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公共藝術創作基地成立 同期舉辦首屆「北京城市副中心公共藝術匯報展」

北京規劃自然資源 發佈 2022-08-01T08:30:57.586275+00:00

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市規劃自然資源委、通州區政府、國家畫院、北投集團共同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創立首都公共藝術創作基地,舉辦首屆「北京城市副中心公共藝術匯報展」,積極探索「政府+企業+專業」的公共藝術創新路徑。

以創造歷史、追求藝術的精神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公共藝術是首都文化大篇章的重要章節,是新發展階段落實北京「四個中心」功能定位的創新驅動。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市規劃自然資源委、通州區政府、國家畫院、北投集團共同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創立首都公共藝術創作基地,舉辦首屆「北京城市副中心公共藝術匯報展」,積極探索「政府+企業+專業」的公共藝術創新路徑。


2022年7月29日,首都公共藝術創作基地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正式成立。同時,以「未來圖景」為主題的首屆「北京城市副中心公共藝術匯報展」正式開幕。北京市副市長、城市副中心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隋振江出席。匯報展由市規劃自然資源委、通州區政府、國家畫院和北投集團聯合主辦。本次展覽共展出40件雕塑立體小樣、油畫、版畫等作品,部分優秀作品有望以城市雕塑或公共壁畫的形式在公共空間落地。

《禮樂圖》 作者:王藝


立足北京「四個中心」功能定位,聚焦城市副中心未來發展,本次展覽旨在以公共藝術展覽的方式,呈現藝術家對首都未來城市文化和城市美學的新願景,助力首都公共空間藝術品質提升,實踐「人民藝術為人民」。展覽的主題「未來圖景」,既是新時代坐標下我們對城市副中心未來圖景的暢想,也是後冬奧時代北京對「一起向未來」的城市公共藝術圖景的謀劃。


1開幕式現場

7月29日上午,首屆「北京城市副中心公共藝術匯報展」開幕式在首都公共藝術創作基地舉行。開幕式上,隋振江副市長宣布首都公共藝術創作基地成立、首屆「北京城市副中心公共藝術匯報展」開幕。開幕式由北投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陳衛東主持。


開幕式現場,北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長利指出,北投集團堅持節約利舊與提升功能相結合,建設首都公共藝術創作基地。未來,將充分發揮集團作為城市副中心投資建設平台企業優勢,高品質開展基地運營,打造首都公共藝術新高地。中國國家畫院院長盧禹舜指出,將堅持與時代同步伐、用明德引領風尚,促進藝術基地建設和首都藝術繁榮。通州區副區長倪德才希望更多優秀藝術家為城市副中心的高質量發展貢獻藝術智慧。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副主任施衛良指出,匯報展吹響了首都公共藝術出發的新號角,我們將以「政府+企業+專業」模式創建運營藝術基地,深耕好公共藝術創新發展的「試驗田」。中國雕塑學會名譽會長曹春生教授號召藝術家傳承中華文化,為時代畫像,為城市鑄魂。中國建築文化中心副主任李吉祥在致辭中指出,北京公共藝術一直引領全國,期待北京繼續發揮示範作用,貢獻與時俱進的「首都方案」。


2北京城市副中心公共藝術匯報展

開幕式後,參會嘉賓在中國國家畫院雕塑所副所長鄧柯的帶領下,共同參觀了首屆「北京城市副中心公共藝術匯報展」。本次匯報展圍繞北京「人文北京、綠色北京、科技北京」戰略,分為「人文生成、自然生成、關係生成」三個子主題,以呈現面向未來的北京人文薈萃圖景、自然生態圖景、和諧互融圖景。


本次展覽共展出40位藝術家的40件作品。參展人都是熱心首都規劃建設和公共藝術事業的優秀創作者,老中青年、京城內外藝術家的作品同台亮相,特別是城市副中心的藝術家積極貢獻方案。參展作品為後續可放大為城市雕塑的雕塑立體小樣,以及可轉化為公共壁畫的油畫、版畫等。作品根植首都人文、歷史、地理語境,貼近大眾審美,貼切時代主題,貼合城市環境,引領首都公共藝術未來。


3學術研討會

當天下午,舉辦了以「構想首都公共藝術的未來」為主題的學術研討會。市規劃院公共空間與公共藝術設計所所長吳克捷、中國城市雕塑家協會秘書長武定宇、三聯人文城市&三聯中讀執行總編輯賈冬婷分別圍繞「公共藝術X公共空間構想」「首都實踐X未來路徑探索」「互文共生X未來視閾延展」三個分主題發表主旨演講。


來自公共藝術、城市規劃、建築、城市文化、城市空間運營等跨領域專家開展圓桌對話,共同探討大國首都公共藝術的獨特定位和價值,暢想公共藝術與多元公共空間連結融合的可能,激發公共藝術的自身突破與跨界互融。


4未來願景

市規劃自然資源委相關負責同志表示,將會同市區相關部門,積極籌措資金,努力推動本次展覽的部分優秀作品選址在適當的公共空間落地。將以此次首都公共藝術創作基地首展為契機和發端,逐步整合公共藝術資源並加強有效互動,結合未來城市規劃建設的實際需求,為公共藝術資源的場景化落地及城市公共藝術建設提供一個可能性樣本。

《行走的雲 NO.2》 作者:董書兵


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石曉冬表示,作為主要承辦單位之一,市規劃院將聚焦城市內涵式發展趨勢,依託匯報展和首都公共藝術創作基地,搭建「政府主導、專家領銜、企業運營、公眾參與」的公共藝術平台,拓展人才和業務板塊,謀劃好首都公共藝術規劃體系,發揮好首都公共藝術規劃建設智庫的作用,讓公共藝術為首都發展提供創新引擎。

《新生》 作者:李琳琳


新成立的首都公共藝術創作基地位於城市綠心森林公園內西北側,總規模約4100平方米,將提供展覽展示、藝術創作與人才孵化及配套服務功能。中國國家畫院將入駐藝術基地,設立「首都公共藝術研究院」,組建「首都公共藝術創作基地公共藝術委員會」,打造小型精品藝術展廳。未來將掛牌「首都公共藝術創作基地美術館」,還計劃打造藝術家駐留空間,吸引並培育年輕藝術家,創作一批高水平、能落地的優秀公共藝術作品。

首都公共藝術創作基地

藝術作品:《突破自我》作者:南方


本內容由市規劃院、城市設計處提供

關鍵字: