祭者」中,青銅大立人立於高台,身著龍紋衣,頭戴「天目冠」,表情莊重、雙手持物,當為主祭之人;青銅跪姿頂尊人像、青銅跪姿執璋人像、青銅獸冠人像、青銅跪坐人像等體量較小,同樣穿戴整齊,虔誠莊重,當為從祭之人。

跪姿人像

第二單元「建木通天」,以複製的三星堆二號祭祀坑出土的二號青銅樹作為展示核心,表現古蜀國人透過神樹將心中之所念傳達給上天。人面鳥在受祭者與青銅樹之間飛翔, 表現出受祭者與神樹之間的關聯,是「建木通天」的重要佐證。

第三單元「受祭者」以縱目面具、鼓目面具等代表受祭者,其最大特點是高處懸掛或高處矗立,且不表現肢體動作。三個單元較為完整地展現出三千年前的蜀祭場景。

鼓目面具

在觀展覽提示方面,唐際根建議重點要留意文化的解讀。

如果有時間,觀眾可以先看一些相關視頻和資料,以及我的論文,做點功課。如果沒有,那就一定要仔細觀看現場的每一塊展板,都是我親自寫的。要密切關注文物的擺設方法,注意空間關係,這些場景都是有意義的。本次祭祀者文物來了一件,受祭者文物來了三件,神樹因為太大沒有來,不過我用3D列印技術1:1列印了一棵。這次還來了一顆1.8米長的象牙,以及一顆老虎牙,四川省三星堆博物館一共才三顆虎牙就借出了一顆,這就是所謂「虎口拔牙」嘛,要知道現在三星堆文物很難出四川了。這顆古代的虎牙用在隆重祭祀場景,非常難得,強烈推薦給大家。

展出持續至10月23日

免費預約 需持24小時核酸陰性證明

本次展出時間為2022年7月29日至10月23日。市民無需著急,可通過官方渠道預約後免費參觀。

● 展覽地點:深圳博物館(古代藝術館)第 4號展廳

● 地址:深圳市福田區同心路6號

● 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10:00-18:00(17:30停止入場,周一閉館)。國家法定節假日正常開放,開放時間提前至9:30,節假日後的第一天閉館。

● 展期:2022年7月29日至2022年10月23日

● 交通:可乘坐地鐵9號線到「紅嶺南」地鐵站,也可以乘坐地鐵6號線、1號線到「科學館」地鐵站,出站後步行前往。

● 門票:免費 需預約

● 預約方式: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目前,深圳博物館實行分時段實名制預約參觀制度。市民觀眾可通過「深圳博物館」官方網站和微信公眾號預約參觀。入場時,需掃描「場所碼」並出示24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結果證明。粵康碼紅碼、黃碼,無24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結果證明不得進入場館。

圖片來源:深圳博物館

(綜合來源:讀特客戶端、深圳報業集團視聽中心、深圳博物館、深圳晚報、晶報APP)

(作者:讀特融媒實驗室)

本文來自【讀特】,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